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入凡間的海神,Maserati Ghibli試駕

從4月下旬的發表會後,一個問題持續縈繞心中,一輛400萬的Maserati,應該用何角度欣賞?是從品牌切入,還是從價格考量?這次的試駕行動,絕對是把此問題釐清的好方法。

還記得今年2月,CarStuff人車事以兩天兩夜的長征旅途,親自驗證了Maserati首次切入中大型跑房車市場的新作Ghibli車系之王牌代表,Ghibli S Q4之成熟魅力,過癮的勁道,和諧的身手,恰到好處的豪華,由裡至外展現Maserati於跑房車領域的多年經驗,縱使打造新作,仍不顯生嫩。

此次,Ghibli再次大膽而來,雖然搭載同一動力心臟,但降低了增壓值,拿掉了四輪驅動系統,同時規劃出一般與Premium車型,以412萬與458萬的售價,挑戰近年來Maserati品牌首次嘗試的親民路線。雖然市場反應尚無法準確預測,但身為品牌擴充版圖的主角,要讓Maserati於台灣一年衝出超過過去一倍、上看200輛的年度總銷量,原廠對Ghibli的信心,可見一斑。

從過去的品牌高度堆積,首次下探400萬級距的Maserati,這故事走向,在筆者眼中怎麼看都有落入凡間的雷神索爾般的熟悉,雖然主角從海神切換至雷神,但這種落入凡間的戲碼,我相信人人愛看。

人人愛看,就絕對是激起市場刺激的關鍵,在400萬的市場中,Maserati要更直接的加入激烈肉搏,與過往此中階豪華市場長久畫地為王的德系品牌直接駁火交鋒,從Audi到BMW,又從Mercedes-Benz到Porschre,都會以中階主力戰將全面應戰,這場激烈的戰役,Ghibli如何以新兵姿態,應付老兵的欺凌?說實話,不僅消費者愛看,自身也很期待。

此次臺灣蒙地拿所規劃的Ghibli試車行程,同場提供了Ghibli與Ghibli Premium(藍色款)兩款車型,主要為配備面的小幅差異,售價為新台幣412萬與458萬元。

熟悉的流線身影,除了輪圈式樣尺碼與後方的銘牌以外,你很難從外觀發現Ghibli一般車型與S Q4車款的差異,但無須擔心,不論等級,透過那直瀑式水箱罩、銳利頭燈與「凹」字型的下氣壩構築而成的前臉,保證你行駛於道路上就是渾然天成的焦點,這從先前的Ghibli S Q4到此次的Ghibli從沒有個例外,迎面而來,路人盡是欽羨與欣賞眼光;緊接著滑過的流暢側影與飽滿輪拱,識貨的人總會在後方的車名銘牌中喊出名聲讚嘆,看熱鬧的外行也總可以「跑車」稱呼。縱使落入凡間,這神的非凡氣宇,還是難以低調隱藏。

蔚為嶄新家族設計的前臉設計,在Ghibli的身上,透過水箱罩的梯形角度、更為侵略性的頭燈搭配,與「凹」字型的下氣壩,融合成不遜於當家跑車GranTurismo般的跑格與吸睛度。

四出式排氣尾管設計,性能化車款必備要件,Ghibli自然也不例外。

LED科技導入頭尾燈之中,也是讓燈組設計更具造型的關鍵之一。

前葉子板上的散熱鰭與C柱上的廠徽,是Maserati家族不容錯認專屬標記。

由於此輛為Premium車型,換上了Proteo式樣的19吋輪圈規格。

雖然此次的試駕路線不比先前那臺灣南北綜走的過癮,嚴苛角度更可說有點單調無趣,僅有以台17線連結往返高雄與台南間,一路的省道風景與道路環境,沒有太多讓人大腳油門的機會,也沒有一試操控極限的可能,更遑論了解從四輪改變至二輪驅動的最大不同處,僅能偶爾的與前方車流拉開距離,感受這從410hp調降至330hp馬力數值的差異。

搭載著3.0升V6雙渦輪增壓汽油引擎,具備330hp/5000rpm最大馬力,峰值扭力則為51.0kgm/1750-4500rpm。

搭配上由ZF打造的八前速手自排變速系統,在便利與順暢的基礎上,提供了一定的操駕樂趣。根據原廠顯示,0-100km/h加速過程僅需5.6秒,極速可達263km/h。

變速系統提供手排、雪地與運動模式等調整,可針對不同道路環境中透過電腦的邏輯搭配出最合宜的檔位安排。

這差別,除了從4.8秒到5.6秒那0-100km/h加速的時間差以外,從座椅末端傳遞至駕駛背後的推進力道,就算調整到最緊繃的Sport模式,你應該可以感受到兩者的不同,一者是飽滿且充滿張力的,一者則是輕快且游刃有餘的,就像是你犒賞一周疲累的麻辣鍋美食饗宴般,中辣與小辣的不同,但那出自名廚的色、香、味,絕不會因辣度的不同而有所變異。你仍舊可以感受到此具引擎的細膩,變速系統的聰明,還有那從引擎室、排氣管端不斷傳來的提醒,告知你這出自於跑車名家的基因,這種不安於室的DNA。

雖然動力輸出較Ghibli S Q4來得斯文,但那骨子裡對於動力輸出的細膩與聲浪安排,仍舊可充分感受出Ghibli於運動房車的努力,也反應出Maserati打造運動房車多年來的功力。

