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尖對決】身為藍白,BMW M3 Coupe、S 1000 RR同展驕傲!

從兩輪到四輪,從休旅到跑車,造車領域橫跨機車與汽車的BMW,對於駕馭樂趣的堅持與傳遞,卻從未因交通工具的身型有所改變,當你握上那龍頭把手或方向盤時,專屬的藍白熱血基因,絕對會一五一十的全數傳遞,各據一方的E92 M3 Coupe與S 1000 RR,將清楚說明。

 

 

BMW旗下兩大性能戰將齊登場,沒有濃厚煙硝味,取而代之的是對於駕馭樂趣的極致追求!

 

誕生背景源自於賽道的BMW M3,自1986年初代目問世後,象徵著高性能房車的精神標竿,輝煌的戰績與前仆後繼的對手追尋,鞏固了其指標地位的穩固,歷經四個世代的演進,從直列四缸至V型八缸的進化,從傳統手排到M-DCT的改變,縱使造車科技的不斷躍進、電腦技術的盤據佔領,但在BMW M GmbH的堅持中,M3骨子裡的熱血從未改變,期望將實用與性能作最完美的演繹,這份渴望,至今無人企及。


凡爾賽條約的約束,讓BMW從航空業轉進機車業,水平對臥引擎與軸傳動的特色,讓其BMW Motorrad就此閃躍數十年,在四輪汽車尚未發光前,BMW兩輪事業就此聞名世界;SBK賽道催生,BMW首輛搭載直四引擎的S 1000 RR誕生,作為此配置的後發者,S 1000 RR展現出BMW超過80年的兩輪造車技藝,同於賽道與市場嶄露頭角,當代最值得期待的仿賽,S 1000 RR當之無愧。

 

皆誕生於賽道的兩者,非凡身手無庸置疑。


藍白廠徽中,對於性能渴望的兩大代表,如今同聚一堂,沒有相互比拼的煙硝味,取而代之的是兩條對於極致樂趣的快意平行箭頭,無論是V8引擎低頻的狂吼,還是直四引擎的高聲尖叫,專屬於BMW的性格,這兩台機器絕對讓人都瞭!

 

V8的低頻怒吼與直四的高音尖叫,不停的迴盪於周六的106縣道間。


E92 M3 Coupe

 

問世於2007年的E92 M3 Coupe,為M3車系的第四代接班人。

 

與E92一般車型不同的武力裝扮,E92 M3 Coupe戰鬥氣息更為高漲。

 

 

全車多處的M家族徽飾,不停的提醒車主自身特殊地位。

 

iDrive控制介面。

 

包覆性一流的跑車化座椅,乃是征服彎道的最佳後盾。

 

身為M3家族的第四代接班者,E92 M3 Coupe誕生於2007年,以V8引擎取代了BMW自豪的直六配置,以更輕量化的科技讓其沒有多於的累贅,反而飽嚐增加動力帶來的甜美;除了傳統手排系統外,E92 M3 Coupe也受惠於變速科技的發展,雙離合器變速系統M-DCT的載入,讓E92 M3 Coupe渾身的好功夫,更易於被愛好者所施展,也讓首度突破400hp大關的動力數值,發揮的更顯淋漓盡致。

 

4.0升V8引擎可輸出420bhp/8300rpm最大馬力與40.8kgm/3900rpm峰值扭力。

 

M-DCT七前速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系統,將動力發揮的更為淋漓盡致。


420bhp/40.8kgm的動力數值,在高手如林的性能世界中,沒有太過於搶眼的表現,0-100km/h加速4.6秒的成績,也僅恰如其分的表現襯職,但在均衡至上的車身配置中,不僅於德國Nurburgring北賽道有著8分05秒的實力,諸多賽道上也可見其奔馳爭冠的身影,更重要的是,帶給車迷朋友的那份純粹快感,保留點機械味的原始,在電子科技配備眼花撩亂的當前車壇中,E92 M3 Coupe更顯可貴。

 


S 1000 RR

 

BMW打造的首輛搭載直列四缸引擎之仿賽車型,S 1000 RR問世後立刻造成轟動。

 

不對稱車頭造形成為S 1000 RR的識別特徵之一。

 

車側導流孔乃是精密風洞測試下之結晶。

 

儀表與左右把手總成。

 

前煞車規格為四活塞卡鉗搭配雙浮動式320mm碟盤。

 

後煞車規格為單活塞卡鉗搭配直徑220mm碟盤。


問世初背負著兩極評價的S 1000 RR,迅速的在全球各大專業媒體的評測中,證實自身的過人實力,無論是極盡嚴苛的耐力賽試,還是刀刀見骨的捉對廝殺,甚至跨級距的「六輪」對決,都可見到S 1000 RR屹立不搖的驕傲身影,不僅讓初試啼聲的BMW備感欣慰,也讓諸多擅長於直四引擎發展的日系車款備感壓力,更遑論一票歐系車廠,過去以安全與品質見長的BMW,此次跨入仿賽界的刀刃,S 1000 RR的確十分銳利。

