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oda【試駕報導】超值主力─Yeti1.2 TSI試駕

自太古利奔接手Skoda代理權後,適逢Skoda新世代產品陸續問世之際,太古利奔趁勢導入新產品,加上靈活地行銷策略,讓Skoda重返台灣市場後,迅速建立全新形象,銷售上也有亮眼成績。

 

Yeti在緊致的車身尺碼中創造多元的功能性。

 

為了能讓Skoda於台灣向下扎根,總代理必須選擇一款具備市場差異性與特色的車款,持續擴展Skoda知名度與口碑,而融合多元化特色的跨界車款Yeti便成了Skoda的攻堅主力。

 

隨著車廠不斷推出打破傳統車型定位的全新車種後,當今的跨界車款可說是五花八門,不對地衝擊人們對於汽車的認知,但也因如此豐富的產品,讓消費者可以選擇更為貼近自己需求的車款,跨界車型早已充斥於市場之中,但是在所有級距與不同定位中,車廠總是能夠找到自家產品所能夠切入市場的利基點,而這也讓Yeti有了機會。

 

 

多元緊緻

 

在2009年問世的Yeti,車身尺碼為4233×1793×1691mm,車長與一般地中型掀背車相當,但是藉由近1.8m的車高,創造優越空間,並且以略高於房車底盤的設計,創造出小型跨界車款概念,也讓它更富有多元性。在英國知名的汽車電視節目BBC Top Gear更是以詼諧的方式,在不同項目中,拿Yeti與Maybach、Range Rover,以及Ferrari等名車相比,雖然對比方式不盡公平,但是也明確點出了Yeti一車多功的特性,至於Yeti有何能耐可以大受國內外媒體好評,就讓我們一一為各位介紹!

 

Yeti拜高車頂設計,擁有優異的空間表現。 

 

首先,如果依據BBC Top Gear的評比項目,是拿Yeti與Maybach比空間,然而並不是Maybach空間不夠寬裕,而是凸顯Yeti空間運用上不僅寬裕還富有靈活性,若根據原廠的數據來看,Yeti拜近1.8m的車高所賜,整個座艙無論車底板或椅面至車頂的距離都超過1.0m,以後座椅墊至車頂的距離為例,Maybach 57的高度為1003mm,而Yeti則有1027mm,實際乘坐時,以筆者170cm的身高,距離車頂約還有約15cm以上的空間,加上方正地車艙設計,給與乘客開闊地視覺感受,減緩了不少壓迫感,同時後座椅背亦具有後傾功能,可讓乘客更舒適地乘坐。

 

Yeti在車內也設有多處置物空間,便於收納小型物品。

 

Yeti後座三張獨立座椅設計,共可有八種變化機能,讓空間運用更富彈性,行李廂中也設有置物盒、掛勾等便利設計。 

 

在置物機能部分,除了車內四周所設計的置物空間,行李廂在一般狀態下有416L的容積,後座三組3組獨立式分離座椅可分別收納拆除,共有8種空間變化;最後一排座椅拆除後,後行李廂空間可提昇至1760L,可輕鬆放入6只以上旅行用的27吋行李箱,其中三組可獨立分離收納座椅地座椅設計,也讓其空間運用上也較一般僅有6/4分離座椅收納的SUV更具有彈性,在騰出部分空間置物時,還可以保有一定地獨立乘坐機能,不用擔心當單邊椅背放倒後會影響另一邊乘客的乘坐舒適性,也是Yeti的優勢之一。

 

至於座椅乘坐感的部分,前座座椅保有歐系車一貫地高支撐性與服貼性,簡潔好坐,後座部分則受制於收納機能,椅背略短,必須靠頭枕延伸支撐感,但側向的包覆性良好,整體乘坐感仍屬上乘。

 

泛用於VW集團各品牌的1.2L TSI缸內直噴渦輪增壓引擎,是完全由Skoda負責生產製造。

 

高效率動能

 

以跨界概念衍生的Yeti,車名Yeti一詞來自喜馬拉雅山流傳著關於神秘雪人的傳說,而當地的雪巴人就稱那些身長三公尺,力大無窮,在山林間和雪地上健步如飛、神出鬼沒的雪人稱為「Yeti」。

 

 

既然有著如此威武之名,Yeti勢必有著優越的性能,然而Skoda卻是將此能量轉化為高效率地表現,以小排氣量TSI缸內直噴渦輪增壓引擎搭配七速DSG雙離合器變速系統,創造出超乎想像的動態表現。

 

