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車報導 - CarStuff 人車事

In
試車報導
今年4月中旬台灣馬自達發表了小改款CX-3,事實上CX-3小改3月才在紐約車展首發,台馬不到1個月就導入,顯然台灣市場很是重要,CX-3不僅算是日系都會小休旅的濫觴,也開創了獨特的跑旅新級距,而銷售數據也會說話,自CX-3登台上市以來,每10位進口小型SUV之新車主即有3位選擇CX-3,小改款CX-3除了外內質感進化,更新增MRCC全速域主動車距控制巡航系統,台馬還搶先全球導入SKY-D 1.8柴油車型,而這也是本次試駕報導的主角。

In
試車報導
「老人車」或許是現在消費者對於 Camry 的第一印象。自 1980 年推出的 Celica Camry 算起,Camry 從日本市場發跡直到全世界,不算日本當地專屬規格的話就有七代車型,總銷量更突破1400輛,可說是名符其實的「世界戰略車」。 但也正是如此,讓 Camry 的形象開始被定型,為了滿足世界各地消費者的喜好,Camry 在外觀、內裝與動力底盤調校等都走穩紮穩打的路線,30多年來慢慢被定型,大體不脫「中庸、可靠、平淡無味」這種形容詞。所以當筆者自去年1月見到 Camry 發表的那一刻,「這真的是Camry 嗎?」的詞一直在我腦中盤旋,久久不敢置信。說它是史上最大變革的 Camry 相信沒人會反對。

In
試車報導
雖然目前全世界都瘋狂的著迷於 SUV 車型,不過對於 Škoda 來說,真正撐起整體品牌銷售支柱的卻不是 SUV 車型,而是一般乘用車。根據統計,目前品牌銷售量最高的還是 Octavia,但第二名卻不是我們熟悉的 Kodiaq、Karoq 等車,而是都會小車 Fabia。 Fabia 自 1999 年取代了 Felicia 之後,上市將近二十年總銷售已突破逾410萬輛新車,在歐洲地區、尤其是德國、英國與自家市場捷克等相當受到歡迎,當然這跟 Fabia 經濟實惠好保養也有關係,而現行車款突破的設計語彙,更是擺脫過去純樸的個性,開始轉型成「型格小車」。

In
試車報導
自從 KIA 找來了 Peter Schreyer 並推出首款作品 Ceed 概念車之後,轉眼間也過了十多年。這中間也讓 KIA 從「廉價車」的形象慢慢變成「高性價比」品牌,逐漸站穩市場。因此對於 KIA 來說,是時候開始將形象再度升級,蛻變成能彰顯自我個性、具備設計價值的品牌。 為了達成目的,KIA 需要一款能撼動人心、讓世人為之一亮的產品, Peter Schreyer 就將目光放在 GT 車型,這也是他任職三十餘年來的夢想,2011 年問世的 Concept GT 便是初試啼聲之作。歷經六年的光陰,Peter Schreyer、Gregory Guillaume 和 Albert Biermann 為首的研發團隊終於將夢想轉為現實,Stinger 就此誕生。

In
試車報導
Volkswagen Golf車系一直以來都是品牌中的銷售紅牌,其優點相信你我皆知大,像是前衛的外觀設計、簡約的內裝鋪陳、豐富的電子配備再加上德國的安全品質,都是讓消費者對Golf愛不釋手的原因,而車系之中的「GTI」車型,更是以「鋼炮」之名於五門性能掀背車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而隨著Volkswagen Taiwan於2018年上半年時推出的「MSB模組化安全駕駛系統」,同步推出了我們今天試駕的主角Golf GTI Performance車型。

In
試車報導
綜觀現在台灣汽車市場,每家車廠銷售主力都是 SUV休旅車、小型車為主,中型房車、中大型房車銷售比例越來越低,走在路上三不五時就能看到一堆 SUV 車型到處跑,雖然這是市場趨勢下的決策,但不免讓人開始懷念起2-30年前台灣汽車市場的「百家爭鳴」盛況。 雖然筆者並沒有親身經歷過那個時代,但早期國產車廠可比現在「大膽」多了,從90年代初期的 Nissan Primera 開始、Lancer Virage 首開1.8 房車級距、Subaru Impreza GT Turbo 國產化、Ford Tierra RS 六速手排等車型,讓剛出社會預算不足的消費者也能以「親民代價」購入高性能車款,完成孩童時期的「性能車夢想」。

In
試車報導
BMW X車系已在全球讓粉絲們瘋迷達19年之久,說起它的迷人之處無非就是將實用的SUV車型,結合了四輪獨立式懸吊,創造出如同跑車般運動化性能的SAV。自第一代BMW X5首次亮相,就成為世界上第一款運動型多功能車(Sports Activity Vehicle),不僅可以征服柏油路,還可以征服越野地形,因而吸引更多不同的消費族群加入了BMW的行列。

In
試車報導
過去因為喜歡看美國影集,對於家家戶戶車庫前都有一輛的「Pickup」貨卡車相當感到興趣,龐大的身軀氣勢十足,而且多功能的後斗不僅適合工作或大採買,也嚮往著拖著露營車的悠遊生活,只可惜這些優點在過去台灣法規「後座不能坐人」的限制下顯得綁手綁腳,Pickup無奈只能遠觀不能褻玩焉,好在去年這條恐龍法規終於解禁,Pickup的買氣也跟著近年來露營風氣而有明顯高漲,此次我們試駕的Volkswagen Amarok V6就是受惠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