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展出數量來說,這次北京車展一如以往的擁有超過1000輛展車,不過當中純電動車和 PHEV 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就有170輛,佔有比達17%,是歷年來最多的。這當中車型佔比最多就是中國自主品牌,蔚來、拜騰、愛馳、威馬等等,甚至是吉利、奇瑞、上汽榮威等也都推出自家的新能源車款。
當然外資車廠當然也不落人後,Nissan 帶來了 Sylphy Zero Emission 純電版、Toyota 帶來了 Corolla/Levin PHEV、Honda 帶來理念 EV Concept、Volvo 帶來 XC40 T5 Pkug-In Hybrid、上汽大眾帶來 Tiguan GTE、BMW 帶來 iX3 原型車,甚至連超豪華品牌 Mercedes-Maybach 都帶來Ultimate Luxury Conept...等,可以看出完全就是針對中國政府新能源政策而來。
依照中國政府的統計,2017年純電動汽車和 PHEV 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等新能源車型的全球銷量達到142萬輛。其中中國就已經佔一半左右達 55%,也就是78萬輛,比起第二名的美國還多出 3.5倍。只不過這78萬輛新能源車型,中國自主品牌的佔比還是最大,比起外資車廠來的搶眼。
由於中國一直以來都有嚴重空汙與交通擁擠的問題,因此中國政府開始強力要求推行「新能源政策」,不僅加強老舊車款的排污檢驗,10年以上的老車將無法在北京一線城市內行駛,更開始針對汽油車款進行所謂的CAFC “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 法規,強力要求油耗過高的車款停產。
註:車廠平均燃料消耗量目標值(CAFC目標值)為某企業生產或進口的全部車型總燃料消耗量除以車廠當年的總生產量/進口量,其中總生產量/進口量不再引入針對新能源車型的優惠倍數,均為實際數值。2020年中國各家車廠產品平均燃料消耗量目標值為5.0L/ 100km。緩衝期為2016-2020年期間,各車廠實際與其目標CAFC值的比值上限將由134%逐步降低至100%,採逐年遞減方式緩衝。
另一方面則鼓勵投入純電動汽車和 PHEV 插電式混合動力車,不僅在 2019 年中國車廠必須要生產一定比例的產品,如果未達比例要從其他競爭車廠去購買所謂的「新能源車積分」,不然就會有汽油車生產限制。而原先規定外資車廠投資上限 50%的限制將在2022年之前全面取消,也就是說希望藉由嚴格限制汽油車排放標準和放寬出資限制等「軟硬皆施」舉動,中國政府希望能夠強力推行自家市場進化到下一階段,擺脫對內燃機車款的仰賴。
同時為了在中國市場立足,在許多汽車廠商開始投入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業務之後,也能帶動中國300多家從事整車和零組件業務的企業,長遠一點看更希望能夠成為全球電動車市場不可或缺的角色。因此我們可以說,這次北京車展的意義不再是有多少台「世界首發」的車在場亮相,不僅成為新能源車款與傳統內燃機動力車款在中國開始正面對決的起點,更是傳統車廠向新創車廠宣示競爭「新能源車型」的主導權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