本次試駕的Yeti 1.2 TSI搭載由Skoda自行生產的1.2升TSI缸內直噴渦輪增壓引擎,可輸出105hp/5000rpm最大馬力與17.9kgm/1550-4100rpm最大扭力,在帳面數據上並不特別突出,而且必須驅動1370kg〈空重〉以上的車重,重量馬力比達13.04kg/hp,大多數人看到此般數據,應該不會對它的動能表現有太多期待,但是在經過實際試駕過後,就會發現在DSG變速系統良好地傳輸效率驅動下,它的整體表現超乎想像。

 

即使車高近1.8m,Yeti仍然擁有不錯地靈活性,操駕手感近似於VW旗下的Golf等掀背車。 

 

其中由扭力輸出設定可以看出,Yeti 1.2 TSI在最常使用的轉速域中都有著峰值扭力輸出,所以起步時僅會在初踩下油門的瞬間,會有一絲絲的空虛感,約莫半秒、轉速提升後動力便會趨為充足,且延伸性還算不錯,動能感受與一般地2.0L SUV頗為接近,一點也不會感覺到它是一輛1.2L的跨界車款,全力衝刺至110km/h也還算一氣呵成,因此在一般道路與高速路段上行駛,都還算跑得相當輕鬆;若行駛路段移至山區,也只要配合檔位將轉速維持在峰值扭力輸出區域,也不會出現氣虛的情況,加上頗具韌性與靈活地底盤設定,在山道上的駕馭感與Golf等VW集團旗下地掀背車頗為接近,即使車高與重心較高,給與駕駛者的信心仍然充足,跑起來一樣可以虎虎生風。

 

全新地七速DSG雙離合器變速系統在提升整體動能效率中扮演重要角色。 

 

整體來說,DSG變速系統的確對於動力表現幫了大忙,由此也可以發現為何類似的雙離合器變速系統會逐漸廣為使用的原因,在強調節能環保的年代中,以及當今汽車還是以內燃機動力為主的情況下,提高整體效率是共同趨勢,而TSI引擎搭配DSG變速系統便是VW集團目前最具效果的解答!

 

為求更精確的油耗數據,我們除了於加油站加油至跳槍外,另購買油桶、量杯與塑膠抽吸管以手工加油至加油孔。

 

省油大挑戰

 

隨著Yeti1.2 TSI在台灣創下亮眼的銷售成績,優秀地動能效率也頗為車主們津津樂道,日前在車主俱樂部成立大會中舉辦的節能比賽中,更有車主創下驚人紀錄,引發話題;因此在Carstuff本次的試駕中,我們特地針對油耗部分做較精細地測試。

 

目前加油站所使用的加油槍依據環保法規,皆設置有油氣回收裝置〈加油槍內較小管孔即為油氣回收管〉,在加油時將油氣回收至回收槽,當系統判定油箱內燃油加至會使得油氣溢出時,即會跳槍停止加油,以避免油氣外洩造成空氣汙染。 

 

由於在環保訴求下,目前加油站人員在替車輛加滿油時,皆是以油槍卡榫跳起為基準,而油槍卡榫跳起的機制,則是依據油槍內的油氣回收裝置回收油氣至系統判定滿氣為止,因此油槍卡榫跳起後並不代表油箱已經完全加滿,以致無法精準計算油耗量,所以在這次測試時,我們另外購買量杯與塑膠抽吸管,在每一次於加油站加油後,再以手工加滿油至加油口,以確認油箱是完全加滿的情況下計算油耗,以獲取較高的準確率。

 

在最後加油前,我們像內湖三新汽車商借打氣設備,確認所有輪胎的胎壓都符合原廠標準。

 

出發前我們手工加油將98無鉛汽油加至加油口,並將里程表歸零後開始本次的測試。 

 

而為求不同路段的油耗表現,我們自內湖提頂交流道旁加滿油後出發,沿國道一號至汐止系統轉國道三號,再轉接國道五號至頭城交流道下,為高速路段,共45.3公里;在礁溪加滿油後,沿宜191縣道與台九線至冬山鄉後折返礁溪,為一般路段,共47.6公里;再於礁溪加滿油後轉進台九線北宜公路至坪林加油站,為山區路段,共34.9公里,並分別於三個路段皆加油計算油耗〈各加油量與距離如附表〉,而在所有過程中皆以一般駕駛方式行駛,空調保持第一段風速,以及將溫度調至攝氏22度,並全程開啟音響,以及依據各路段要求開起頭燈,並未以關冷氣等極端方式測試,以求最接近平時用車狀態下的油耗表現。另外,在山道路段,我們也全程使用S檔行駛,以貼近一般駕駛方式。

 

