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家精神,Morgan 3 Wheeler凍齡半世紀

把山頂洞人放到當前時空裡,不僅一切的先進科技都會讓他們驚奇,你我對於原始生活的一探究竟,同樣會讓人莫名好奇,這種時空差異的衝擊,形容此次的奇遇,的確是剛好而已。

以山頂洞人形容,別說是對於此次主角Morgan 3 Wheeler的揶揄,對於人類起源演進的尊敬,我希望你們從此角度了解我的本意。那與當前造車邏輯格格不入的Morgan 3 Wheeler,不是天生反骨的刻意,而是說明了這百年車廠過去曾輝煌一時的舉世聞名,縱使曾經淹沒時代洪流中,只要Morgan有能力,讓其以傳家寶姿態重現光明,把博物館的珍藏放回現實生活裡,無論你對於移動科技是否有興趣,相信我,一見到Morgan 3 Wheeler,一定會興奮無比。就像我開頭說的,你在出門的轉角中與山頂洞人擦肩而過,沒有立刻拍照留影或是於臉書留下訊息,那絕對是不可能的事情!

為重現品牌創業精神,2011年日內瓦車展中,Morgan 3 Wheeler重返車壇。

有此時空背景的差異,對於Morgan 3 Wheeler的滿腦疑竇,多半可以迎刃而解。翻開Morgan的百年造車史,那堪稱建業之作的Runabout三輪車型,大概就是Morgan 3 Wheeler的基本雛形,而從Runabout到Morgan 3 Wheeler的距離,約略是1900至1950年代的三輪車演進,只不過經過了半世紀的冰封之後,於2011年再度重返當今,這半世紀的凍齡,MARVEL出版公司中的美國隊長,不就也做了更好的說明?

與半世紀前幾乎相同的三輪車格局與設計,展現一脈相承的造車邏輯,與Morgan原廠不期望被改變的美好。

為了對抗新世界的敵人,美國隊長賦予了更進步的武器,的確,Morgan也有此本意,浴火重生的Morgan 3 Wheeler,健壯驚奇的骨骼不變,但也稍添了些現代化的科技,那前方由Harley- Davidson改裝達人S&S所打造的1976c.c.汽油引擎,或是方向燈中暗藏的LED,都是你可從其身上找到一點點現代時空的蛛絲馬跡,但也就僅此而已,多了,那可就不是傳家寶應該的身型。

車頭上品牌徽飾中的設計,更因三輪車而別出心裁。

由Harley- Davidson改裝達人S&S所打造的1976c.c.汽油引擎,略為展現了與時俱進造車科技。

皮革固定的前艙蓋,仍舊是滿溢的復古情懷。

掀開前艙蓋後,車體與動力結構設計一覽無遺。

前雙A臂懸吊結構幾何,直效操控快感的最大功臣。

車身上的滿布彩繪,戰鬥機座艙概念展露無遺。

後廂蓋打開後的行李廂空間,說明了僅供點綴的實用性。

獨立燈組設計,導入LED科技,也稍添時代感入內。

車身資訊,驕傲都濃縮在此銘牌裡。

因為三輪格局與模仿戰鬥機艙的造型,讓Morgan 3 Wheeler於半世紀前成為被四輪汽車淘汰犧牲的產品,但也因此造型,讓Morgan 3 Wheeler於半世紀後讓所有人於道路上驚艷不已。一點也不符合人體工學的座艙長寬比,好不容易腿長觸及了地板式的踏板組,你的身體寬度免不了與你右側乘客摩肩擦踵,除非你是萬中選一的高挑纖細,才有可能是Morgan 3 Wheeler最歡迎的駕馭貴賓。不過很抱歉,在CarStuff人車事的試車組裡,沒有人是這種身型,但也就此造就了於道路上的駕駛奇景:一手掛在車外才能較舒適的駕馭,不過Morgan 3 Wheeler似乎也早就想到此場景,座艙兩側的真皮緩衝墊,就是為了此而設計。

窄長座艙,要能完全貼合人體不易,除非你高挑纖細,不然都必須墊了幾個靠墊才得以上路。

幾乎一體成型的座椅,兩人並肩駕馭是一定會出現的情景。

座艙外側的真皮緩衝墊,減少駕乘客進出座艙因堅硬車體所可能受到的不適程度,也是利於一手伸出座艙輕鬆擺放的貼心設計。

手伸出座艙容易,但要小心不被那外露式排氣管所燙傷,高溫對於你的皮膚可是一點也不客氣!

