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XUS 品牌轉型計劃揭示,LF-Z Electrified 純電概念車全球首發、2021 將推出二款新車!

經過幾次的「預告」之後,Lexus 正式在網路上發表了全新概念車:LF-Z Electrified,以及全新的品牌進化核心計畫。從 RX400h 開始,Lexus 截至2020年底共銷售出將近200萬台的「電氣化」車款。目前為全球約90個國家和地區提供9款電氣化產品,而為了獲得進一步的發展,Lexus 2019年發布 Lexus Electrified 願景為契機,開始致力於電氣化技術的發展,從 LF-30 Concept 開始,到已經在中國、歐洲市場販售的 UX300e,皆是 Lexus 踏入「電動車」佈局的產物,而今天發表的 LF-Z Electrified 將會是預覽 Lexus 未來 5 年的先進技術展演平台!

到2025年,Lexus 計劃推出20款全新或改款車型,其中包括10餘款電氣化車型,涵蓋純電動、插電式混合動力以及混合動力車型,並針對不同國家和地區引入不同的產品。至於 2021 年則會推出二款新車,最有可能推出的就會是 NX 大改款、ES 小改款,至於 UX 小改款依照時間來看是該改款了,但時程尚未定。

image3.png

除了強化和拓展品牌核心的轎車與SUV產品線,Lexus 也會持續推出激發駕駛激情的運動車型、重新詮釋尊崇私享座駕理念的車型以及前所未有的創新車型。預計到2025年,Lexus雷克薩斯旗下所有車型都將提供電氣化版本,電氣化車型的銷量佔比也將超越傳統汽油動力車型。到2050年,Lexus 整個產品線計劃實現從原材料、零部件和整車的生產製造到整車物流、直至車輛的最終回收,全生命週期的“碳中和”目標。

20210330_02_01.jpg

20210330_02_04.jpg

20210330_02_03.jpg

20210330_02_02.jpg

而 LF-Z Electrified 概念車集澎湃性能、獨特設計以及前瞻技術於一身,這些設計與技術預計將於2025年之前實現。藉由純電動車型專屬平台,通過電池和電動馬達的合理佈局,實現理想的動態平衡,同時搭載新一代DIRECT4系統,讓 LF-Z 以獨特的魅力與傳統車型區分開來。此外 Lexus 在不久的將來為車輛配備更多前瞻科技和先進信息娛樂功能。

20210330_02_20.jpg

20210330_02_09.jpg

20210330_02_08.jpg

LF-Z Electrified 獨具雕塑感的外觀設計,將過去 L-Finess 設計理念升級到另外一種層次,大氣醒目的車身比例和獨具特色的外觀設計,呈現簡約迷人造型。全車架構由較低的車頭向車頂和車尾自然延展,同時勾勒出以座艙為中心的流暢側面輪廓,並且以大尺寸輪圈來強化寬車體、低重心的大氣車身姿態。

20210330_02_05.jpg

藉由 3D 立體設計,將車身打造為Lexus專屬的品牌標誌性造型,車門線條由前輪流暢地延伸向後輪,外展式車輪拱罩十分醒目。車尾採用簡單利落的橫向設計,與凸顯輪胎的寬體造型相結合,展現強勁有力的氣場,而纖長流暢的組合尾燈水平顯示“Lexus”品牌廠徽,與車頭設計共同指明了下一代車型的設計方向。

20210330_02_06.jpg

而 Tazuna 韁繩概念座艙最早便是從 LF-30 Concept 演進而來,搭配開放式極簡設計,營造別具一格的純電動駕駛體驗。方向盤上精心設計的控制按鈕與抬頭顯示器相輔相成,可實現簡單直觀的操作,讓駕駛者時刻專注於駕駛,無需繁瑣操作或轉移視線,便可輕鬆控制導航、音響系統和駕駛模式選擇等各種常用功能。數位儀錶位於車內駕乘人員視線低位,整個座艙呈現耳目一新的極簡風格。

20210330_02_10.jpg

另外前後車門飾板的無縫銜接,營造簡潔並極具質感的內室空間。全景天窗用一整塊玻璃打造而成,營造通透開闊的空間感,盡顯極簡設計風格。AR 抬頭顯示器、儀表、觸摸顯示屏以及其它信息顯示功能高度整合,駕駛相關功能則集中在方向盤周圍。 

20210330_02_11.jpg

LF-Z Electrified 另外一個特點就是導入「人工智慧」,系統能不斷學習駕駛者的習慣和偏好,持續提供高效的駕駛輔助。語音溝通也顯著提升了駕駛途中的操作便利性。LF-Z Electrified 的語音識別系統應用最新的人工智能技術來分辨、學習並適應駕駛者的習慣和偏好,實現確定理想駕駛路線、預定餐廳以及更多的智能輔助功能。

image.png

image2.png

20210330_02_39.jpg

另外數位鑰匙的導入可讓指定的家人或朋友便捷用車,同時能使用智慧型手機即可輕鬆操控車輛功能,例如車門上鎖/解鎖。服務人員也可通過數位鑰匙進入車內,使包裹派送到車或車輛共享等相關服務也將成為可能;智慧電控車門系統讓開關車門更加安全順暢。上車時,當駕駛者或乘客攜帶鑰匙接近車輛,收縮式車門把手會自動彈出,用戶可通過觸控把手內的傳感器輕鬆解鎖並開啟車門。下車時車主也可一鍵開啟車門。此外車外搭載的諸多傳感器可在乘客下車前智能探測臨近車輛,提供更加周到的安全保護。

