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技術的日產」重新發光發熱的電能 SUV,2023 Nissan X-TRAIL e-POWER  

終於,e-POWER 技術正式與台灣消費者見面了。從最早 2017 年 Note e-POWER 亮相並席捲日本市場之後,憑藉著「不須充電的電動車」作為號召,五年內便賣出了 50 萬台的佳績,堪稱是進入純電車世代前的最佳替代方案之一。

回過頭來,Nissan 在歷經多年的紛紛擾擾,確實也需要一台「負擔得起的旗艦車型」來重振 Nissan 的品牌形象,而作為全球戰略車款的 X-Trail 自然而然作為首選,因此在 T33 車型推出二年多之後,搭載 Nissan 最先端技術的 X-TRAIL e-POWER 終於正式發表,裕隆日產也很爭氣的僅與日本相差半年多在台販售!

延續初代硬派風格
參入不少高品質細節

IMG_4812.jpg

新世代 T33 X-Trail 雖然最早於 2020 年就已經亮相,但推出二年以來卻還是有著新鮮感十足的外型,全車造型和 T32 相比明顯不同,最具顛覆性的進化就是車頭導入全新的 V-Motion3.0 設計語言,放大的水箱罩不僅以粗大鍍鉻飾條點綴二側,內網設計更來自於日本傳統工藝『組木』、有著二種不同色調,搭配分離式大燈也讓整車更為年輕。

IMG_4821.JPG

IMG_4846.JPG

IMG_4838.JPG

X-Trail e-POWER 長寬高為4681 X 1840 X 1730mm,軸距2706mm,相較 T32 車型於長、寬、高比老款車型都有細微增長,不過軸距依然保持不變。只是很奇妙的,雖然車身線條與 T32 相似,但藉由更為硬朗的前後葉子板線條、腰線與裝飾得宜的下飾條,回歸到初代 T30 設計意圖相當明顯,就是賦予 X-Trail 該有的野性。

IMG_4847.JPG

同樣的 T33 X-Trail 車尾線條與上一代非常類似,車尾姿態依然高聳,但更硬朗的線條和內凹處理反而更有層次感,此外 3D LED 尾燈雖然並非全LED光源,但這同樣是源自於「切子」的元素,亮起來有非常立體的效果,最後保險桿大面積塑料材質搭配銀色烤漆下護板,呼應了車頭設計。

IMG_4843.JPG

IMG_4840.JPG

IMG_4849.JPG

IMG_4834.JPG

如果單論外型,T33 X-Trail e-POWER 除了有著稍微放大的車身以外,延續硬派風格的設計搭配源自日本文化的高品質細節設計,說真的如果掛上 Infiniti 品牌倒也不會顯得突兀。

IMG_4833.jpg

開放式座艙
質感做工全面躍升

IMG_4893.JPG

打開車門,雖然已經不是第一次看到 T33 X-Trail e-POWER 實車,但還是會對於那大幅進化的座艙感到嘖嘖稱奇。內裝部分就如同 Sentra、Altima 一樣,導入筆直的水平方正「家庭中心」,12.3 吋全數位儀表板搭配中央9吋觸控螢幕的設定,按鍵數量被縮減至最少、有著相當簡約的氛圍。

image_1677485390.gif

其中 12.3 吋數位儀表板可以 3D 立體顯示導航、智行科技提示、車輛狀態與行車資訊娛樂資訊,而且能與上面的 10.8 吋HUD 抬頭顯示器連動,提供 Turn by Turn 導航、ADAS 系統與時速等訊息。

IMG_4857.JPG

材質的使用上也比之前更為大方,除了大量軟質塑膠鋪成以外,你能觸摸到的地方幾乎都使用了軟質皮革包裹,不管觸覺還是視覺,都遠較上一代 T32 的樸實感好太多,豪華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image_1677485444.gif

