試車報導 - CarStuff 人車事

In
試車報導
很長一段時間,Honda SUV 產品在世界各地賣的風生水起,靠著 CR-V 這門大將擄獲許多家庭的心,連帶讓其他 Pilot、Passport、Vezel/HR-V、WR-V、BR-V 這些休旅兄弟們擁有不錯的成績。 只不過在自家市場卻是不同光景,尤其是王牌 CR-V 開始針對北美市場研發、變成「日式和牛美式烹調」車子越來越大,加上售價偏高之下反而離日本家庭越來越遠,曾幾何時北美\中國熱銷車款在自家市場完全吃不開。Honda 當然也知道這種狀況,在 CR-V 變成「國際專用車」之後,以 CIVIC 平台為基礎的全新休旅車就這麼橫空出世,也就是今天試駕的 ZR-V。

In
試車報導
最早應該是 2018 年吧?Mazda 就曾表示為了增加品牌的附加價值,將推行一系列的「大型車商品群」開發作業,同時隔年則進一步宣布將推出全新縱置後驅平台與直六引擎的研發,這種與時代背道而馳的感覺,在提醒自己「這是 Mazda 啊!一個聚集許多偏執狂的車廠」後突然變得合理起來。 Mazda 也確實是「玩真的」,在沈寂將近 2 年後於 2021 年宣布「大型車商品群」將會有四款車型、同時將會根據不同市場需求推出對應的電氣化車型,而 CX-60 的名號也首度與世人見面。身為 Mazda 首款「縱置後驅平台」的 SUV,CX-60 到底有哪些「與眾不同」的特點,能幫助 Mazda 進入那垂涎已久的「高級車之林」呢?

In
試車報導
不得不說,KUGA 自 2020 年上市以來間我也已經多次試駕過,基本上對它的特性已經瞭然於胸。只是這三年來市場變化快速,尤其是 MG HS 去年加入戰局之後,由於潛在客戶屬性相近,因此也被吸走不少,因此到今年為止一直不斷地進行促銷戰的動作。 當然在產品本質上,Kuga 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最主要還是車型世代已經邁入中年、新鮮感也慢慢消去,因此在幅度較大的中期改款問世之前,Ford 還是針對銷售佔比最大的 180 車型進行調整,並且首次將 ST-Line 規格下放!

In
試車報導
e-POWER 動力以「不須充電的電動車」作爲號召,自 2017 首次搭載在 Note 車型後,上市 7 年多全球銷量早已突破 50 萬輛以上,堪稱是「技術的日產」在純電世代下所展現的硬實力。 而在今年初 X-Trail e-POWER 正式在台亮相後,台灣消費者終於能夠體驗這個新技術,不過 150 萬上下的售價並不算親民,為了讓 Nissan 品牌在新能源市場能夠取得更多話語權、同時讓更多人能夠體驗「串聯式油電混合」技術的好處,Kicks e-POWER 終於以百萬初的定價在台發表,成為電能車的入門磚。

In
試車報導
隨著第二世代 NGCC 家族全面中期改款完成,包括 A-Class、B-Class、CLA-Class 以及本文主角 GLA-Class 也都整裝待發,以「電氣化」、「數位化」陣容來充實入門三芒星的產品線。不過在高性能車款這塊,有別於 A-Class、CLA-Class 有著完整的 35 4MATIC /45 S 4MATIC+ 設定,由於 GLA 45 4MATIC+ 近期才剛發表,因此小改款 GLA 的「神主牌」就由 35 4MATIC 暫時接下。 而改款項目其實就如同其他 NGCC 車款一樣,都是以加入 48V MHEV 系統以及 MBUX 2.0 介面為主,至於外觀與內裝則是小幅度的修改。

In
試車報導
隨著近一二年電動車話題在台灣逐漸延燒,許多車廠也不得不加緊腳步導入相關產品來滿足消費者的期望。但目前純電車市場當中產品性質都相當接近,大多數都是以「性能」作為主軸的 SUV 車款,那麼要如何脫穎而出呢?答案就是「賣情懷」! 雖然 Mustang Mach-E 不算是品牌第一款電動車、但它的重要性反而更為重要,不僅是因為他直接切入現在最為火熱的純電 SUV 市場,更是 Ford 為了在電氣化未來中以傳奇車型來為下一個100年做好準備。如今福特六和在 Mustang Mach-E 亮相將近 4 年之際終於準備在台發表,這台純電 SUV 是否能透在市場上脫穎而出呢?

In
試車報導
受到Ferrari總代理台灣蒙地拿邀請前往義大利薩丁尼亞島參加Ferrari Roma Spider 的試車,真是2023年疫情解除後令人興奮的一件事。印象中這十年來,Ferrari的新車款不斷的創新,馬力從大家形容天籟之聲的自然吸氣的V8,到V8雙渦輪引擎的加入,再到更勝V8動力的V6油電混合引擎,再再都顯示了Ferrari的突破技術觀念無上限。

In
試車報導
雖然在本次 IAA 車展 Mercedes-Benz 已經宣告將要推出新世代 CLA 車型、同時將採純電為主的產品佈局設定,但對於既有的 CLA-Class、原廠還是在今年初推出「精雕細琢」的中期改款,在既有的 MFA II 平台將動力升級為 48V MHEV 架構,並且將車機升級為 MBUX 2.0 系統。而台灣賓士則是在半年後迅速導入,將標準型車款縮減成單一 CLA200、而 Mercedes-AMG 系列則維持 CLA 35 4MATIC、CLA 45 4MATIC+ 設定,整體來講改變不大、但還是很有吸引力,怎麼說呢?

In
試車報導
在 A-Segment、B-Segment 小車受到大環境影響之下,生存空間越來越窄,許多車廠陸續將自家的小型車改以 SUV 方式推出以求保證獲利,畢竟在生產成本相同之下、SUV 車款就是能比小型 Hatchback 售價來的高一些。 而這也讓叱吒台灣車壇將近 20 年的 Yaris 也不得不改弦易撤,以 CROSS 小型休旅的方式延續其產品壽命。雖然說台灣市場因為在市場劃分當中是被歸類在東南亞市場區域當中,因此 Yaris 的改款升級就沒有沿用日歐市場專屬式樣,而是從零開始、改以 DNGA 架構研發的全新車型,但這可不代表 Yaris Cross 就是一台廉價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