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目前在日本東京行駛的原型車配備 11 顆攝影機、5 組毫米波雷達,以及一個次世代 LiDAR 感測器。Wayve 的 AI Driver 採用了尖端的「具身 AI(embodied AI)」技術,透過車載攝影機感測器取得的影像數據,能夠在複雜的城市道路中實現平順且安全的駕駛。
Level 2 自動駕駛主要透過 11 顆攝影機取得的影像,經由 AI 處理後來實現。AI 會將影像逐一分析,辨識可行駛空間,生成路徑,並反覆進行實際行駛控制。雖然英國與日本的交通規則有所不同,但Nissan針對這些部分進行再學習。在展示中,這些原型車甚至能在一般道路上進行免手操作駕駛。
這套 AI 能理解周遭環境,並預測接下來會發生的狀況,以及自身行為將如何影響環境,使其能像熟練的駕駛者一樣與周遭保持協調。此外,它具備高速處理能力,能即時應對突發狀況,確保在瞬息變化中仍能安全操作。
同時新一代 ProPILOT 示範車在車頂搭載了高效能 LiDAR 感測器,這是Nissan「Ground Truth Perception」技術套件的核心元件。LiDAR 能比攝影機在更遠距離精準偵測物體,特別在高速行駛與夜間環境下,大幅提升安全性,目標是讓系統在更複雜的都市道路上也能提供可靠的輔助駕駛。Nissan 計劃自 2027 會計年度起,率先在日本市場的部分量產車型上搭載新一代 ProPILOT 系統。
這套自動駕駛的等級屬於 可實現免手操作的 Level 2 自動駕駛,也就是仍由駕駛人負責的駕駛輔助技術。在日本,雖然 Honda 曾推出搭載 ODD(運行設計領域/限定領域)的 Legend Level 3 條件式自動駕駛車,但即便是這次搭載高度 AI 自動駕駛技術的Nissan新車,依舊被歸類為 Level 2,自動駕駛仍屬於「駕駛責任下的高階駕駛輔助」。
Nissan 過去在推廣自動駕駛/駕駛輔助技術上一直扮演先行者的角色,例如率先在「Serena」上實現免手操作的 Level 2 技術,以及在「Skyline」上實現高速公路自動變換車道。之所以在能於銀座一般道路上進行免手操作的次世代 ProPILOT 上仍採用 Level 2,是因為「優先考慮技術的社會普及」。
目前,像 Level 3 這類有條件的自動駕駛,以及相當於真正自動駕駛的 Level 4,認證與適用範圍十分廣泛、複雜;定位為駕駛輔助的 Level 2 責任依舊在駕駛者身上,因此在普及上沒有障礙。甚至在日本若輕型車沒有搭載屬於 Level 2 的 ADAS 駕駛輔助技術,市場銷售表現會大打折扣,因此市場其實期待更高性能的 Level 2 車款。
另外,未來 AD/ADAS 還需要符合 聯合國 UN-R171 規範。Nissan計劃於 2027 年度推出的 Wayve AI 基礎次世代 ProPILOT 車型,也會遵循相關法規。日本的法規修正源自聯合國汽車法規協調世界論壇(WP.29)第 195 次會議,採納了與 DCAS(駕駛控制輔助系統) 相關的第 171 號協定規則。日本預計將於 2025 年 9 月下旬完成修法,新型車適用時程為 2029 年 9 月起,持續生產車則為 2031 年 9 月起。Nissan的目標,是確保未來販售車款均符合相關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