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W【試駕報導】依舊「武魅」!E90 M3 Sedan試駕

BMW M3,一個於性能界已無需質疑的名號,堆砌此地位的,除了自身出生賽道的背景外,對手的不斷追逐,在每次專業媒體的激烈評比中,最終勝出的答案,BMW M3,似乎早已跳脫車名的等級,指標,應是更合宜的形容。

 

 

當然,對手不會就此善罷甘休,既然於轎跑車性能領域中,M3之武力等級難以撼動,對手們開始改弦易轍的攻擊其他面向,實用性?較輕鬆的駕駛氛圍?難以面面俱到的M3,被Audi RS4、Cadillac CTS-V、M-Benz C-Class AMG、Lexus IS F等敵人,找到了縫隙。


二度現身的M3 Sedan


對於位居頂尖的王牌而論,不動如山,穩若泰山的見招拆招,其實方能展現M3於此領域中的領導地位,因此在對手不斷追擊、推出四門房車、五門旅行車或直接了當的以雙門轎跑等分身攻擊,M3除了不及不徐的以雙門Coupe作為車系的傳統傳承外,也衍生出Convertible敞篷車型,且在E36世代中,更少見的推出四門房車。但可惜的,曇花一現的最實用M3車型,沒預料的在E46世代上取消,讓許多需兼顧實用機能的性能狂,只能遺憾的琵琶別抱;終於,BMW M GmbH似乎聽見了車迷們的呼喚,於最新的M3世代中,除了經典的E92 M3 Coupe雙門車型外,另外誕生了E93 M3 Convertible敞篷車型,與此次的試車主角—E90 M3 Sedan。

 

第二代的E36 M3,也曾推出過四門Sedan房車車型。

 

隔了一個世代之後,BMW M GmbH再度以E90 3-Series為基礎,打造出四門設定的E90 M3 Sedan;也就是此次的試車主角!


簡單的三段開場白,概略介紹了自1986年導入市場的M3地位,與此次試車主角90 M3 Sedan的身世背景;坦白而言,從國小階段一頭栽進了愛車領域後,BMW M3,一直是自身鍾情車款,由於自身年紀,無緣與歷代M3家族一一邂逅,但在踏入汽車媒體業界後,除了透過E92 M3 Coupe一圓多年夢想外,也幸運的見識到了對手如Audi RS4、Lexus IS F、M-Benz C-63 AMG等的表現。當然,由於職責所在,需撇開對於E92 M3 Coupe的自身情感,在全盤體驗後,「各有擅場」,應是作為此場比拼的較佳結語,但這結論,乃是綜合各面向所端出的最終菜單,如果一一將「性能轎跑車」此名詞拆解,性能、轎車、跑車三大元素分門別類的評比,源自賽道的E92 M3 Coupe,於性能與跑車兩領域可給與駕駛的認同,個人認為還是佔有絕大優勢。

 

但E90 M3 Sedan,四門的設定,擺明了是要奪回轎車領域的分數而來勢洶洶,實際表現如何?筆者將以過往試駕E92 M3 Coupe的記憶作為基底,搭配上Lexus IS F、M-Benz C-63 AMG等對手的試駕配菜,炒出最精采的美味佳餚,供電腦前的諸多性能狂熱者,於年前來場令人難忘的熱血饗宴。

 

試車主角現身,表現如何?文後分曉!

 


戰袍外披,戰鬥個性豪不遮掩


雖然基於E90 3-Series車型基礎,但經過了性能面的武裝後,外觀上E90 M3 Sedan還是加裝了許多識別特徵。

 

從車尾角度欣賞,尾廂上蓋的〝M3〞銘牌與四出式排氣尾管,應是最明顯的身分特點。

 

與E36 M3 Sedan當時的內斂思維相較,E90 M3 Sedan的造型刻劃,是來得較為外放的,比同E92 M3 Coupe的性能武裝,在E90 M3 Sedan上一個也沒缺席,引擎蓋上的雙進氣孔、前葉子板上的散熱鰓、四輪拱的外擴、前後下擾流的低伸、18吋的M款輪圈、後方四出式的排氣尾段等,讓這輛以E90 3-Series為基礎的性能王牌,有了清楚的辨識性,雖然,在自身眼中,雙門M3依舊是最對味的表徵,就如同我認為滷肉飯是最經典的台灣道地美食代表般,但如果換上了雞肉飯,在相同香味撲鼻的白飯作基礎,淋上了雞油與鋪上雞肉絲,那美味依舊讓人垂涎。

 

E90 M3 Sedan車身尺碼為4580x1817x1447mm,軸距長度為2761mm,車身重量則為1625kg。

 

全車空力套件、專屬的18吋M款輪圈、M家族的銘牌等,都是E90 M3 Sedan的專有設計。


原以為,此次的試駕行程,取得車輛後、啟動引擎,激情且熱血的不斷於高速路段、山區道路間度過,但沒想到在進入了車室內後,面對著琳瑯滿目的駕駛介面,其實給足了筆者第一眼的震撼,原來M3已進化成如此的精密細膩,幾乎「客製化」的駕駛邏輯,若沒仔細研究,E90 M3 Sedan的硬底子,你可能很難全數一探究竟。

 

車室內格局建立在E90 3-Series的架構上,並針對細節與駕駛介面上針對戰鬥氛圍與需求重新設計。


「客製化」的駕駛介面,出發前先適應一番!