20210330_02_38.jpg

全景天窗採用電致變色玻璃,提供隱私遮陽調光功能和反映夜空美景的照明功能等。車頂中央位置配備觸控面板,實現前後排乘客的無縫互聯,方便乘客間的互動交流。後排座椅傾斜角度可調節,並帶有按摩功能,所有乘客均可舒享愜意安心的美好旅途時光。新一代 Mark Levinson ®高級音響系統為用戶帶來殿堂級的聽覺盛宴。主動降噪靜音技術採用全新一代聲音管理功能,營造靜謐舒適的內室空間。

20210330_02_27.jpg

最近 Lexus 也開始強調所謂的 Lexus Driving Signature 至臻進化,旨在實現忠實於駕駛者意圖的線性反應,也就是在所有行車條件下減速、轉向和加速的順暢銜接。通過電池和電動馬達的合理佈局,實現了理想的平衡性和穩定性。

車輛地板下方的縱向電池組佈局,令底盤更具剛性優勢,同時車輛重心得以降低,進一步提升動態表現,更有助於減少行駛過程中的振動和噪音傳遞至座艙,Lexus 靜謐舒適的特質得以沿襲,並大幅優化。

20210330_02_51.jpg

20210330_02_52.jpg

另外前陣子 Lexus 所曝光的新一代 DIRECT4 四輪驅動控制技術,可自由控制高扭矩電動馬達的驅動力,通過前後驅動輪的獨立控制,該系統能夠在前驅、後驅和全驅之間自由切換,提供符合各種駕駛情境的理想驅動模式。另外也能藉由油門深度和方向盤操作的無縫協同和精準計算,來控制驅動力的分配;最後先進的線控轉向技術替代了傳統的轉向軸式機械轉向,轉向操作和驅動力間的反應更直接,實現更加靈敏、精準的轉向操控。

20210330_02_32.jpg

至於自動駕駛方面,Lexus 認為未來車輛技術的發展最終是會走向自動駕駛的,但拿自動駕駛技術作為競爭目標並不是主要方向,反倒是實現人與車更好的協調,歸根究底是要以人為本,進一步強調駕駛者的感受。

而 Lexus 電氣化車型與 Tesla 為首的其他車廠研發電動車最大不同,就是後者設計開發理念是以電池為中心;而 Toyota 集團走的則是以引擎開發演進型的設計開發思路,如此一來很多零部件、車架、懸吊結構未來都可以繼續沿用,大大提高了開發效率,但如果以電池為中心的話,周邊都需要重新開發,效率會比較低。最後對於進入電動車這塊,Lexus 首先要解決的便是續航里程的問題,一旦解決之後才會專注於像是馬達、自動駕駛等相關技術。

20210330_02_12.jpg

20210330_02_13.jpg

20210330_02_14.jpg

20210330_02_15.jpg

20210330_02_16.jpg

20210330_02_17.jpg

20210330_02_21.jpg

20210330_02_22.jpg

20210330_02_41.jpg

20210330_02_48.jpg

車身全長(mm) 4,880
車身全寬(mm) 1,960
車身全高(mm) 1,600
軸距(mm) 2,950
車重(kg) 2,100
WLTP續航里程(km) 600
電池組容量(kWh) 90
充電功率 150
電池類型 鋰離子電池
冷卻方式 液冷式
百公里加速時間(秒) 3.0
最高時速(公里/小時) 200
最大馬力(hp)/最大扭矩(Nm) 536/700

 

20210330_02_55.jpg

這次發表會另外一個重點,就是 Lexus 宣布將於2024年3月啟用位於“豐田下山技術中心(TTCS)”內的商業和技術中心。未來品牌旗下研發、設計、生產技術以及策略企劃部門將全面搬來這邊。所以說日後 Lexus 新車除了在全球各地持續進行路試,下山中心也將成為車型研發的重心之一,並培養汽車製造人才,同時加快企劃和研發流程,推出更多滿足客戶多樣化需求、且獨具吸引力的產品。

下山技術中心有多條測試路線,裡頭還有一條仿效「紐伯林北賽道」的測試賽道,可進行全面細緻的車輛調校工作。首條測試路線已於2019年啟用。該路線長5.3公里(3.3英里),落差高達75米(250英尺),包含眾多急緩不一的彎道,以下山的天然地形設計成充滿駕駛激情的鄉間道路,並專供 Lexus 使用。目前大約有10條各具特色的測試路線正在建設中,其中包括一條高速環道和一條可模擬全球特殊路面的測試路線。

20210330_02_56.jpg

20210330_02_57.jpg

20210330_02_58.jpg

20210330_02_59.jpg

20210330_02_60.jpg

20210330_02_61.jpg

20210330_02_62.jpg

20210330_02_6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