全新的主機 UI 介面也相當簡潔,當中包含原廠導航、Apple CarPlay(支援無線)/Android Auto 連線等,系統的運行速度以及流暢度都很出色,而且全面中文化之下也方便駕駛或乘客閱讀;常用的空調控制區保留實體旋鈕和按鍵,不用在螢幕裡找尋所要的功能,操作便利性非常高。

IMG_4870.JPG

而在一切都線傳化之後,中央鞍座設計也相當有巧思,上面的 AWD 系統選紐、全新的排檔桿等提供更具質感的操作介面,也於下方提供了額外的置物空間。

IMG_4938.JPG

最後配備部分由於僅有單一規格設定,基本上日規能選的都選了,包括全景天窗、手機無線充電座、keyless系統、BOSE Premiun Sound System音響等也一應俱全,真的要說可能就是少了後座的遮陽簾以及專用 1500V 插座等。

IMG_0933.JPG

IMG_4861.JPG

IMG_4866.JPG

IMG_4871.JPG

IMG_4859.JPG

IMG_4936.JPG

完整 Level 2 搭載
ProPILOT 功能齊全

IMG_0930.JPG

而在主被動安全系統上, T33 X-Trail e-POWER 也擁有完整的 ADAS ProPILOT 系統,包括PFCW超視距車輛追撞警示系統、FCW前方碰撞預警系統、IEB防追撞緊急煞車系統、P-IEB行人防追撞緊急煞車系統、RR-AEB後方緊急煞車系統、LDP車道偏移預防系統等

此外 ICC智慧型全速域定速控制系統能與 LKA車道維持系統與TJP交通擁堵輔助系統(70km/h以下)相連,油門/煞車控制與車道置中輔助力道都相當流暢。

IMG_0932.JPG

而這次比較特別的功能,就是「AI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具體來說在 LKA 車道維持輔助系統開啟後能夠幫你「遠離大車」,也就是系統偵測到旁邊有大型車輛,車輛可以主動修正遠離,依照原廠資料顯示系統作動時大約會有5~10公分的偏移,不過在行駛於高速公路的時候,我刻意離旁邊的大貨車靠近,但卻沒有感受車輛有明顯的調整,或許是因為車道寬度夠用吧?

IMG_4882.JPG

CMF-C/D 架構
車輛佈局更顯寬敞

IMG_4898.JPG

T33 X-Trail e-POWER 這次以全新的架構平台打造,雖然尺碼相去不遠,但2706mm的軸距數字完美提升了車內乘坐空間表現。另外 X-Trail 除了維持全包覆式車門設計以外,後門也是開啟角度提升至85度,上下車或是放置嬰兒座椅等大型物品時較為便利。

IMG_4912.JPG

當然「日產大沙發」的名稱已經深植人心,當然在大改款X-Trail e-Power也是如此,NASA無重力紓壓座椅部分採用菱格紋路真皮包覆,乘坐上去泡棉柔軟、同時具備優異支撐性,人體工學設計可說無懈可擊,於嘉義市區、阿里山等地來回開了一天長途,絲毫不會腰酸背痛。另外雙前座座椅擁有8向電調(含2向電動腰靠)、2組記憶與加熱等機能。

IMG_4853.JPG

IMG_4903.JPG

至於可以 40/20/40 分離的後座,不僅擁有前後滑移調整空間,椅背也可最大8段調整傾斜度,在載人/載物時擁有更多的彈性變化;乘坐感部分後排座椅同樣有著不錯的柔軟語支撐性,只不過座墊的長度稍短,對大腿的支撐性而言較小。空間方面不用擔心,雖然有著全景天窗,但優化了四周邊緣之後反而維持了與上一代相同的四指水平,而腿部空間也更大、兩個拳頭綽綽有餘。

IMG_4905.JPG

IMG_4909.JPG

值得一提的是,X-Trail 在後座也提供罕見的三區空調設定,這在同級車當中幾乎是看不到的,但後座溫度僅能從後座調整,前座區域僅能調整左右區域而已。前後排也都配有Type-C和USB接頭,滿載也不會出現大家爭相搶電源的情況。

IMG_9322.JPG

IMG_4911.JPG

最後就是行李箱容積,標準狀況下具備575公升的水準,而在 40/20/40 全傾倒後則可擴充至1396公升,下方底版具備高低兩種擺放高度,不過因為最後端放了電瓶因此僅有前隔板能擺在較低位置,當然底版也可直立式擺放作為分隔空間用!

