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 - CarStuff 人車事
憑藉DampTronic II,BILSTEIN在其產品系列中擁有了半主動底盤技術,該技術可以在運動型和特別舒適的駕駛設置之間實現巨大差異轉變,尤其是搭配原裝設備時使用。除了介紹了該系統的功能之外,還包含了開發人員如何為一家高檔汽車製造商將技術從小規模生產轉移到大規模生產。在BILSTEIN的售後市場部門於2017年推出最初由OE部門開發的技術後,Jürgen Schneider於2017年底接管了原始設備領域的BILSTEIN DampTronic II。對於高端汽車製造商的苛刻要求,半主動底盤系統似乎代表了高技術要求和利於成本意識之間的完美平衡。
In
專題報導
900安培(A)的電流為後軸的電動馬達提供的電能比以往都更多。這一優化搭配許多其他優化使Taycan Turbo GT能夠達到最高速度。全新Taycan Turbo GT充滿了電力脈衝,是當前最強勁的量產Porsche。這款運動型轎車始終專注於性能,遠遠超過了純電動車型系列中的其他頂級車型。而2024 Taycan Turbo S可提供高達700 kW(952 PS;WLTP綜合耗電量為20.5 – 17.9 kWh/100 km)本身就被認為是一個非凡的強勁動力的電動跑車。
In
專題報導
作為先驅,Volkswagen在早期階段就支援了可再生能源在歐洲的大規模擴張。目前,已在9個歐洲國家共參與了26個綠色電力專案。該公司現在已經獲得了正的中期成果。自2021年以來,支援的綠色電力專案已向歐洲電網輸送了總計約3 TWh(太瓦時)的電力。這個數字相當於大約800,000戶家庭的年能源需求。透過這些努力,Volkswagen正在為脫碳做出重要貢獻。一輛僅使用歐盟綠色電網組合供電的ID.4,在行駛約66,000公里後,已經具有較低的碳足跡,比同類柴油車型都優異。
來源
In
專題報導
Porsche不斷將客戶反饋納入其產品的進一步開發中,並且在這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功:在今年由J.D. Power舉辦的研究中,Porsche贏得了多個獎項。以下有一些基於客戶反饋的創新示例。
In
專題報導
汽車品牌除了賣車以外,做品牌推廣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品牌代表信念、代表在悠悠歲月中,汽車產品伴隨著汽車公司、製造廠、設計師、工程師、用車客戶、上班的汽車品牌員工與經銷商員工等等留下來的隻字片段!
In
專題報導
Audi與長期合作夥伴一汽(FAW)合作專案:奧迪一汽新能源汽車公司(Audi FAW NEV Company)已開始生產Audi純電動車型。該公司及其最先進的新工廠構成了Audi在中國市場所採用戰略的關鍵組成部分。位於長春的新生產基地是中國第一家專門生產基於PPE(Premium Platform Electric)平台的純電動Audi車型的工廠,首先是Q6L e-tron系列,然後是A6 e-tron的中國專屬版本。
In
專題報導
雖然 Honda 近期一直專注於電動車的發展,更不用說找了 Nissan 當作盟友、想要結成聯盟來壯大與保護自己。不過在電動車市場趨勢遇到亂流之際,Honda 還是沒有放棄 HEV。Honda 於近日針對雙馬達混合動力系統「e:HEV」舉辦次世代技術說明會,並就混合動力事業 e:HEV 的進化方向,以及未來混合動力車所搭載的次世代技術等議題進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