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yota【試駕報導】意料之外的休旅王─Alphard 3.5

以往我們常會看到香港的影劇新聞中,藝人搭乘的不是如同台灣藝人常用的美式保母車,而是日系地豪華休旅車,其中又以Toyota的Alphard最受喜愛!

  


Alphard一直以來都是Toyota旗艦休旅車款,但由於在此之前,其僅生產右駕車款,全球左駕地區皆未有販售,所以台灣的消費者對它也比較陌生,但是就在Toyota總代理和泰汽車向日本原廠爭取下,Alphard首度推出左駕版本,並且在台上市,讓台灣成為Alphard左駕版全球首發的地區。

 

 


大器花美男

 

相較於Previa是以類似子彈列車的設計手法,製造出獨特的前衛風格,身為家族休旅旗艦,Alphard完全是以傳統豪華車的基本教義來作為設計基礎,其中刻意放大的大面積鍍鉻水箱護罩,更是整個車輛外觀最搶眼的部分,搭配向後上揚的頭燈設計,營造出向外擴張的霸氣,猛一看時可感受到它的大器風範;不隨著與它相處的時間增加,會發現在搶眼的車頭之後,包括車側與車尾設計感上似乎未獲得有效貫連,高達1905mm的車高放大了整輛車的側面比例,但是原廠卻未用明顯的刻線,劃出層次,僅以不對稱的車窗設計,做出上下視覺區隔,顯得有些單薄,而且若是觀看它的角度超過了45度,車側範圍加大後,就會感受到僅1830mm的車寬無法撐起整輛車霸氣,車尾的燈組與車頭地開闊感也無法相互呼應,讓人有獨立設計此部分的感覺;整體瘦、長、高的外表,在缺乏明顯地肌肉感下,讓它有如是花美男系中的大哥大,得用裝飾品突顯氣勢!

 

 

 

不過在進行拍攝的過程中,不斷有爸爸級的路人不斷詢問這輛車的相關資訊,並且直誇它〝很漂亮〞,卻也再一次證明它的外型其實很對台灣消費者的味口!

 

 

 

中規中矩地豪華座艙

 

談完外表,不免俗地開始說說它的內在,以米/黑色為基調搭配深色木紋已經是Toyota豪華車慣用的手法,簡單地一體化T型中控台,沒有給人太過驚艷的感受,不過這樣的保守的設計,卻最不用擔心好不好看的問題,中規中矩鋪陳也是Toyota地一貫風格,所以使用上也不用花太多心思學習,所有介面都會安排在伸手可及之處,方便好用。

 

Alphard座艙陳設顯得中規中矩,所有控制界面都不需要花太多時間適應即可方便操作。

 

 

副駕駛座亦設有電動腳靠墊設計。 

 

而整個座艙的重點,當然還是在後座那兩張頂級電動Ottoman頭等艙座椅,不過相較於過去這類座椅總給人臃腫的外表,Alphard所配置的這兩張頭等艙座椅,則是顯得簡潔俐落許多,沒有過多的包覆綴飾,視覺上清爽許多。

 

 

兩張電動Ottoman頭等艙座椅造型簡潔,並且可與前方的腳踏墊搭配使用,而蝴蝶狀的頭枕設計,則是用於頭部兩側的支撐,但實際效果並不明顯,且缺乏左右調整功能。

 

 

這組設於後座座椅側邊的電動控制鍵,位置設計的並不理想,使用時非常不就手。

 

實際乘坐後卻又發現一些未盡善盡美的地方,首先是電動椅背與腳靠的按鈕界面設置於靠車門側的一體化扶手旁,不僅位置不明確,操作時還很繞手,如果手臂壯一點的人,還得擔心手會卡在座椅與車門間,使用時並不就手;至於乘坐感部分,在一般的坐姿下,支撐性還算上乘,不過隨著椅背與腳靠墊的角度改變,就會發現與身體服貼度也會跟著改變,此時若將前方座椅後方的腳踏墊放下後,可以稍稍改善,但是當椅背向後傾斜至一定角度後,就會發現膝蓋下方無法靠住腳靠墊,腰部也無法獲得有效的支撐,這時才發現,一般豪華房車所配置電動座椅,大多當椅背改變角度時,椅墊也會連動改變角度,讓整張座椅可以同步調整角度,提供一致的支撐,但是Alphard所配置的這兩張座椅,椅墊為具備同步連動功能,所以才會造成改變椅背角度後,支撐點也改變的情形,影響了舒適度的表現。

 

休旅車最大的特色就是在車內遍佈了許多置物空間,可以放置許多小型物品。

後座座椅扶手另設有隱藏式背架,同時在兩張座椅間也是有可折疊地置物平台。

 

第二排座位亦具有電動窗設計,但開啟幅度則受限於車門設計僅能開至車窗3/5處。

 

三排座椅在前兩排座椅拆下頭枕後,可以完全連成一氣,成為一整張單人床。

 

第三排座位也具備完整的調整功能,但中央扶手無法多段調整,靠車側兩邊扶手離座椅又太遠,有手部不易支撐的疑慮,還有進步的空間。

 

寬敞三排座空間

 

雖然第二排座椅的乘坐感未如想像中的完美,但是在整體地乘坐空間上卻讓人非常滿意,當我們提過車之初,具備前後滑移功能的第三排座位,皆被完全退至最後方與車尾門貼齊的位置,此時,不僅第三排座位的乘客可以幾乎完全將雙腳伸直,即使第二排座位向後滑移至相同可讓乘客伸直雙腳的位置時,第三排座位仍具有達一般中型房車的腿部空間,實在相當寬敞,不過這是幾乎完全犧牲行李放置空間所換取來的,因此,當我們開始拍攝座椅變化照時,皆將後兩排座椅移至讓乘客以正常坐姿乘坐時位置,此時,車後還可以騰出不錯地行李放置空間,足以讓全車6-7七人放置兩天一夜遊所需行李也不成問題,完全兼具了乘坐與空間使用機能。