讓你感受跑格的,除了是與引擎輸出、運作聲浪直接且明顯的連結外,下盤的處理也是必備的關鍵。沒有選配Skyhook主動式懸吊系統的Ghibli,一切的懸吊幾何,都是多年經驗的絕對之作,透過最基礎的圈簧與阻尼設定,在油路的快速作動中,給予了駕駛精確且迅速的道路資訊,你可以明確的掌握路面的高低起伏、大小坑洞,但卻又透過此靈敏的反應與處理,讓你輕撫過道路後,又不著太多痕跡。簡而言之,你可了解道路的狀況,但卻不帶有太多讓你皺眉的彈跳,這種功力,德系品牌中,許久不見了。

以臺灣的路況而言,Ghibli的下盤調教相當適宜,不會如德系對手來得硬橋硬馬,以剛柔並濟的方式,提供一般行路時的舒適性,又可保有高度的路面資訊吸收能力,也不會在激烈操駕時過於軟腳喪失駕駛信心。

剛柔並濟,突顯出Ghibli於下盤調教的功力,在其面前,對手往往會顯得剛過於柔,或是柔強於剛,箇中的均衡點,Ghibli歡迎各路高手親自體驗。或許一開始你會發現,這車身側傾沒有抑制的很完美,但在彎中的支撐性與指向性,方向盤怎麼轉車頭依舊如此準確,縱使在近三米的軸距基礎上,後輪的跟進絲毫不帶一點遲疑,就像是個功夫界的大內高手般,以柔克剛,精采處不就如此而已。

約莫三米的軸距長度,在Ghibli身上帶來了彎道操控時穩定的優點,卻沒有拉長軸距後帶來的遲鈍反應。

後輪驅動設定讓前輪有著更輕巧與輕盈的轉向手感,但平心而論,由於Ghibli S Q4四輪驅動設定聰明,兩者間差異不大,也或許是因為Ghibli此次試駕安排路線較為保守,難有機會一嚐兩者間的最大不同。

透過配備的些許調整,入門車型與Premium有著些許差異,但絕對都不礙於車內的豪華等級,透過奔放大膽的線條,經典與科技的處處融合,雖然沒有德系對手的對仗工整,但這種專屬於義式的豪氣與創意,的確是走出德系匠氣的另種新鮮與開闊之路。且別擔心,這種座艙設計中,你還是可以滿意這400萬的購車付出,從方向盤的握感到換檔撥片的質感,從雙環儀表到中央顯示幕的清楚,從控台上方傳統指針時鐘到8.4吋中央觸控面板的衝突與實用,從座椅高檔皮革的舒適到立體木紋飾板的質地,沒有一絲一毫對於車價的不敬,相反的,應該會很滿意。

Premium車型的內裝鋪陳,主要於多功能方向盤後方的換檔撥片、金屬油門踏板、中控台上方包覆的高檔皮革等顯現出車型等級的差別。

造型特殊且立體的儀表板中央插入七吋顯示幕,提供充足的旅程資訊。

質感、造型、握感與機能性兼具的三輻式方向盤,操作的手感讓人滿意,與路面資訊連結的豐富度也讓人欣賞。

燈組控制總成與按鍵啟動系統味於方向盤左側,從此角度也可見到電動四向的方向盤調整機制。

Premium車型的金屬油門踏板組也採取電動可調,可適應更多不同體型的駕駛。

中控台上方的指針時鐘,展現對於傳統造車精神的尊敬,與下方的中央觸控面板有著現代與傳統的衝突。

8.4吋的中央觸控面板整合了SD/USB/Aux-in/iPhone/藍牙等外接音源功能,也整合了衛星導航系統。

鑲嵌上品牌字樣的迎賓飾板。

提供後方乘客獨立空調、置杯架與電源插座等機能,提生後座乘坐舒適性。

電動天窗,自然是少不了的配備。

Poltrona Frau皮革包覆的座椅設計,於此車型定位上,包覆性與支撐性都屬上乘。

接近三米的軸距長度,帶來了夠水準的乘坐空間,且後座沒有因流線的車頂線條影響太多的頭部空間表現。

一般車型的內裝格局,與Premium著實差異不大。

如果,你問我Ghibli S Q4厲害,還是Ghibli就夠精彩?在兩者差異甚大的試駕環境中,我很難精準且清楚的回答完整,或許換個角度,Ghibli S Q4很棒,是個很難找到缺點挑剔的跑格房車,但若考量價格,退而求其次的選擇Ghibli,以此價格入手,也不會有任何遺憾。當然,若有資格花上個五百萬把Ghibli S Q4帶回家,我也會認為你是聰明玩家,而不會是白花錢的傻瓜。

對於一輛強調跑格的運動化房車,Ghibli或許沒有滿漲的戰鬥氣息,也沒有一次到頂的強力武器,但在舉手投足間盡是品牌高度的跑格揮灑,或許如此說明抽象的很,就如起頭所形容落入凡間的雷神,或許握的戰鎚威力小了點,但那往地上一敲的震撼,身為凡間的平民還是可以覺得很厲害。

落入凡間的海神,那神的高度與氣度,還是讓人震撼。

身為對手的德系品牌,以此價格高度,你換取的也多數是約莫3.0升的入門車型,沒有太多的性能裝飾,沒有太多的動力取向,除了你我他與鄰居們熟悉且朗朗上口的名牌名稱外,在當前德系品牌滿街跑的道路景象中,你很難有驚鴻一瞥的驚艷。有著跑車世家加持的海神,縱使打造出神力最斯文的Ghibli,但在多年累積的品牌高度、渾然天成的造型基礎,還有那自然不已的卻又蘊藏內力的舉手投足,以此400萬平台購入這道路上的專屬,這首次下放凡間的海神,還是足以讓人迷戀追隨。

臺灣蒙地拿相當用心規劃試車行程,除了三款Ghibli車型外,也提供GranTurismo與Quattroporte車型供媒體比較體驗。

Maserati Ghibli五視圖與基本規格表

文=葉毓中  攝影=陳奕宏/葉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