IMG_5657.JPG

難以察覺引擎運轉
VC-TURBO 首度當作發電引擎

IMG_4850.JPG

講了這麼多,終於提到 Nissan 這次最引以為傲的技術:e-POWER了。雖然作者已經先在日本搶先試駕過,不過時間並不長、大概只有一小時而已,因此這次在嘉義的試駕可說是真正能夠好好體驗 e-POWER 魅力的時刻。

e-POWER 系統最早是在 2016 年問世、並首先搭載於二代 Note 車系後期,主要由汽油引擎、發電機、逆變器與電動馬達等元件構成,透過將汽油引擎當作發電機,其餘動能傳遞是由馬達驅動。

161102-02-14-1200x638.jpg

與一般 Hybrid 車型會根據情況分別利用引擎和馬達驅動不同,e-POWER 系統還是以電動馬達單一驅動為主,所以可以將其是為電動車的一種。e-POWER的續航距離長,實用性接近現有內燃機引擎,但卻可以實現與純電車相同的強烈加速感受。

IMG_4975.jpg

也因為引擎不需依照車速、負載而不斷大幅改變轉速,意味著引擎始終可以在其最佳範圍內運行,與傳統動力相比可實現更高的燃油效率和更低的CO2排放,能以最具效率的轉速運轉替電池充電。所以有了「發電機」後, e-POWER 所搭載的鋰電池僅有 2.1kWh(可用容量1.73kWh),這樣能夠有效降低重量。

IMG_4864.JPG

IMG_4872.JPG搭載可通過操作油門踏板來切換加速和減速強弱的驅動模式,除了STANDARD (2WD) / AUTO (e-4ORCE)、 SPORT、ECO,e-4ORCE還可以選擇SNOW、OFF-ROAD。此外在所有模式下,都可以設置 B 檔位,從而提供更強的減速力。

IMG_5640.jpg

回過頭來,這次 e-POWER 系統已經是第二世代版本,不僅將 1.2 HR12DE 引擎換成效率更出色的1.5 VC-TURBO 三缸可變壓縮比渦輪引擎(壓縮比能於8~14間變化),數據上最大馬力為158ps/25.5kgm,而前後軸則採用 BM46/MM48 電動馬達設計,分別可以輸出最大馬力204ps與136ps,整體系統綜效馬力為213ps。

IMG_5164.jpg

實際上路後感受不到引擎介入發電的狀況,只需稍微輕踩電門便感受到極為充沛的動力輸出,其線性的湧現過程宛如大排氣量車款一樣;爾後將場景移轉到高速公路,全電門下去貼背感直接湧現、但不是那種暴衝感,稍不注意就會發現自己已經超速了!

這個時候相信很多人會好奇,那到底引擎介入的時機為何呢?

