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克福車展】458 Speciale率領!Ferrari眾馬亮相

Ferrari法拉利携史上最强車型陣容亮相2013法蘭克福國際車展,並全球首發旗下最新超级跑車458 Speciale。458 Speciale的出現也造就了458車系除了原先的Italia、Spider外的新選擇。

 

458 Speciale展示了Ferrari持續研發的成果。Ferrari在過去五年間已為產品開發投入了14億歐元,未來五年還將繼續投入20億歐元。這些數字還不包含對F1的投資,賽車領域的技術革新和寶貴經驗定期會大量移植至Ferrari法拉利道路版跑車,轉化為最新的跑車科技,今日亮相的新款458 Speciale正是一个完美例證。

 

 

和所有Ferrari特别系列車型一樣,458 Speciale這款獨一無二的車型擁有一系列技術創新,為追尋更加賽道化和極致駕馭樂趣的車主提供了完美的選擇。新車搭載了Ferrari各項專利和各種全球首創科技,引擎、主動空氣力學特性和電子控制方面的創新尤其令人矚目。

 

馬拉內羅工程師的悉心開發,讓458 Speciale相對於458 Italia實現了前所未有的技術升級,其幅度遠超之前的Challenge Stradale和430 Scuderia特别系列之間的技術差異。

 

無論是在公路還是賽道上,458 Speciale都能够在瞬間反應每一次駕駛指令,即使在極端環境下也能帶來順暢的駕馭體驗,達到人車合一的境界。精雕細琢的操控平衡讓此款車的性能水平在Ferrari法拉利8缸車型中無出其右。

 

該車搭載了史上最强大的Ferrari自然進氣V8引擎,轉速為9000 rpm時可輸出功率605 cv,功率係數高達135cv/L,幾乎可以和賽車引擎相媲美。 該引擎由Ferrari内部鑄造廠生產,採用了F1車隊專用的設備和生產工藝。F1雙離合器變速箱的全新控制邏輯能夠實現更加迅猛的加速體驗,Fast Down-shift技術在降檔過程中則能够更迅速地對輸入命令做出反饋。

 

458 Speciale的核心科技之一就是前後均搭載了全新的Ferrari專利流體空氣力學設計,在過彎時需要盡可能大的下壓力和直線行駛時需要盡可能降低阻力的情況下可以應用不同的空氣力學配置。 458 Speciale擁有堪稱完美的下壓力值:0.53。 上述主動空氣力學特性讓該項數值並未影響到風阻係數 (Cd),後者僅為0.35。

 

 

458 Speciale同樣印證了Ferrari在車輛電子控制領域的領導地位。其側滑角控制技術(SSC)為全球首創。該技術利用創新方法測算橫向加速度、側滑角、方向盤角度和速度,能夠暫態計算車輛的側滑角度並和基準資料進行對比,借由F1-Trac牽引力控制系統和E-Diff電子差速器優化扭矩管理,實現更加平順、可控的過度轉向。

 

458 Speciale搭載米其林Pilot Sport Cup2輪胎,專為458 Speciale研發生產,旨在提高車輛在乾燥路面的單圈成績、多圈行駛時的性能穩定性以及車輛在潮濕路面的抓地力。

 

 

458 Speciale車重僅為1,290公斤,2.13kg/cv的重量功率比確保了整車前所未有的加速性能:0-100km/h加速過程僅需3.0秒,費奧拉諾賽道單圈時間僅為1分23.5秒。

 

Ferrari Styling Centre Ferrari造型中心和Pininfarina賓尼法利納共同為458 Speciale打造了以實現極致性能為目的車身外形,對車身的修改重在凸顯458 Speciale的運動特質。設計團隊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滿足空氣力學需求,同時亦不影響Ferrari標誌性的造型特點和審美標準。

 

駕駛艙洋溢著鮮明的賽車風格,完全採用簡約設計。車內大量使用了Alcantara麂皮和碳纖維等競技專用質材,完美傳承了Ferrari法拉利典型內裝應有的工藝和精致。駕駛艙採用了人體工學佈局,所有控制介面均位於方向盤或駕駛周圍。排檔座、變速系統均在觸手可及的位置,以確保駕駛於高速時的注意力。

 

除了458 Speciale,展臺上還陳列有採用黑色內裝的鐵灰色(Ferro Met) F12berlinetta,及駝色 (Sabbia) 內裝的黑色 (Nero Stellato) 458 Spider。 性能與多功能性兼具的敞篷跑車California30則巧妙演繹了Ferrari的GT傳統。這款車的車身為義大利白色(Bianco Italia),駕駛艙為銀黑色。旁邊的四座四驅FF選用熱情穩重兼併的馬拉內羅紅 (Rosso Maranello),配有全景玻璃天窗。

 

具有高度企業社會責任的Ferrari在環保領域亦位於業界前例。Ferrari為實現節能並減少碳排放量進行了大量投資,不僅讓平均輸出功率提升了100 cv,同時更讓二氧化碳排量大降40%。

 

編輯=葉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