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鑑於台灣市場目前「五門旅行車」級距的高熱度,台灣賓士也選擇在C-Class Estate引進之後,再度引進E-Class Estate車型,此次試駕的便為E-Class Estate車系中的入門定位車型M-Benz E 250 CGI Estate BlueEFFICIENCY。
綜觀目前台灣市場,舉凡是Audi、BMW、Hyundai、Mini、Opel、Peugeot、Saab、Skoda、Subaru、VW、Volvo與本文主角M-Benz等,旗下皆有著五門旅行車款的推出,其中多數以進口品牌為主,而身為傳統汽車進口品牌勁旅,M-Benz的出招,更是有著舉足輕重之意義,且除了旗下車主年齡層較為年輕的C-Class推出Estate五門旅行車款外,身為品牌中堅地位的E-Class,也於2010年之際引進Estate旅行車款,如此的銷售策略,也直接說明了此「五門旅行車」潮流之強度。
不過進一步分析此潮流的吹動背景,在與諸多消費者溝通之際,台灣汽車市場對於〝RV〞休旅概念所衍生出的相關車型,其實大多是處於模糊不清的,何謂高底盤休旅車?轎式休旅車?五門旅行車?能一時回答此問題者,真的不在多數,充其量,休旅車與商用廂型車可作清楚分野而已;但從另一角度,細膩的車型分級,其實也是車廠自身在研發時與設定市場目標時所自己立下之隔版,要消費者全盤接受,也有些過意不去…
但無論如何,中大尺碼的五門掀背車型,是台灣消費者所認定可與「休旅」機能連結上的車型,而在高底盤休旅車與轎式休旅車大興其道多年後,在消費者口味日漸挑剔、期望與他人不同以突出自身獨特性的購車思維中,五門旅行車款就此突圍,且其與四門房車高度共通性的產品特性,搭配上台灣消費者對於傳統四門房車的較高了解與認知,也造就了五門旅行車款逐漸提高熱度的原因。
繞了一大圈,與車迷朋友分享自身對於五門旅行車款於台灣市場的熱銷現象後,其實也一方面透露了自身對於此狀況的樂見其成態度,畢竟以台灣汽車市場近來持續於「休旅」概念發燒的銷售主軸中,與高底盤休旅車或轎式休旅車款相較、機能面絲毫不顯弱勢的五門休旅車款,是絕無理由背上莫名的票房毒藥包袱,而讓許多好此道的消費者抱憾的,相同的休旅機能訴求,更多元的車款選擇,這對於台灣汽車消費市場而言,無疑的是更正面的現象。
立基於E-Class Sedan房車車型衍生出的E-Class Estate五門旅行車款,從C柱之後有著不同的設計,延續房車優異的設計手法,後廂不顯笨重,且更具備出色的大肚量。
切入正題,身為近來台灣賓士主掌M-Benz品牌經營大權後、正式引進的第二款五門旅行車款,E-Class Estate的問世,的確有著重要意義。何以見得?就如同先前所述,首波引進的C-Class Estate車型,考量C-Class較年輕的車主客層,要接受此過往在市場中能見度不高的車型,從較不受傳統購車框架束縛的年輕客層下手,是有其邏輯正確性,或許也因此成功先例,讓台灣賓士更大膽的往E-Class車系一探可能性,不過從其所引進的車型選擇看來,依舊可見台灣賓士稍微保守的策略,不若四門房車來得多元選擇,僅引進E 250 CGI Estate BlueEFFICIENCY與E 63 AMG Estate,一入門,一頂級,上下交攻,清楚分野出市場區隔。
E 250 CGI Estate BlueEFFICIENCY車身尺碼為4895x1854x1512mm,軸距長度為2874mm,迴轉直徑為11.25m,車身空重則為1735kg。
基於先前試駕E 250 CGI BlueEFFICIENCY Coupe的經驗,對於此次主角E 250 CGI Estate BlueEFFICIENCY其實不顯陌生,不過既然為E-Class的旅行車款初體驗,那就先撇開熟悉的動力系統,從後廂機能開始著墨吧!
