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長不會出張嘴 親自下海測試
豐田章男不是說說而已,過程中他報名參戰全日本超級耐久系列賽,駕駛氫燃料Corolla在極端環境測試車體與調校,鬥志滿滿的他一直開到車報銷才罷手。參與研發的幕後功臣,還有賽車手石浦宏明、全日本Rally大賽冠軍勝田紀彥等。
GR Corolla全車打造匠心獨具,採用Toyota各項先進技術,包括選定元町GR工廠打造高鋼性車架,要知道那可是Toyota速度聖地,該廠生產過Lexus LFA和 Supra (A80),是菁英聚集所在。
在若干年前,Toyota車系就是含蓄、保守,動態就是偏軟、舒適化,而今卻已經截然不同,大量導入競技科技後的GR令人耳目一新。
全車移植競技概念 從裡到外不含糊
為追逐最佳操控,Corolla後輪拱、車底和油箱都增加支撐結構,以提高車輛穩定。GR Corolla與GR Yaris一樣,採用SMC成型CFRP材料製成車頂鈑件,增加鋼性之餘還兼具輕量化。與一般Corolla相比,GR前擋泥板側拓寬20mm,後擋泥板外擴30mm,前輪寬60mm、後輪寬85mm,此舉營造出色的行駛和操控能耐。最重要的是,從車後呈現的視覺感,令人感到狂傲不羈。強悍內涵和運動底子,透過車後三尾管突出GR Corolla 的強大和不平凡。因應賽道環境涵蓋碎石、積雪等,我們會發現GR Corolla移植賽車藍圖,在前保桿加裝進氣口,前擋泥板和引擎蓋都裝有氣壩以強化冷卻效率。
車室同樣不含糊,使用短行程排檔桿,專為GR開發的Full TFT儀表,這是諮詢專業賽車手的意見,可提高激烈駕駛時的資訊辨識。引擎部分,排氣量1.6升直列三缸渦輪配Intercooler是由GR Yaris進化而來,相較上一代版本,新版提升功率的輸出更直接。對我來說,難以想像的是三缸渦輪引擎竟有300hp/6500rpm,最大扭力37.7kg.m/3000~5550rpm,足以將所謂的小鋼砲帶向不同領域,能傳遞這強大力量的是一輛Corolla,真是不可思議!
與GR Yaris一樣,GR Corolla搭載電子多片式離合器並能改變前、後驅動分配的4WD系統「GR-FOUR」。驅動力分配的4WD模式,搭配對向四活塞卡鉗煞車系統,驅動設定可按駕駛者客製化,亦能根據環境獨立選擇,將 GR-FOUR 優勢發揮,創造獨有的動態特質。
Toyota選定美國的Long Beach發表嶄新鋼砲GR Corolla,原因之一亦是該地即將舉辦年度的賽車大會Long Beach GP,全美車迷均將聚集在此。
GR版本與印象中的Corolla截然不同
出生於上世紀70年的我,從沒將Corolla視為跑車或是鋼砲,具體來說比較像教練場的練習車,或者路上的計程車,是日常生活通勤用,沒人在乎會跑還是不會跑。讀Toyota新聞稿時,上面提到Corolla賽車史第一勝是1973年在美國舉行的Press On Regardless,TE25 Corolla摘下冠軍頭銜。之後,名為Corolla Levin的賽車在千湖Rally大發神威率先衝線,這也是今日WRC的芬蘭站,但那是1975年我沒印象。
車迷和漫畫迷熟知的AE86 Corlla,無論是Levine或 Sprinter Trueno是在1983年,那時我連駕照都沒有,根本沒關注過,所以要說Corolla有光榮運動史很難想像。所以,GR Corolla的誕生讓我感覺震撼又新鮮,這持續好幾天時間。Corolla的普通、陽春和通勤形象,一下子全不見了!即便如此,要說Toyota大刀闊斧的改變仍有跡可尋,2018 年第 12 代 Corolla Sport令人耳目一新,1.2升排氣量渦輪引擎和iMT變速箱的搭配相當有趣。
為了一炮而紅,GR Corolla並非僅將引擎輸出加大,從裡到外鉅細靡遺均重新打造,成為名符其實的跑車。
車系蛻變足以載入史冊
為何選擇Corolla將其GR化?這跟北美市場有所關係。終究,相較於Yaris美國消費者對Corolla這名字更有印象,再來是Yaris的三門掀背尺碼太小,若要兼顧實用性Corolla略勝一籌。世界上應該沒有多少車多次改變形象。我對 Corolla 悠久演進史印象深刻,時而狂野時而紳士,如今在大家長豐田章男主導下變GR,只要有心Toyota隨時都能拿回公路王者的頭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