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市新聞 - CarStuff 人車事

裕隆集團於3月30日公布去年財報,大虧244.65億元,創公司成立67年以來最大虧損紀錄。雖然令外界相當訝異,但其實這是集團大家長嚴陳莉蓮要讓裕隆集團「打掉重練」的關鍵,另外華創與鴻海的合作計劃也將會是下一個重點,隨著與鴻海合作案拍板,華創總部遷移計畫宣告終止,將繼續留在裕隆新店總部。

因此在鴻海資金挹注下,目前多個計畫也開始重新啟動,包括 MBU 研發計畫、U5 EV 與 S3 EV 純電動車以及 URX 福祉車等等,都將會陸續上市。

因為COVID-19疫情的影響,讓不少國際車廠選擇暫時關閉產線以避避風頭,隨著疫情趨緩以及考量經濟、失業等後續問題,近日已經開始出現復工潮,而Mercedes-Benz也在近日陸續恢復產能。

Ford致力提供豐富產品陣線,傾聽台灣消費者聲音,持續帶來滿足市場需求之產品與服務。消費者的肯定也使得Ford在充滿挑戰的2020年,持續穩定成長,截至四月品牌銷售較去年同期累計年增22%成長,並達到5.4%市占率。

在去年的時候,本站<Carstuff人車事> 曾報導過 Mazda 宣布品牌轉型之後,已經將研發資源全部放在乘用車型上,過去在日本相當受到歡迎的商用車研發將全面停止。而在 Familia Van、Bongo Brawny 全面改採 Toyota 產品 OEM 之後,目前唯一一款自製研發的 Bongo 車型也即將在 8 月正式停產、後繼車型可能會以 Toyota/Daihatsu 研發的新款 TownAce 來接替。

身為 Toyota 品牌歷史最悠久的車系之一,Crown 在日本乃至亞洲市場都有著一定的知名度,尤其是在中國市場更是許多人小時候的夢想車。但隨著時代變遷,Crown 車系在歷經了 65 年之後,正式退化成日本國內專屬車型,海外唯一生產基地中國在上週最後一輛車型下線之後正式宣告停產、累計生產483679台。這也象徵著 Toyota 海外市場再也沒有後驅房車可以選擇了。

有鑒於COVID-19疫情在歐洲持續延燒,各國政府除了宣導安全社交距離外,也甚至祭出封城的強硬手段,目地就是為了避免群聚感染的可能,也因為疫情的衝擊,逐漸改變了人們的工作型態,所謂的「Work from Home」在家辦公也逐漸成為常態,當然也包含汽車產業生態。

自三月起,全球各市場Porsche展示中心服務營業時間受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為優先保障消費者權益,Porsche德國原廠宣佈:凡新車保固於2020年3月1日至5月31日期間期滿失效者可免費展延三個月,全球各市場同步生效。

Aston Martin New Vantage自2017年全球首演後,正式宣告品牌以突破傳統窠臼的嶄新姿態,開啟大膽狂放的性能紀元。以野生動物等待時冷靜、釋放時強而有力的掠食者本色為設計主軸,包括加速時有如兇猛獵鯊之動態呈現、以及宛若飛鷹振翅翱翔的尾廂蓋線條,皆取法於自然美學,演繹為賽道而生的新世代風格跑車;在空氣力學上延續DB11前側下擾流片、側裙等重要部件,外觀設計則融入火神Vulcan侵略性元素與《007:惡魔四伏》James Bond專屬坐駕DB10的流線造型。

名列全球前五大汽車品牌的HYUNDAI現代汽車集團,於2019年底首度揭露「2025 HYUNDAI品牌戰略」的大方向,以確保其在未來移動工具領域及推動傳統汽車邁向電氣化的過程中,保持穩固的領先者地位。根據這項戰略目標的規劃,預計在2025年,HYUNDAI現代汽車全集團將推出超過30款新能源車型(涵蓋EV/PHEV/HEV/FCEV等各式綠能車款),實現年銷售67萬輛電動汽車的目標(包括56萬輛BEV純電動車和11萬輛FCEV燃料電池電動汽車),並且在2025年成為全球前三大新能源車廠,以及2030年之前於全球FCEV汽車市場上達成25%市占率的願景。

想要實現人生的無限可能,你需要一個靈活的夥伴,陪你一起迎接生命中變化多端的挑戰。Mercedes-Benz 最新運動休旅力作以 5+2 的彈性空間、全新底盤設定搭配純正越野風格,突破既有格局、越級打造切合你未來生活,滿足你更多用途,以及實現更高期待的豪華休旅,Mercedes-Benz The all-new GLB 有備而來,任憑時代變動,直接應變出最美好的生活時代。

售價部分,GLB 180 與 GLB 200 建議售價分別為197萬及216萬,柴油款 GLB 200 d 建議售價為 216 萬;Mercedes-AMG GLB 35 4MATIC 建議售價 281 萬起、GLB 35 4MATIC First Edition 限量版,建議售價為 287 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