開著敞篷在臺灣的道路上奔馳,原本就是個很引人注目的事情,若在加上了Morgan 3 Wheeler的獨特,根本就是百分百的回頭率。當然,你為了享受這目光的洗禮,你會希望以紳士的腳步,緩緩滑過每個反映著你身影的街景,而Morgan 3 Wheeler的脾氣,也很期望你以此回應。

雖然眼前的V2引擎沒擁有驚天動地的高效率,但搭配上車重僅有的525kg,造就厲害的重量馬力比,不過手握著那窄輻的三輻方向盤,操作著源自Mazda的五速手排變速器,你不大會想要與其他性能勁駒拼個輸贏。Morgan 3 Wheeler呈現的個性反應,猶如閱歷豐富的英國老紳士,閱歷豐富,身型硬朗,但舉手投足彬彬有禮,希望你從其身上有所感受,有所學習。因此駕駛與車輛間緩慢的溝通,透過路面每個起伏感受這對於從熱能轉變為動能的物理特性,與持續運作的牛頓運動定律,了解著三輪車如何對抗地心引力,如何將G力化作樂趣,真的,不用時速驚人,這種體感到腦袋的傳輸過程,就像車輪到駕駛的距離般,很近,但卻精彩無比。

簡單的三輻式方向盤,你想要的操控按鍵都沒有,但路面所有資訊卻是全盤提供。

如戰鬥機的操控撥桿,說明了設計靈感的源頭。

源自於Mazda品牌的五速手排變速箱,應該是少數與四輪汽車有共通性的設計部件。

從Morgan 3 Wheeler獨特的身型,你大略就可猜出不屬常規的動態特性,但栽進座艙裡,你更會發現你的預估粗淺的可以。那為求冷卻效果而放置前方的V2引擎,與後方175mm的窄胎,是造就動態特性饒富層次的兩大主角,前者帶領轉向不足的進彎特性,而當重心向前、前輪抓地力恢復時,作怪的後輪立刻躍升主角,瞬間上演轉向過度的新戲,但別擔心,這不會是冷不防的意外,經過幾次熟悉,會是你於每個彎道輕鬆上手的微笑樂趣。

鋼絲放射狀的輪圈,復古態度明確,而對應的復古輪胎,抓地力也就別太講究。

引擎前置、三輪格局、窄胎特性,多項專屬特色造就了Morgan 3 Wheeler獨一無二的操控魅力,要轉向不足還是轉向過度,一個彎中都可全數呈現給你!

從輪胎到方向盤直效傳遞的幾乎零距離,從轉向不足到轉向過度的層次哲理,介於兩輪機車與四輪汽車中間的Morgan 3 Wheeler三輪車,就如同數字排序般的將動態特性發揮居中特性,沒有兩輪機車那麼不穩定,卻相對四輪汽車多了點活潑調性,總可以挑戰你腦海中認為極限的新界線,Morgan 3 Wheeler能重新復刻,真的很讓人感謝。

出色的重量馬力比,Morgan 3 Wheeler也可以輕鬆完成起步燒胎的耍狠動作,0-100km/h加速6秒搞定的實力,也不會是在道路上容易吃癟的軟腳蝦。

6秒搞定的0-100km/h加速成績,說明了你要駕著Morgan 3 Wheeler耍狠也完全可以,起步時的後輪空轉、檔位切換的硬派頓挫,骨子裡蘊藏的力道在當前電腦主控的熱血文化中是多麼的格格不入,但卻可以輕易的一掃你周一的滿腦Blue。於車體內橫衝直撞流竄的剛烈力道,雙手掌握的豐富情感,這半世紀前的老紳士,真的很有一套。

半世紀前的造車精神再現,於汽車文化相對淺層的臺灣道路上造成了強烈衝擊,唯一共鳴的,應該是臺灣那與山頂洞人時代相對等的道路法規等級,只能藉由試車牌的短暫上路,賦予了Morgan 3 Wheeler上路奔馳的應有正義。或許這主持正義的堅持與精神,因為這法規與238萬的門檻而讓人卻步,但如果有此能力,感受這半世紀不變的凍齡,絕對會讓你的生命更有意義。

Morgan 3 Wheeler基本規格表

文=葉毓中  攝影=鄭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