 

後兩排座位可做出多種變化,而且最重要的是都具備非常寬敞腿部空間。

 

前座椅背後方皆設有可吊掛4kg的掛鉤,中央置物平台下方還有一個容積頗大的置物盒。

 

Alphard第三排座椅採非常傳統地上掀式收納,仍可以空出不錯的置物空間。

 

此外,在相對寬敞的空間下,也提升了第三排座位的乘坐舒適度,較大範圍的調整功能,讓乘客可以更容易調整至最舒適的坐姿與空間,且勝過大多數七人座休旅車,由於許多七人座休旅車的第三排座位皆在考量座椅收納機能下,不僅能夠調整的範圍較小,座椅尺碼也會受到限制,而Alphard改採左右上掀式的收納方式,雖然無法完全騰出空間,但是卻也讓座椅尺碼可以較為接近一般的房車後座座椅,讓舒適性大大提升,對於Alphard以乘載人員為最主要訴求的休旅車而言,規劃出最舒適的座椅乘坐空間與機能,反而更能夠展現其特色。至於第三排座椅是不是能夠收納至底板中就並不是主要的訴求了!

 

第三排座位的掀起方式:
1.未掀起時的第三排座椅。
2、3.將椅背放倒。
4、5.將座椅前後位置調整至側邊箭頭相對應處。
6.拉起側邊拉繩,並掀起座椅。
7-8.將拉繩上的扣環扣進隱藏於D柱上的插座。
9、10.將拉繩拉緊、並以魔鬼氈固定後即可完成。

 

平穩動力

 

本次試駕的Alphard 3.5車型,搭載Toyota品牌中,多款頂級車型所泛用的3.5升引擎,與Previa 3.5相同具備275ps/34.7kgm之對大動力輸出,並搭配六速手自排變速系統,在驅動超過兩噸的車重下,比起Previa多了分沉重感,不過動力輸出仍相當充沛,全力衝刺時氣勢還頗為驚人,急起步甚至會出現扭力轉向的情形,因此,完全不用擔心會有動力不足的問題;此外,原以為以舒適性為主要訴求的Alphard,原廠會將底盤調校地較為柔軟,但出乎意料之外的是Alphard卻有著難得地穩重感,過彎時對於車身側傾也抑制的相當穩健,而且相較於其他Toyota車款,它的方向盤轉向手感也相對重手,轉向感也頗為明確,給予駕駛的信心甚至好過Camry等房車,因此即使車身尺碼龐大,駕駛仍可以充份的掌握車輛的動態,當我們在空曠地以較大幅度的方式轉動車輛時,穩定性比想像的高,電子系統介入時順暢度比起其他車款也好上許多,不會有過度介入的突兀感,實在相當難得。

 

意外硬朗的底盤設定,讓Alphard的動態穩定性表現具不錯地表現,但是較為明顯的彈跳感也影響了乘坐舒適度,底盤回饋的紮實度與精緻度也都還有進步的空間。

 

不過較為硬朗的底盤設定,多少還是會影響乘坐舒適性,由其是第二排座位會感受到較多自後軸所傳上的碎震,但關於這點,也不能完全怪罪底盤設定,畢竟台灣的路面品質已經讓許多車的表現失去原來該有地水準。

 

 

還可以再更好

 

至於為何會用意料之外來形容,原因是原本預期操控上會偏軟,但卻出乎意外的穩健,但是在座艙舒適性與鋪陳上卻有沒有想像中的完美,整體來說,依照Alphard的定位,似乎還有不少細節為做到盡善盡美,在文章中還是挑剔出一些不滿意之處,畢竟其鎖定客層,多是越歷豐富的層峰人士,若是可以有更細緻的表現,將更讓人滿意。例如:配備方面看似豐富,不過全車偌大的空間僅配置八隻喇叭,使得後兩排座位的音場效果不佳,第三排座為甚至聽不清楚音樂聲響,也缺乏了外接影音設備的擴充功能,都是能夠再升級的地方。

後座獨立9吋DVD影音系統與獨立恆溫空調系統皆為標準配備。

後兩排座位兩側上方皆有獨立出風口,具備不錯地冷房效果。

具備雙天窗設計,前天窗僅具備上掀功能,後電動天窗則可以完全開啟。

Alphard亦具備有車內氣氛燈設計,可藉由駕駛座側邊或後座空調旁的按鈕控制。

 

在市場上,Alphard無論是2.4L或3.5L都沒有明確的對手,勉強相近的應該僅有VW的Multivan,但是Multivan基本上還是以公務使用為主,給人較為硬派的觀感,Alphard則多了一分日本的精緻性與自用取向,兩者在消費客層上還是有所區隔。所以Alphard 3.5以239.0萬的售價進入市場,提供了消費者一個全新的選擇,在Toyota良好的品牌形象下,全車系要達成500輛的販售目標,應該不是一件難事。

 

電動側滑門與尾門開關與前電動上掀天窗控制鈕皆整合於前座上方,使用上相當容易。

儀錶板內的中央多功能顯示幕亦具備繁體中文顯示功能。

左側的駐車踏板位置剛好於左腳休息踏板上方,小腿很容易因此碰撞到,當車輛發生撞擊時,也有傷及小腿的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