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20年全球陷入低谷,慶幸台灣各產業在國際一片慘澹中仍持續運作,整體經濟繳出不俗的成績單,亦反映在商用車的領牌數字上,以3.5噸級(含)以上商車巿場來看,總巿場登記領牌共22,997台,雖有疫情衝擊,相較於2019年的23,305台僅微幅下跌0.13%,仍維持在2萬台平盤水準之上,值得巿場給予熱烈掌聲,原因除大環境失分不多,原有的六期法規延後實施及舊換新補助政策持續旺灶,讓換購熱度保住巿場不失溫。就品牌競爭態勢來看,台灣巿場雖小,但商車巿場長期處於全球品牌激烈混戰,台灣商用車龍頭FUSO靠下半年強推主力商品「PRO 5」最新5噸車型全力搶巿,以巿佔率31.7%再度奪冠,而且環顧眾品牌唯一超過7,000台。自1992年起,FUSO已連續29年蟬聯3.5噸級(含)以上總巿場的銷售冠軍,為其常勝紀錄再添一筆。
最近Hyundai的動作相當多,不僅宣示了品牌電動車陣容即將來襲,也沒忘記旗下休旅陣容的擴增計畫,在11月宣告位階定在Kona之下的跨界小型休旅車Bayon即將發表,近日歐洲官方又再度釋出本車的局部照片,試圖延燒本車在市場上的話題聲量。
就在官方不斷預告與釋出預告等各種吊人胃口的行銷操作後,Mercedes-Benz終於發表了純電子品牌EQ家族中的第二位成員EQA,依據品牌的用字母來定位車系級距,EQA實如其名被歸類在小型跨界休旅級距,原廠也直接了當表明了本車與GLA的濃厚血緣關係。
BMW集團2020年總銷售為2,324,809輛,比2019年衰退了8.4%,其中BMW品牌部分2,028,659輛的成績也衰退了7.2%。BMW集團中除了包含MINI與BMW的電氣化車款大幅成長31.8%之外,BMW M車系所創下的144,218輛交付輛也維持6%的正成長。
繼發表Taycan Turbo S、Taycan Turbo和Taycan 4S後,Porsche於今天正式向全球發表純電跑車第四款全新車型 – 以後輪驅動系統打造的Taycan。台灣Porsche總裁Mathias Busse表示:「PorscheTaycan車系去年12月在台上市,成功引領台灣Porsche及Porsche愛好者共同邁入嶄新的時代。Taycan純電跑車廣受車主好評,使得我們對於台灣未來發展深具信心。
台灣保時捷正式公佈2020年全球營運成果。歸功於Porsche卓越的跑車製造品牌形象,2020年全球交車總數達272,162輛,僅較2019 年略低3%。
Honda與GM在去年9月的時候,曾正式簽署備忘錄,雙方將在北美地區組建新的汽車業務聯盟,並以聯盟形式針對旗下品牌開發不同的車型,已達到平台、電驅動系統、內燃引擎驅動系統等技術共享。這也是自去年4月 雙方計劃基於GM的Ultium電池和高度靈活的全球電動車平台、聯合開發兩款全新純電動車型,以及在氫燃料電池、電池以及Cruise Origin共享自動駕駛汽車方面合作。 如今 Honda於1月20日達成協議,將與 GM 通用汽車和 GM Cruise Holdings LLC合作,在2018年10月締結的資本和商業聯盟的基礎上,在日本開展自動駕駛汽車服務業務。
最近在日本傳得沸沸揚揚的一則消息,就是某家日本媒體披露 S660 網站掛出「有些車型、車色可能無法選擇,請洽經銷商」的資訊,讓不少車迷頗感意外,難不成 Honda 要放棄這款運動型小跑車了嗎?
近年來可以說被數位化的相當徹底的Ferrari F8 Tributo,無論是充滿科技張力的外觀設計、奪過引擎大獎的V8增壓動力組合,都成功吸引到與以往不同的層峰客群納入車庫,而著名的改裝大廠Novitec當然不會放過此機會,並試圖從這輛中置引擎超跑中探索更多可能性。
在PSA與FCA正式宣佈合併更名為Stellantis後,旗下品牌所傳出聲音便至此沒有停過,隸屬於其中一員的Peugeot便率先傳出品牌有意以旗下所有產品線為基礎,衍生出更為性能化的版本,來滿足市場需求。
現行款 Lexus LS 第五代自 2017 年正式推出之後,改走偏鋒思維,將定位轉型成高級個人化取向的頂級旗艦。但少了 V8 動力選項、以及過度強調操駕使得過去 LS 必備的高品質行路感全被蓋過去,讓 LS 上市三年多銷售量並沒預期來得好,在北美市場更是嚴重衰退。 在歷經幾個月的準備之後,小改款 LS 車型陸續於北美、日本與中國市場發售,而台灣市場則是等到 1/19 才於晶華酒店大廳正式對外發表,分成頂級版 475 萬、F SPORT 版 475 萬、旗艦版 500 萬、旗艦版+KIRIKO飾板 550 萬、旗艦版+西陣織 飾板 550 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