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車報導 - CarStuff 人車事
當大家看到這篇報導的時候,Q70 已經下台一鞠躬了,這也代表著日本車廠於中大型後驅房車市場耕耘了將近三十年,還是不敵傳統歐洲車廠對手。而傳統豪華房車的元素:六缸自然進氣引擎搭配後輪驅動設計也成為明日黃花。 但對於 Infiniti 乃至於 Nissan 來說,Q70 全面退出海外市場,也象徵著擺脫傳統豪華車架構、迎來全新電氣化的契機。在這個歷史的轉捩點上,筆者還是把握機會體驗這最後的日系傳統豪華房車。
身為 KIA 最資深的 SUV 產品,Sportage 從最早的純越野車開始一路進化到都會風 SUV,越來越受到消費者歡迎,不過 2015 年問世的它也在市場上征戰多年,隨著日系對手紛紛推出大改款車型,小改款便於 2018 年 7 月先行於韓國市場亮相,以「The Bold」試圖維繫競爭力。 台灣市場於 2016 販售以來,先期市場表現不差,不過近二年許多同級的日系競品一一改款,讓 Sportage 開始慢慢邊緣化,好不容易等到小改款的問世,卻又碰到與原廠談判作業時間冗長與歐盟六期排污法規認證問題,延遲到去年底才正式導入。當然晚來總比不來好,小改款 Sportage 可說跟上時代,保留原先俊俏的外型與內裝之餘,將完整的主被動安全系統加進來,試圖在一片紅海中找出自己的方向。
「BMW MINI化;MINI BMW化!」這是BMW集團新世代小車模組化共用平台必定會有的趨勢,當然都變為前輪驅動是相似的主要原因,但身形尺寸的大小,讓三門F56與五門F55仍是有與BMW一系列明顯的不同。
猶記得上上屆台北車展,韓國汽車品牌SsangYong在新任總代理永嘉雙龍接任下重回台灣市場,即便品牌知名度至今仍不夠明顯,但亦沒有缺席台灣車壇盛會的台北新車大展,這次的主秀是Tivoli小改款,亦是本次試駕的主角,或許你可能還不太認識它,但倘若你最近剛好有購車需求,不仿可以把它列入清單之中,一來它身處現在當紅的都會小休旅車型,二來它也有購車必備的ADAS先進安全輔助系統,而且它在韓國甚至還比下你我更熟知的Hyundai與Kia,連續4年(2015-2018)蟬聯跨界休旅銷售冠軍,究竟有何魅力?
遙想年少輕狂時期,總是希望快點長大,好去實現那些你兒時的夢想以及父母的寄託,畢業踏入職場工作3-5年,才發現我們一直活在別人的腳本中,爸媽希望你23歲考個公職、希望你28歲成家立業、希望30歲前生子抱孫等等,現在驚覺原來這還不是我要的,趁著年輕還有很多生活可以嘗試,何必長大被年紀束縛呢?就像買車一樣,有更好的選擇,你又何必屈就於國產入門代步車?
筆者對於 Mirai 這台車有印象,並不是從他的概念車開始,而是 2015 年上市時的廣告。猶記得當初 Toyota 搭上了回到未來 30 週年的風潮,不僅上市日期選在「回到未來日」:2015年10月21日,更找來原班人馬拍了一隻「Fueled By The Future」的廣告,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跟外界溝通何謂氫燃料電池車。 Mirai 的重要程度並不亞於 1997 年發表的 Prius 車款,不只是因為它代表著一種新能源的開端,更是日本想要主導未來世界能源發展的縮影。雖然即將在今年進化到第二世代,但這次藉由 Toyota 日本本社的協助,有幸花了半天的時間好好體驗所謂「未來」的車子到底開起來是什麼感覺?
小型 SUV 市場方興未艾,從最早 Nissan Juke 開始不到十年光景,各家車廠無不傾全力殺進這塊成長快速的市場,要如何在這塊兵家必爭之地脫穎而出,可是相當考驗著車廠的智慧。在歐洲市場頗有斬獲的 Škoda 則是想到一招:將原先的 Yeti 單一車型拆成三大體系,自 Karoq、Kodiaq 接連上市之後,最後一塊拼圖 Kamiq 也在去年正式登場,共築 Škoda SUV 三奇兵來迎接 SUV 浪潮! Kamiq 算是 Škoda 創廠以來第一款 CUV,也就是完全都會取向的 Crossover 車型,因此與具備 4X4 選項的Karoq、Kodiaq 不同,Kamiq 不僅沒有 4X4 選項,加上輕巧的尺碼設定,使得 Kamiq 生來就是為了遊走城市,而台灣市場則預定今年第一季到第二季之間正式發表,在此之前 Carstuff 也遠赴法國進行海外試駕,搶先體驗這台家族入門新星!
必須老實講,MPV車型並非主流家用車型,比較常見的還是商務使用或是機場接送,所以過去MPV的選擇並不多,不過隨著新三代同堂的社會結構逐漸成形,一般家庭多半也就一個車位、一台車的預算,因此這類三排座MPV車型開始形成買氣,車商當然也就順應消費者需求導入,本次試駕的車型算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催生,它是來自台灣森那美起亞的Kia Grand Carnival,在韓國市場它是同級車銷售冠軍,如果你有在追蹤韓國娛樂的話,它也是韓國藝人最常指定的保姆車。
雖然自新世代A8於國外上市以來讓台灣有志成為車主的支持者們等了近兩年,但這等待真可說是「好酒沉甕底」!繼前陣子試過A8 L 55 TFSI產生出對大型豪華房車過往認知的衝擊之後,再加上這次的短軸版50 TDI的試駕的再次「溫習」,而兩部也都選配了後輪轉向系統,所展現出顛覆傳統的操控性能層級,真的是覺得「如果不選後輪轉向,是不是就沒那麼厲害了呢?!」
以個性化訴求搶進小型 SUV 市場的 C-HR,雖然上市初期被部分消費者嫌棄沒有完整的主動安全系統、車內空間過小或是動力系統過於嬴弱,但由於推出的時機剛好沒有同質性的產品,所以在 2017 年正式導入台灣之後,銷售氣勢相對北美而言相當暢旺,2017年全年累積銷售輛達到 2,481輛、2018 年銷售量達到4,603 輛,在進口小型 SUV算是相當出色。 隨著車系進入到產品中期,C-HR 也在去年下旬推出了小改款版本,台灣市場當然不意外的僅與歐洲、日本相差三個多月發表,全車除了小針美容以外,就是升級了 TSS 主動安全系統。不過現在 C-HR 要面臨的競爭環境更為險峻,要如何脫穎而出呢?
無「滑」倒是真的,就算是後輪驅動上一代118i也是可以如此評論這部車,BMW最入門的動力並不會有太高的駕馭難度,所以118i除了會是想要成為德國車車主的「進階」首選之一之外,更也可能是家長買給小孩或先生買給太太開的選擇,驅動型式大多不會是使用118i的駕駛特別注重的。因此,變為前輪驅動的新世代1 Series,可以把車輛的特色往更多面向去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