或許是於2007年BMW所舉辦的E92 M3 Coupe駕駛體驗過於短暫,也或許是自身腦袋不太靈光,面對著E90 M3 Sedan從方向盤、排檔座周遭的操控介面,怎沒有任何一絲的熟悉記憶?先前試駕的為手排車型,這是筆者稍可自我安慰之處,畢竟眼前這搭載BMW最新M-DCT七前速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系統的換檔利器,可操作的玩意,絕對是較那原始的手排來得多點。

 

多功能方向盤,後方為換檔撥片。

 

M-DCT七前速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系統周圍,還有著諸多可調整駕駛模式的相關控制介面。


花點時間熟悉後,原來,異於傳統自排變速系統設計的M-DCT,在排檔頭上方清楚說明操作邏輯,在一般中立的狀態中,往左一撥,為空檔,往左上排入,為倒檔,往右一撥,為D檔,再往右撥一次,則為S運動模式,無論在D檔或S檔模式中,皆可透過排檔桿的前後撥動,或是方向盤後的換檔撥片,進行手排模式的升降檔動作,而如果你認為這樣的選擇還不夠多,M GmbH賦予了此變速箱一〝Drivelogic〞換檔邏輯介面,就安排在排檔桿之後方,除了於D檔與S檔模式中各提供5種換檔邏輯外〈D1、D2…D5,與S1、S2…S5等〉,第11種「隱藏模式」則需在DSC動態穩定控制系統關閉著狀態中,所謂的〝S6〞模式才會現身。

 

特殊的檔位切換模式,從排檔頭上的圖示可充分了解。

 

Drivelogic換檔邏輯介面提供11種檔位切換邏輯,並會呈現於儀表內的螢幕上。


不僅如此,排檔桿的左側,還有著一排規矩排列的三個按鍵,分別為POWER、EDC與DSC OFF,除了DSC OFF清楚明瞭的提供DSC系統關閉功能外,POWER意指引擎供油曲線,EDC則為電子式阻尼控制系統,而從按鍵上的燈號顯示,POWER僅提供開/關兩模式,EDC則具備三段調整功能。

 

排檔桿左側還有三個按鍵,分別為POWER引擎供油曲線、EDC電子式阻尼控制系統與DSC OFF動態穩定控制系統關閉裝置。


一長串介紹完後,相信很多車迷朋友會與筆者當時有著相同的混亂與疑問,如果駕駛途中,想要更換設定對應更刺激的道路,這複雜的介面,不就要將車停在路邊,好好設定一番?M GmbH當然也考量此點,因此設計了一〝M Drive〞功能,透過位於中央扶手前的iDrive控制介面,可針對Drivelogic、EDC、DSC、POWER、Servotronic、換檔指示燈的設定,混合搭配出一套駕駛最愛的設定,簡而言之,就是所謂的「快捷鍵」,從多功能方向盤的右側〝M〞按鍵啟動後,車輛就照你最愛的狀態奔馳!

 

〝M Drive〞功能可透過位於中央扶手前的iDrive控制介面,針對Drivelogic、EDC、DSC、POWER、Servotronic、換檔指示燈的設定,混合搭配出一套駕駛最愛的設定。

 

iDrive控制介面也沒缺席。


以為就這樣結束了嗎?不!還有一讓筆者幾乎要拿出筆記寫下流程的〝Launch Control〞起步功能。先讓筆者恢復記憶一番…好,開始介紹Launch Control功能的流程,首先,要先關閉DSC、將Drivelogic系統切換至S6模式,確實踩踏煞車踏板,再將排檔桿往前抵住,此時儀表內會出現「彈射式起步控制系統」字樣與方格棋的圖示,代表Launch Control功能已待命,但還沒結束,駕駛還要繼續往前抵住排檔桿,並放開煞車踏板、盡全力補足油門後,系統便會以最合適的轉速設定,最後,駕駛鬆開排檔桿的同時,車輛就為往前一躍而出!