 

車主自身設計的全車車貼。

 

Arrow排氣管與Ohlins後避震也是車主自行升級的改裝套件。

 

 


以超乎預期的價格殺入台灣市場,S 1000 RR迅速的於台灣建立口碑與擁護族群,以此次主角S 1000 RR的車主而論,20出頭的年紀,當大多數同儕還在以輕型速克達為主要代步工具時,此年輕車主已經一頭栽進S 1000 RR的世界,過去累積多樣的日系仿賽駕馭經驗,對於S 1000 RR的穩定性與親和力讚賞不已,為提升獨特性,Arrow排氣管、Ohlins後避震、全車碳纖維套件與自身設計的車貼等,展現出車主的獨到升級思維,讓S 1000 RR原先已十分外放的戰鬥態勢,更顯乖張。

 


低頻的怒吼,高音的咆哮,交織成的美妙樂章,不停於106縣道中迴盪,身為藍白廠徽的兩大武力代表,在炎熱的周六上午,激發出的火力溫度更勝氣溫數倍,但早已被炙熱艷陽紋身的筆者,嘴角卻不禁上揚,見證此頂尖對決,甘之如飴!

 

 

E92 M3 Coupe & S 1000 RR基本規格表:

E92 M3 Coupe

引擎

汽缸數/每缸汽門數 8/4
排氣量(c.c.) 3999
衝程/缸徑(mm) 75.2/92.0
最大馬力(bhp/rpm) 420/8300
峰值扭力(kgm/rpm) 400/3900

變速箱/底盤系統

變速箱 M-DCT七速雙離合器變速系統
轉向系統 Servotronic電子伺服式動力方向盤
煞車系統 高性能複合式煞車系統
前懸吊 鋁合金雙接頭彈簧柱
後懸吊 五連桿

車身尺碼

長/寬/高(mm) 4615/1804/1418
軸距(mm) 2761
前輪距/後輪距(mm) 1538/1539
車重(kg) 1600
最大總重(kg) 2080
最大載重(kg) 500

車輪

前輪 245/40ZR18
後輪 265/40ZR18
前輪圈 8.5J×18
後輪圈 9.5J×18

性能

風阻係數(cw) 0.31
極速(km/h) 250
0-100km/h加速(秒) 4.6

油耗

市區(km/L) 5.59
高速(km/L) 10.87
平均(km/L) 8.06
二氧化碳排氣量 295g/km
油箱容積(L) 63

S 1000 RR

引擎

型式 水冷直列四缸,雙凸輪軸,每缸四汽門
缸徑/衝程(mm) 80×49.7
排氣量(c.c.) 999
最大馬力(hp/rpm) 193/13000
峰值扭力(kgm/rpm) 11.4/9750
壓縮比 13.0:1
引擎管理系統 數位電子燃油點火控制(BMS-K+) 四種動力輸出模式雨天(Rain)、跑車(Sport)、賽道(Race)、光頭胎(Slick)
廢氣排放管制 符合EU-4雙圈迴狀三源觸媒轉換器,電子進氣及排氣閥門

動力傳輸

離合器 防滑濕式多片離合器
變速箱 6檔
驅動方式 鍊條傳動

車架/煞車系統

車架 鋁合金橋架
前懸吊 倒叉式避震器直徑46mm,可調回彈及壓縮
後懸吊 鑄造鋁合金雙搖臂,可調整後避震器阻尼係數
前/後懸吊行程 120/130
軸距 1432
鋼圈 輻射狀
前輪圈尺寸 3.50×17吋
後輪圈尺寸 6.00×17吋
前輪胎尺寸 120/70ZR17
後輪胎尺寸 190/55ZR17
前煞車 雙浮動式煞車,車盤320mm,四活塞煞車卡鉗
後煞車 單煞車碟盤,車盤220mm,單活塞卡鉗
ABS+DTC 可切式賽道版ABS 四種模式:雨天(Rain)、跑車(Sport)、賽道(Race)、光頭胎(Slick)

車重/尺寸

總重(kg) 204
淨重(kg) 183
油箱容量(L) 17.5
備用油量(L) 4
座椅高度(mm) 820

電系

發電機 350W
電瓶 14V/10Ah

性能表現

安全極速(km/h) 200
平均油耗(km/L,定速90km/h) 17.54
平均油耗(km/L,定速120km/h) 16.95
燃油要求 98無鉛以上

文=葉毓中  攝影=李承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