迥然不同的彎中反應 2/3/4輪車各異其趣的循跡特性

在這篇專題中,我們找來Triumph Scrambler、Morgan 3 Wheeler與Caterham Superlight R500等三款輪數各異卻又都十足有趣標的。

就外觀、風格與歷史淵源,這三輛車絕對有其不可動搖的地位,齊聚臺灣,若就只是靜態拍攝欣賞,未免太過可惜,然而三輛車除了乘員數相同外,無論動力、形式甚至輪數全都迥然不同,因此本篇報導將著重在輪數所造就的循跡特性差異,雖受制於物理天性難免有極限高低,但對於這樣的車款來說,相映成趣的反應反倒更值得玩家細細品味鑑賞之,而更詳盡的報導,則稍帶緊接而來的單車試駕單元。

2輪 x Triumph Scrambler

源自草地越野車而來的設計,Triumph Scrambler雖然比起另外兩輛車原型出現的時間晚上許多,但駕馭感受依然極為古典。

而就如同你我所熟悉諸如野狼、雄獅等打檔機車,Triumph Scrambler儘管排氣量與車格大上不少,操控調性卻依舊可以類比,礙於僅兩輪且胎寬較窄的先天限制,彎中所能承受的轉向極限自然少於3輪或4輪車款,且由於先天車格屬性使然,操控感同樣不比新世代的仿賽甚至街車犀利,但舒適度與好上手的程度,以及最重要騎乘起來的輕鬆率性風格,則是Triumph Scrambler不容輕忽的部分。

兩輪的機車在穩定性上肯定較3、4輪的汽車稍弱,然而控制重心因此成了機車愛好者的樂趣所在。

3輪 x Morgan 3 Wheeler

就今天這三輛車來說,Morgan 3 Wheeler的動態反應肯定最值得大書特書,由於這輛車的配置實在太特殊,造成它的循跡令人印象深刻到實在難以忘懷。

我們都知道,三個輪子的車,無論單輪在前或在後,都會呈現出較一般四輪車更不穩定的循跡狀態,這點在Morgan 3 Wheeler當然也是如此,儘管它的前軸擁有兩條輪胎,不過因其胎寬相當窄,比較接近機車胎的踏面寬度,因此在彎中速度加快,轉向不足的體感無時不在,而當這轉向不足的感受益發強烈,若不因此減速而選擇繼續保持速度,此刻較寬的後輪將開始隨著慣性往彎外傾斜並漸漸失去抓地,最後反倒開始外拋而讓前輪重新找回一點循跡,在這個當口車其實並非處於絕對穩定狀態,而享受這種重心轉換的過程並征服之,便成了Morgan 3 Wheeler的駕馭樂趣所在。

絕無僅有的Morgan 3 Wheeler彎中調性層次極為豐富,安定性仍不及四輪。

4輪 x Caterham Superlight R500

相對之下,Caterham Superlight R500在架構上是我們最為熟悉的四輪配置,不過車名都開宗明義了,既是超級輕又是Caterham的高階性能版,搭配起來自然令人更加摩拳擦掌起來。

不僅重量輕,而且重心極低的Caterham Superlight R500,在彎中一如預期快到令人頭皮發麻,極限高到嚇人,彎中反應在前段有著極其輕微的轉向不足,而後繼續維持速度卻也不致過度推頭難以掌握,而如果此刻適度補點油,後軸又輕快得蠢蠢欲動,不過這一切都只發生在電光火石之間,比起卡丁車不遑多讓的敏感車架以及機靈個性,讓轉向與剎車、油門甚至換檔動作都必須更加精密控制,否則習慣了電子系統輔助的我們,隨時都有被反噬的可能。

Caterham Superlight R500不僅快到驚人,彎中性格也十足強悍,但相當敏感的車架讓掌控它成為一門藝術。

2/3/4輪之間

這三輛車,在基礎設計上便有如天地之間的差異,因此造就出根本上的不同於是想當然爾,品味過,你當然會知道孰快孰慢,但是在此刻,這卻一點也不影響心中對於三輛車同樣滿滿的眷戀與回味,關於車輛有趣的地方就在於,每種設計細細品鑑都會有其獨一無二的氛圍,特別是如同今天這三輛風格如此強烈的車,同一時間試過,更會輕而易舉全部貪婪而愛上。

文=鄭捷  攝影=鄭捷

鄭捷

認為車該是男人一生最重要的消費與品味,開著一輛不對的車上街,就像穿著一雙不對的鞋般令人渾身不對勁。

入行超過8年,曾擁有Oldsmobile、Chrysler、Opel、Audi、BMW與Saab等大多數夠冷的車,曾任《Car & Life ─ 車語生活》編輯,《ca汽車鑑賞》資深編輯與主編,現為《Carstuff人車事》主筆,以及一輩子的車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