 

Launch Control彈射式起步控制系統的操作步驟較為繁複。


好,終於介紹完了駕駛E90 M3 Sedan時、該注意的相關介面,不過很可惜的,此次試車過程,僅有短短的半日,甚至不到六個小時,在冬天日照較短狀態的逼迫下,取車、初步了解後,筆者毫不遲疑的往設定的試車路線前進。


時間緊迫,複雜的駕駛輔助介面,說實話筆者無法一一深入了解,筆者如何爭取時間選擇感受E90 M3 Sedan本體性能與輔助系統的表現?聽筆者娓娓道來。

 

三種模式體驗,E90 M3 Sedan由淺入深發揮功力


抵達選擇的試駕山區路段前,E90 M3 Sedan先接觸到的是市區道路與高架連絡道路,考量不佳路面品質與擁擠的交通流量,先將EDC設定於最軟Q的設定、POWER模式關閉、Drivelogic先從D1模式開始,在一切最「舒適」思維的設定中,E90 M3 Sedan此時是相當平易近人的,D1模式會以二檔起步,此時你無法察覺出引擎蓋下那具4.0升V8引擎的實力,就如同一般325i的表現般,輕快順暢的帶起速度;焦點轉移至下盤,以戰鬥力作為首要條件調校的懸吊系統,其實讓車內乘客吃了點苦頭,相當清晰的路感不斷傳遞至車內,且扁平的18吋胎,也難以達到適當的吸震效果,一般的路面起伏與碎震雖然還在可接受範圍內,但如果忽然來了個橋面接縫、較大坑洞,E90 M3 Sedan的硬底子,絕對會讓車上的駕乘客立刻明瞭!

 

E90 M3 Sedan所搭載的3999c.c.之自然進氣V8汽油引擎,具備420hp/8300rpm最大馬力,與40.8kgm/3900rpm峰值扭力,原廠數據顯示可讓其於4.7秒完成0-100km/h加速過程〈E92 M3 Coupe車型為4.6秒〉,極速限制在250km/h。

 

縱使將EDC調至最軟模式,但硬派的懸吊系統在通過橋面接縫或較大坑洞時,還是會傳遞給車室內明顯的彈跳感。

 

18吋的輪圈搭配前245/40ZR18、後265/40ZR18的Michelin Pilot Sport 2跑胎。

 

我了解,這不能怪罪於E90 M3 Sedan本身,畢竟台灣「特殊」的道路狀況,放眼全球車款,難有可全面對應的調校,更況且是如E90 M3 Sedan般性能定位的車型。以此思維放寬心後,面對著接下來的郊區道路,車流量較少的狀態中,筆者先將EDC開啟至第一階段,切換至S3模式。乖乖!E90 M3 Sedan瞬間變身!雖然還不到諸多女星卸妝後的驚人差異,但個性轉變非同小可。從綠燈起步瞬間,筆者毫不客氣的全油門衝出,原本輕快的起步反應瞬間活了起來,以飽滿的力道不斷推著車輛前進,儀表上的時速指針飛快的往右轉向、轉速表更是像發狂似的直探紅線,要不是儀表上那貼新的超速指示燈提供資訊,我應該會錯過最佳換檔時機。

 

切換EDC至第一階段與S3模式後,E90 M3 Sedan的特性大變,動力反應靈敏許多。

 

透過轉速表上的換檔指示燈,可提醒駕駛較佳的換檔時機。


「這還不是極限!」此念頭不斷告訴自己,但在車流稀少的此路段,此般設定的E90 M3 Sedan,已讓筆者過癮十足,靈敏至極的油門反應,展現出E90 M3 Sedan的武力個性,那源自賽道的血統,隨傳隨到的動力表現,更在轉速超越4000rpm後精彩爆發,轉速指針超過了此區間後,猶如快轉似的右探,此時貼背感更形強烈、排氣音浪更驅猛暴,一路往8000rpm大關逼近;多次探詢這高轉速的樂趣後,在轉上山道前,筆者腎上腺素早已毫不保留的飆升。

 

面對了即將到來的山區路段,將所有介面調至緊繃,但在安全前提上,選擇以S5模式攻克,EDC則為最硬朗的第二段,當然,POWER模式絕對是要開啟的,到底E90 M3 Sedan真實身分如何?左轉上山,一探究竟!

 

上山前,先將駕駛模式調至緊繃,方可一探極限!