會從E 250 CGI Estate BlueEFFICIENCY的後廂機能開始介紹,除了其「旅行車」的重點身分外,以筆者近來累積諸多旅行車款的試駕經驗〈上述所有品牌的旅行車款應皆接觸過〉,E 250 CGI Estate BlueEFFICIENCY的後廂機能,絕對堪稱數一數二,從空間數據看來,當維持著五人座乘坐規格時,E 250 CGI Estate BlueEFFICIENCY後廂容積已擁有695公升的傲人成績,而如果將後座椅背往前傾倒,更可營造出高達1950公升之驚人容量;或許單就主角自身數據而言,車迷朋友沒有太大感受,但如果舉出同級對手表現,如Audi A6 Avant後廂容積為565/4660公升、BMW新世代5-Series Touring〈今年11月初將會正式引進台灣〉後廂容積為590/1670公升、Skoda Combi後廂容積為633/1865公升、Opel Insignia Sport Tourer後廂容積為540/1530公升,沒有一款車型可與E 250 CGI Estate BlueEFFICIENCY同場比較,其於空間容積上的優勢,清楚展現。
E 250 CGI Estate BlueEFFICIENCY維持著五人座乘坐規格時,後廂容積已擁有695公升的傲人成績,而如果將後座椅背往前傾倒,更可營造出高達1950公升之驚人容量;而後廂底板下提供置物盒與備胎置放空間。
此為展示空間搭配使用之Samsonite品牌中的Pro-DLX3系列行李箱,較小的尺碼為47x68x29-32cm,售價為新台幣16,800元,左款尺碼為52x78x32-35cm,售價為新台幣18,800元。
身為傳統豪華汽車市場的強者,M-Benz更清楚了解自身品牌之強項與屬性,在如此優異的空間容積中,如果要車主滿身大汗的為其愛車調整出合適的空間安排,那的確有損三芒星的品牌價值,因此在E 250 CGI Estate BlueEFFICIENCY身上,我們可以輕鬆的在695公升與1950公升間調整變換,採取1/3:2/3比例分離的後座椅背,原廠更為其導入名為quickfold的快截系統,只需透過位於C柱內側〈後座椅兩側〉或是位於D柱下方〈後廂尾端〉處的拉把,便可將後座椅背快速傾倒,無需事先收折後座頭枕或調整椅墊,一支手指輕拉,E 250 CGI Estate BlueEFFICIENCY的後廂就如此簡單供你使用。
只需透過位於C柱內側〈後座椅兩側〉或是位於D柱下方〈後廂尾端〉處的拉把,便可將後座椅背快速傾倒,無需事先收折後座頭枕或調整椅墊,使用上十分便利與輕鬆。
不僅如此,為避免E 250 CGI Estate BlueEFFICIENCY後廂尾門成為用車者操作時的負擔,原廠也貼心的為其導入Easy-Pack電動啟閉尾門,藉由車鑰匙或尾廂門上的按鍵操作,尾廂門便可輕易的開啟或關閉,過往使勁墊腳拉下尾廂門的窘境,絕不會在E 250 CGI Estate BlueEFFICIENCY上所出現。
Easy-Pack電動啟閉尾門設計,藉由車鑰匙或尾廂門上的按鍵操作,尾廂門便可輕易的開啟或關閉。
還記得先前Carstuff人車事試車組於試駕Opel Insignia Sport Tourer時,對於其於後尾廂兩側安置的內置式輔助尾燈,留下了「見仁見智」的評語?因在E 250 CGI Estate BlueEFFICIENCY身上,透過聰明的尾燈設計,打開後廂門時,除了中央尾燈隨著尾廂門上提外,尾廂兩側的外側尾燈依舊可提供後方辨識功能,無需另增家會影響廂內容積的內置式輔助尾燈,此般更簡單設計邏輯,筆者實在沒有理由不推薦。
在平坦的後廂置物平台下方,利用手掀的功能,可開啟下方夾層,原廠還提供一折疊式的置物盒供車主利用,而在此置物盒的下方,則為置放備胎空間;而此設計方面,BMW 5-Series Touring則就顯更貼心些,下方置物隔板採用油壓挺桿方式,操作起來更為輕鬆容易,更優於本文主角的手動上掀設計。
坦白而言,換至前座之後,E 250 CGI Estate BlueEFFICIENCY沒有給予筆者太多的驚喜,與 E250 CGI BlueEFFICIENCY Coupe相同的熟悉動力源,1.8升渦輪增壓直列四缸汽油引擎,透過增壓科技與缸內直噴技術,讓此小排氣量的汽油引擎有著出色的輸出,縱使搭配車重如1.7噸重的E 250 CGI Estate BlueEFFICIENCY,輕快的加速感依舊,雖然因車重影響稍為打折了加速時的力道,但也沒有太過於重拖的聲嘶力竭,車速提升節奏如同中快板的悅耳樂曲般,沒帶給駕駛過多壓力,且所使用的Touch-Shift電子五速自動變速箱使用也頗為上手,五個檔位安排沒有過於稀疏的疑慮,8.4秒可完成0-100km/h加速過程,230km/h極速表現,我相信對於許多消費者而言,足敷使用。
