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車報導 - CarStuff 人車事
在標榜著「最作自己的」國際巨星小S的揭幕下,全新第三代B-Class搭著多組表演團隊演繹「星光達人秀」的簇擁下正式登台,不同於上一代B-Class總被視為「媽媽買菜車」的嬌柔,全新一代B-Class轉為強調「Justify Nothing愛需要更多空間‧大可以做自己」的精神,鼓勵所有人不要再被標籤限制、不要再侷限於框架之中,尊重別人,也大膽做自己。
除了CUV、SUV之外,多功能的運動Pickup貨卡車也是近年來成長快速的車種之一,特別是在2017年4月貨車「後座不能坐人」的恐龍法規解禁之後,銷量又有明顯成長,上看3千台的年銷量竟意外成為車商角力的戰場,因為選擇還真的不多,大概就一隻手數的出來,尤其今年還加入Toyota全球熱銷的Hilux,頓時讓長年只有Ford Ranger與VWCV Amarok競逐的戰場突然的形成日、美、德「三分天下」的局面。
「慢活」是一種逐漸興起的社會行為,又或者用「生活態度」來形容會比較貼切,旨在倡導人們擺脫對物質的過度需求,回歸心靈的餵養,將生活簡單化、步調放緩、尋找工作與休憩的平衡,追求更為純粹的樂趣,算是一種對「速食文化」的反思。預約一個平日的午後,暫時拋下了煩悶又規律的生活,一場宜蘭的充電之旅說走就走,而手中駕著新一代All New Mazda3對於「慢活」的定義似乎也略懂略懂!
SUV 這幾年可說是紅透半邊天,不論是日系、歐系、美系或是韓系應有竟有,甚至已經進化到每個級距都塞得滿滿滿,因此如果沒有二把刷子實在是很難脫穎而出。而法系車可沒有忘記坐上這班列車,雖然對於 SUV 市場相對進入較晚,但憑藉著強烈的個人特色,在市場上也有一群死忠粉絲支撐著。 只不過近幾年各家車廠也開始在設計上做文章,原先擁有此一優勢的法系車廠只得好好想想要如何突破,Peogeot 的做法是以更激進的貓科動物設計與未來座艙迎戰,而本文主角 Citroen 則在底盤下功夫,打造出全世界第一款以「舒適」為核心的 SUV,讓 C5 Aircross 未上市就已經吸引不少消費者前往賞車。
自2005年導入國內之後,GLC-車系已經成為台灣賓士不可或缺的戰力,甚至一躍成為最受歡迎的豪華休旅車款代表,其聲量甚至不亞於有「外匯C300」撐腰的C-Class,不過先前要「摘星」可並不容易,因為過去GLC在台引進車型全數是4MATIC四驅版本,售價自然也就會墊高一點,直到18/19年式時,台灣賓士終於想通了,正式發表入門級GLC200,並在今年再添新成員GLC 200 Coupe,也就是CarStuff試車組這次試駕的主角,建議售價為244萬起。
堪稱是目前「小車專家」Suzuki 旗艦車款的 Vitara,在小型 SUV 市場這塊「紅海」中算是抓對時間進場,其大幅變化的車格與動力系統於 2016 年亮相之後瞬間席捲市場。不過 3 年過去,當越來越多競爭對手競相加入,Vitara 原先的優勢慢慢消逝,僅僅剩下同級車優異的 Offroad 功能可以說嘴而已。 好在去年巴黎車展發表的小改款 VItara 車型就被視為戰力加值的新希望,不僅安全配備全面升級,外觀與內裝也進行了微調,而台灣市場雖然等了半年以上才發售,不過與國外同步的配備設定可說是「誠意滿滿」,售價也沒調升多少,看來這場「小型 SUV 大戰」在沈寂一陣之後又開始瀰漫著戰火的氣息了!
目前 Mercedes-AMG 產品分類分成「43、45、53、63、65」五大種類以及獨立的 GT 車系,而今年開始則加入 NGCC 入門級 35 車系,如果再加上即將於 2020 量產的 One Hypercar,整個 AMG 體系可說是相當的完整。 在本次於台中舉辦二天一夜的試駕活動當中,除了 GLE-Class 車型以外,另外一項重點就是 Mercedes-AMG 53 性能車家族。由 GT 53 4MATIC+ 領軍,率領 CLS 53 4MATIC+ 與 E 53 4MATIC+ 共同呈現 EQ Boost 輕型複合動力系統的均衡,作為 Mercedes-AMG 最新世代家族成員,堪稱 Mercedes-AMG 性能家族邁向電動化的序曲,不過因為時間相當緊湊,因此同樣只是淺嚐而已。
從最早出現在侏羅紀公園的那個狂野工具車算起,GLE-Class 已經在市場上問世了20餘年,這種身兼豪華、越野、公路屬性的中大型豪華 SUV 十分受到歡迎,也讓其他豪華車廠群起效從推出,不過或許是「好酒沉甕底」,在對手接連進行改款之後,GLE 還是老神在在的依照正常週期改款。時隔將近一年,台灣市場正式導入全新 GLE 世代,幾乎全面革新的設計完全匹配「悍於外、智於內」的形象,全新 48V EQ Boost 的導入也象徵中大型 SUV 也能有節能的出色表現。 而為什麼說這次僅有「淺嚐」呢?原因在於這次試駕活動是個套裝行程,GLE 僅是當中一個章節而已,雖然都有涵蓋一般道路還有越野路況,但都不是長時間的試駕,所以僅能稍微了解一下車輛的駕馭表現而已。至於車型則以GLE 300d 4MATIC、GLE350d 4MATIC 為主,GLE450 4MATIC車型則僅有提供 E-ACTIVE Body Control 系統體驗。
來自北歐、深耕一甲子的「旅行車專家」—Volvo,這次為我們帶來了中堅主力產品 V60,本次試駕的級距為T4 Momentum,雖說是入門級距,但它的配備可說是一點也不入門。
BMW M對於六缸引擎的堅持,在Mercedes-AMG A 45自2013年橫行以來,終於在2018年推出了首款四缸性能鋼砲,不同的是BMW M並未選擇以小型掀背車型來率先搭載,而是選擇了這「偽裝」成SUV的X2 M35i來搶攻全球最熱門的兩個規格市場:2.0升以及SUV。並且最大馬力首次突破了三百匹。
近年來露營風潮盛行,再加上貨卡後座不能坐人的恐龍法令解禁後,讓越野SUV及運動皮卡的能見度頓時提高不少,成為車商新開的另一片戰場,而身為純正越野SUV專家的SsyangYong雙龍汽車依然堅守本業,於2017年、2018年相繼推出的第四代Rexton / Rexton Sport雙車型,鎖定的就是這個市場級距,僅管台灣時隔一年才同步上市,但卻也讓這個市場多了「主流外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