 

約略一半的油門,E90 M3 Sedan便可以忽視坡度的姿態,朝著上坡狂奔而去,在允許的狀態中,逢車超車已成為了家常便飯,但相信我,當你轉過了第一個彎後,那動力的魅力,絕對不如那彎道的樂趣來得迷人。紮紮實實的轉向手感,一五一十的傳遞路面表情,Servotronic電子伺服式轉向系統沒有留給駕駛過重的電子隔閡,剩下的,都是征服車身動態的主控權;S5狀態中,換檔的表現絕對可用電光火石形容,驚人的換檔速度,退檔時的聰明補油,讓每次的換檔過程,都是完美的動力延續;在山腳下稍嫌硬朗的懸吊,於彎道中卻乘為了讓車輛幾乎察覺不出側傾的利器,讓駕駛大幅的提高信心,加快每次通過彎道的速度。

 

攻克彎道的E90 M3 Sedan,精湛的轉向反應與蠢蠢欲動的後軸,都是讓駕駛緊繃神經、探索樂趣的條件。


雖然試車時的路面狀況為乾燥,但丟進彎道、通過彎頂點後的E90 M3 Sedan,筆者按照一般駕駛邏輯開始補油出彎,不過直接、近乎神經質的動力反應,讓E90 M3 Sedan後輪不聽話的蠢蠢欲動,雖然在原廠的設定中,DSC已刻意較晚介入,但只要過多油門灌注,後輪的擺動還是會讓系統不時啟動,而這也清楚說明了E90 M3 Sedan較高的賞味門檻,當然,如果程度可及,E90 M3 Sedan所帶來的駕駛樂趣,對手還是難及。

 

出彎後點補油門,不安的後軸頻頻讓電子系統介入。


每次與E90 M3 Sedan一起攻克的彎道體驗,在在的讓筆者腦海留下了深刻印象,人車一體的默契,E90 M3 Sedan就猶如駕駛的手腳般,聽話的作出了每個對應,但有時又可適時的給予更多野性,挑戰著駕駛的心臟強度與技術層次;要簡單形容,讀者們別介意筆者再度拿出食物比喻〈吃的大夥們應該比較容易理解…〉,E90 M3 Sedan,就如同無提供菜單般的高檔日本料理般,客人水準高,料理師傅自然會端出道道驚喜菜餚,如果食客要求普普,平價日本料理或迴轉壽司,其實也就吃得盡興了…


C63 AMG、IS F紙上比拼


激情過後,搜索腦海記憶,在相同的山路上,其實也恰巧的累積了M-Benz C63 AMG的試駕經驗,不可諱言的,C63 AMG的動力強度,是強過於此次的主角的,且從低速至高速一氣呵成的蠻力,不若E90 M3 Sedan那較集中於中高轉速的刁鑽,上手度其實較為平和,不過由於前方的引擎規格,讓山路上的C63 AMG車身均衡狀態,距離E90 M3 Sedan尚有一段距離,但如果車主是喜好奔馳於高速公路、一探極限的直線主義者,C63 AMG其實可讓你與對手的每次廝殺中,佔得更多便宜。


此世代的RS4遲未現身,暫且先擺在一旁不作評論,取而代之的,則是同樣上市不久的Lexus IS F。雖然IS F從問世至今,便不斷強調著不與對手競爭,照著自身腳步前進之市場定位,但難免的,混進了這大池塘,就是不可避免的比拼。IS F,雖然灌注了大心臟、大動力,但骨子裡的日系血統與Lexus豪華調性,其實依舊明顯得很,刻意調校的駕駛介面,要與歐系對手般流露出自然個性,其實還有一段空間待努力,且精雕細琢出的引擎聲浪與排氣音浪,精緻歸精緻,要那種觸動人心原始的速度欲望,IS F,其實還是稍嫌做作了點…


實用性稍添,武裝氛圍依舊


繞了一大圈,那不如談談與E92 M3 Coupe的差異?論戰鬥格局,無疑的E92 M3 Coupe絕對是最佳的,更優異的車身剛性,更合宜的配重,就連外觀都多出那幾分氣勢,不過若你是個喜歡呼朋引伴的熱血車主,又或是需向實用妥協的用車者,多出兩個門的E90 M3 Sedan,其實可在樂趣幾乎不打折的基礎上提供更佳的機能,且低上E92 M3 Coupe達30萬的售價,說真的,還真的沒有理由不心動。

 

Novillo真皮內裝搭配上跑車座椅,觸感與包覆性皆無從挑剔。

 

碳纖維皮質內裝飾板也再度出現,呈現相當特殊的質感。

 

 

 

車室內當然也少不了M家族的專屬標誌妝點。


若以全面性的角度考量,雖然E90 M3 Sedan於性能與樂趣面有著極優異與精湛的演出,且與E92 M3 Coupe相較,又多出了幾分實用價值,但加入了對手比拼後,平心而論,E90 M3 Sedan那較為「戰鬥」的氛圍,作為日常的代步用車,是較對手來得累人些的,但若你是「武力」為先的熱血狂,E90 M3 Sedan,你沒啥好挑剔!

 

文=葉毓中 攝影=李承儒

緊繃且充滿戰鬥氣息的駕駛氛圍,好此道者絕對愛不釋手!

 

 

文=葉毓中  攝影=李承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