螢幕快照 2023-02-28 下午10.29.45.png

IMG_5449.jpg

雖然前面有提過,引擎主要是以最具效率的轉速來替電池供電,但實務上不同工況所遇到的狀況有所不同(比方說最適合當下供電狀況的轉速未必是最具效率的引擎轉速),因此行駛速度、電池剩餘電量...等啟不同狀況都會影響到引擎作動發電與否。

另外為避免電池一直不斷放電,引擎在高速、急加速等狀況時所產生的電力會直接透過逆變器傳到電動馬達,因此在大多數路況下,2.1kWh鋰電池只要低於50%或是油門踩踏深一點,引擎就會啟動充電;滿電也只有75%的電量,除非在長下坡才會到80%以上。

IMG_4801.JPG

IMG_4803.JPG

另外我覺得最有感的進化,就是 NVH。我曾經開過第一代 Note e-POWER 車型,雖然作動原理相同,但因為成本的考量下其引擎噪音相對明顯,這也成為許多車主詬病的地方;換到二代 e-POWER 架構之下的 X-Trail e-POWER,除了調整充電時機、行駛於路況較差的地方時引擎會趁機啟動外,同時導入全車靜音工程、前擋/前車窗均採用雙層隔音玻璃..等措施,優化車內靜肅性。

IMG_5654.JPG

而源自於 Lead 的「e-Pedal」功能當然也是一大亮點,當你鬆開電門後即會加大能量回收程度、並以0.2G的減速度讓車輛減速,只要你電門踩得深、回饋的力道也會更明顯,習慣後就能減少使用煞車的機率。只是後來我也發現,與我開過的 Note e-POWER 相比 X-Trail e-POWER 不會維持同樣的減速力道至完全停止,反而是車輛快停止時降低減速力道讓停車過程更平穩,也就是說你還是必須要記得踩煞車。

e-4ORCE 操控神器

IMG_5787.jpg

操控性部分得益於剛性提高了約50%的 CMF-C/D 高剛性平台加入,比起 T32 偏舒適的調性完全不同,這次 T33 呈現歐洲取向的硬朗阻尼,高速行駛時車身更穩、同時對於細碎顛簸的處理更為精緻;行駛於山路時支撐性還算足夠,同時藉由 e-4FORCE 技術的幫忙,整合獨立的四輪煞車系統能在不同路況下控制四輪出力,過彎時會不斷將車子往彎內修正,並同時輸出力道,除非你開得太過火,不然車輛動態非常好掌控,只是指向性部分還是帶點虛位;而在加速或是減速的時候,車身姿態也很明顯地維持水平,所以無論是乘客或是駕駛都不會感到不適。

IMG_5810.jpg

全面升級的車格
享受「技術日產」最低門檻

IMG_4922.jpg

自去年 11 月以來,作者本身已經連續接觸 T33 X-Trail 車系好幾次了,因此無不對於其嶄新的外觀與高質感內裝有著高評價, e-POWER 與 e4FORCE 兩大技術也在台灣與日本多次體驗,純電車的駕駛感更有別於其他 Hybrid 車款、更不會有那種里程焦慮。唯獨就是油耗表現因為車重達 1.9 噸、加上引擎發電還是有一半以上的能量耗損、加上高速耗電量較大的特性,所以「帳面上」的油耗表現不算亮眼。

IMG_6129.jpg

回過頭來,X-Trail 車系在過去的 20 年裡不斷發展壯大,也從過去「Tough SUV」形象慢慢的轉型成為家用 SUV,而這次第四代 X-Trail 回歸了最初的 Tough Gear 的本源,以高品質的乘坐舒適性、高性能駕馭感與先進的技術脫胎換骨,賣 150 萬上下可說「物有所值」,前提就是你必須實地試駕、同時觀念必須要換成「純電車」來看待。

如果覺得太貴,保有相同底子、但少了 e-POWER\e4FORCE 架構的國產版本也是值得等待的對象,不過就必須要等到第三季之後了。

IMG_5114.jpg

最後多說一句,如果你是像我一樣的日產粉來說,看著 X-Trail e-POWER 推出應該會很欣慰,因為它重振了「技術的日產」威名,君不見日產有多久沒在普通乘用車提供一堆「世界初」滿載技術了?現在你不需要花大錢買一台 GT-R,X-Trail e-POWER 就能讓你用相對低廉的售價,體驗當代日產最新穎、最先進的「科技」,你說划不划算?

IMG_534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