路段 公里數 加油量 平均油耗
內湖-礁溪〈高速道路〉 45.3km 3.314L 13.6692818km/L
礁溪-冬山-礁溪〈平面道路〉 47.6km 4.849L 9.816457 km/L
礁溪-坪林〈高道〉 34.9km 3.12L 11.1858974 km/L
統計 127.8 km 11.283 L 11.32677km/L

 

高速路段測試自內湖提頂交流道開始,經國道一號高架路段道至汐止系統轉國道三號,在接上國道五號到礁溪,全程皆開啟空調與音響,空調設定於風速第一段及攝氏22度,音響則播放MP3格式燒錄CD音樂。

 

高速路段終點為礁溪的中油金泉站,於加油站內加了1.514L的98無鉛汽油後,同樣再以手工加油至加油口,行駛里程為45.3km,平均油耗為13.669km/L。 

 

 一般平面路段由礁溪出發經宜191線道、台九線、台七丙至冬山鄉廣興後折返回中油金泉站。

 

返回至中油金泉站後,重覆加油步驟,共加入了4.849L之98無鉛汽油,行駛里程為47.6km,平均油耗為9.816km/L,在本路段中因花了一些時間拍照,回程時在趕路的情況下,加上平面道路不易掌握車速與轉速,使得油耗數據低於10km/L。 

 

最終在一般路段、高速路段與山道各取得了13.669km/L、9.816km/L與11.186km/L之平均油耗,總里程數為127.8公里,總平均油耗為11.3268km/L,與原廠所公佈的14.8km/L平均油耗,有些微落差,而這其中除了測試環境等因素條件不同外,在一般道路與山道的測試中,竟然出現山道油耗優於一般平面道路的情形,經事後判斷,發現由於在一般道路上因紅綠燈與車流量較大等原因,必須走走停停與超車、不斷調整車速,無法取得較平均的轉速與車速,整體引擎轉速運轉落差較大,加上試駕當日行駛里程較長,手工加油又花了不少時間,在趕路的情況下,以至平面路段跑出低於10km/L的成績;而在山道部分,卻因為北宜公路車流量較少,蜿蜒路況較為一致,在採S檔行駛下,引擎轉速域反而可以控制在一定的範圍內行駛,轉速高低落差較小,使得整體油耗反而比平面道路優異。

 

山區道路由礁溪轉進北宜公路至坪林加油站,全程以S檔行駛,並且在紀念碑公園停車場拍攝動態畫面。

 

至坪林加油站天色已晚,再度重覆加油步驟加滿油箱,本路段里程為34.9km,平均油耗為11.186km/L 。

 

經過一天的測試,以及過去多次參加省油比賽的經驗,總結出讓車輛省油的關鍵,還是在於轉速與油門深度間的控制,可以在均衡的油門深度下,善用檔位將轉速控制在扭力最豐沛的轉速域中,讓車輛以最具效率的狀態下行駛,即可獲得較好的節能表現。

 

總括來說,若以Honda CR-V 2.0 2WD原廠所公佈地11.8km/L平均油耗數據〈歐盟測試標準〉相較,Yeti1.2 TSI在經過我們測試後,有著平水準地表現,而且依據過去經驗與大多數消費者的駕駛習慣而言,在一般駕駛情況下的平均油耗通常會略低於原廠公佈數據,若再對照Yeti 1.2 TSI的動力配置與重量馬力比等因素後,本次的測試數據仍然讓人感到滿意,同時也較貼近於實際預期數值。

 

  

實惠選擇

 

經過超過百公里、不同路段的測試後,話題回到最初我們所提到之BBC Top Gear的評比,除了與Maybach比空間,Yeti還在整修中的賽道上,以越野能力通過整修路面贏了Ferrari,點出Yeti的全路面能力;另外,則是在越野場地中,請來了刺青師父分別在Yeti與Range Rover中替人刺青,結果Yeti以較好的平穩度,讓刺青師父完成任務,然而初期引進的Yeti1.2 TSI並非四輪傳動車款,因此後兩項特性我們暫時無法完全體驗。

 

 Yeti 1.2 TSI除了具備六具防護氣囊外,ESP電子行車穩定系統也為標準配備。

 

不過本次試駕的Yeti 1.2 TSI,以88.8的建議售價進入台灣市場,一刀切進了國產2.0L-2.4L都會SUV級距中,即便定位上並不全然相同,但是完整的安全配備與小排氣量引擎所帶來的低稅費用,都讓Yeti極具有競爭力,同時還有VW集團共用科技的加持下,也為Yeti加了不少分數,讓消費者在國產與進口都會SUV,以及甚至是百萬級距進口掀背車之外,多了個超值實惠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