E 250 CGI Estate BlueEFFICIENCY搭載著排氣量1796c.c.的直列四缸渦輪增壓汽油引擎,具備204hp/5500rpm最大馬力與31.6kgm/2000-4300rpm峰值扭力。
加速力道輕快不顯重拖的E 250 CGI Estate BlueEFFICIENCY,其實也有於8.4秒完成0-100km/h加速過程、230km/h極速的實力,對於台灣許多消費者而言相信已足敷使用。
E 250 CGI Estate BlueEFFICIENCY搭配的Touch-shift電子五速自動變速系統,檔位齒比安排得宜,沒有過密或過疏的疑慮,換檔過程順暢且迅速。
E 250 CGI Estate BlueEFFICIENCY導入Direct Control直效操控懸吊,標準配置主動懸吊阻尼調整與自動後軸水平系統,車輛滿載時,仍舊可維持後軸與前軸之間的水平,減少滿載重量對車身動態的影響;同時考量後方載物需求,懸吊也經重新調校,採用比房車略微硬朗的阻尼和防傾桿設定。
E 250 CGI Estate BlueEFFICIENCY輪胎尺碼四輪標準配備為245/45R17規格,不過此輛試駕車型選配AMG式樣18吋輪圈,搭配上245/40R18規格輪胎。
車側的BlueEFFICIENCY與車尾的CGI銘牌,清楚說明此輛車款導入M-Benz最新環保節能科技,於動力系統、空氣力學、輕量化工程與能源管理等處重新設計,皆以低排放、低汙染思維打造。
車室內的駕駛與乘坐氛圍鋪陳,依舊是十足的M-Benz風格,立基於新世代E-Class基礎上的車內格局,工整的按鍵安排中從細部的工藝質感,隱約透露出此豪華品牌的細膩,實際乘坐其中,從指尖到整個身體的感受,都不會令人有太多的挑剔;而與上代旅行車款相較,此世代旅行車型由於車身尺碼的整體放大,車室內也較以往更為寬敞,後座肘部空間增加51mm、達到1505mm之譜,頭部空間增加50mm,即使配置電動玻璃天窗,仍可享有高達1010mm的車室高度,以筆者170cm身高乘坐其中,在支撐性良好的座椅中,沒有著令人不悅的侷促感受,身為M-Benz品牌旗下首席五門旅行車款,從E 250 CGI Estate BlueEFFICIENCY上,的確看到了這品牌的價值與敬佩處。
延續房車車型的車內格局。
此世代旅行車型由於車身尺碼的整體放大,車室內也較以往更為寬敞,後座肘部空間增加51mm、達到1505mm之譜,頭部空間增加50mm,即使配置電動玻璃天窗,仍可享有高達1010mm的車室高度。
具科技感的五圓式儀表設計。
規矩的控台按鍵安排,質感也顯出色。
此輛試駕車款還選配了COMAND APS控制及顯示系統。
從細節處與零碎空間的運用,也可發現E 250 CGI Estate BlueEFFICIENCY的貼心設計邏輯。
電動玻璃天窗為全車系的標準配備。
當豪華遇見機能,相信是在與E 250 CGI Estate BlueEFFICIENCY相處的短暫時光內,筆者於腦海中整理出來最佳的形容詞,出色的空間機能成為了吸引人注意的第一亮點,而優異的動力效能、透過Direct Control直效操控懸吊所帶來的四平八穩行路性、難以挑剔的車內乘坐舒適度與操作質感等,都是讓筆者會向人推薦此主角的特點;而以其新台幣305萬元的身價,換得此般的整體表現,對於M-Benz死忠擁護者、或已有此購車預算的購車族群而論,E 250 CGI Estate BlueEFFICIENCY的確是你在入主E-Class車系之前,值得大力參考的推薦車型,不過不免俗的,結尾前還是要預告一下傳統的戲碼:雙B對決,在BMW新世代5-Series Touring問世之前,E 250 CGI Estate BlueEFFICIENCY的優異,筆者還是必須稍為保留一點…
當豪華與機能相遇,結果就是此次試駕主角E 250 CGI Estate BlueEFFICIENCY,頗令人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