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zda CX-60有著好駕馭特質,簡單來說就是毫無駕駛技術門檻,新手也能很快地上手感受「人馬一体」的駕馭樂趣,但為了「好上手」Mazda並未將前輪驅動這個相當普遍且省製造成本的作法配置在CX-60中,而是採用了後輪驅動平台來製作,即使是全輪驅動車型也是後驅偏置的設定。甚至就算是駕車老手有很多經驗可以比較,一旦開過以後更會感受到Mazda對於CX-60這輛休旅車在駕馭樂趣上的用心之處,讓這樂趣不再只是跑車專屬。
車長4米7照樣靈活犀利
尤其是以特別極限的方式過彎,更能感受到CX-60雖然看似是一款優雅的SUV,但在彎中所能展現凌厲的殺彎能力,著實讓人大為驚艷!尤其是它特別能夠幾乎在彎頂點前提早甚至是半踩油門的方式出彎,過彎頂點後可以毫無忌憚地深踩油門加速,其秘訣在於KPC車身平衡控制技術,Mazda當初開發Kinematic Posture Control車身平衡控制技術就是為了對應極為嚴苛的駕駛狀況,無論是在賽道或一般道路。
KPC主要針對後輪驅動車款(例如:MX-5,也包含基於後驅平台打造的AWD車型)打造,會在入彎達到側向G力約0.3 G時作動,無論是在高速彎道或是急轉彎的路段,搭配獨特的懸吊結構,尤其後懸吊結構在煞車時,會產生「反抬升」的作用力,將車身重心下沉,KPC充分利用這種懸吊的特點,在過彎時產生高側向力的行車條件下,然後再對內側後輪施加輕微制動,下拉車輛以穩定車身並且抑制側傾。此外,KPC不會增加任何車身重量,完美保留了輕量化即操控優化的特色。
所以在連續彎道以及過髮夾彎的駕馭過程中,會很清晰地感覺到Mazda CX-60重心轉移的態勢,並且是極為容易做出反應,能給足駕駛充分的信心去攻克每個彎道,而值得稱許的是,有了這項獨到的設計,依舊可以配置較為舒適的懸吊,無須為了提升操控而採用較硬阻尼的「一般作法」。而這舒適帶有一些側傾,但完全不影響過彎時易於操控的特性,KPC可說是Mazda將操控與舒適做到完美平衡的終極武器。
然而,CX-60在全球僅推出剛滿三年,即使已經有前述多款利於操控的不凡設計,但Mazda仍然不滿足現況,特別對當前的2026年式CX-60做出了多項更有利於操控的升級,其主要在於懸吊結構的優化調整,透過彈簧、避震阻尼,以及襯套幾何角度的細微調整來提升操控穩定性和乘坐舒適性。另外,EPS電動輔助轉向系統的輔助力度、AWD四輪驅動系統等控制系統也都經過優化調整,讓轉向操作變得更加順手。
CX-60 25S AWD Exclusive的動力來自2.5升SKYACTIV-G直四引擎,是汽車市場中已成為稀有物的自然進氣引擎,這顆引擎採用大量鋁合金製作,有效強化本體並達到輕量化的效果。另外,供油系統與進排氣系統也最佳化,可輸出192hp/6,000rpm最大馬力,以及26.6kgm的最大扭力在3,000rpm就能達到。即使車重達1.78噸,其13.0:1高壓縮比的設置,起步不會有笨重的感覺,尤其是在Sport模式下還會傾向保持在低檔位而延後升檔(標配方向盤換檔撥片),能顯現更為輕快的反應,並在高速領域獲得更長的加速延伸感。
全景天窗可進行上掀固定開啟,其大角度開啟方式,可以額外提供下壓力。
非傳統的8速手自排變速箱
Mazda CX-60另一個在駕馭層面中做到極致的細節,就不得不說這車界少有「不使用扭力轉換器」的8速手自排變速箱了!取而代之的是濕式多片離合器(類似Mercedes-AMG變速箱的設計方式)的協同控制邏輯。而2026年式特別針對離合器接合控制最佳化與液壓閥體作動的高準確度的再優化,並藉由動力銜接時的細膩處理,展現出快速而線性平順性絕無頓挫的換檔反應。
其換檔時可與動力輸出一致性配合,讓駕駛於各種行車情境中皆能感受綿密順暢的加速體驗。而前進檔與倒退檔之間切換的行程非常短,讓停車時的操作格外的流暢,只需移動手腕而非整隻手臂,非常省力!也是另一項值得稱許的設計。
不凡的操控能力當有極佳的駕駛氛圍
在過去的10年左右的時間裡,Mazda一直在穩定地推動其設計和內飾品質,來專攻高檔汽車市場。因此,不可避免地會直接遭遇Mercedes-Benz、BMW或Audi的潛在買家的比較。
Mazda不只注重駕馭層面的感受,更特別著重乘坐時的氛圍,無論是觸覺、視覺,或者是聽覺。Mazda職志就是要成為日系的高端品牌,甚至可直言的說,就是要讓消費者直接跟德系高端車款進行「跨級」比較。
而2026年式CX-60持續秉持這項跨級「高級化」方針,特別再加入了處理駕駛時各種噪音和震動的措施,於擋火牆、行李廂側壁分別增設高密度隔音棉材與擴大吸音棉材的覆蓋面積以提高靜肅性。甚至行駛時的質感都有所升級,特別減少來自前後傳動軸切換與動能回收作動時的機械聲響,降低傳動系統運作時產生的震動,讓行路質感更加沉穩精緻與寧靜。
關於「高級化」,除了大幅強化NVH車艙靜謐工程之外,Mazda沒有隨波逐流在當今的數位化趨勢洪流中,CX-60保留了一系列物理按鍵、轉鈕和開關,也就是保有傳統不同操作方式都有不同回饋感的樂趣,總體上有一種簡約的感覺。
甚至是中央的資訊娛樂螢幕不提供觸控功能,為的就是讓用車者不只方向盤與排檔桿,還能夠好好的去觸碰、並感受這些各式各樣物理操作鍵的質感,尤其中央鞍座控制檯的旋鈕,消光黑上面與金屬柵紋的設計不僅視覺造型與觸感回饋極佳,其所採用的高檔材質不會留下指紋,在細節處做到極致。
CX-60前葉子板後端上緣高度高於車門並且向外導出,可將氣流導引避免大量撞擊照後鏡,搭配尖端指向內側錐形造型的後視鏡外殼,不僅減少阻力也對減少風切聲作出貢獻。
價格絕對會是在與1A2B比較之後勝出的最大優勢,但Mazda從來不會因為有這個優勢而怠惰,而是一直在穩步改進,甚至可以說是最正確的方法,也就是將駕駛導向對喜愛開車人仕最「正確」的機械佈局來投入高端市場,即在CX-60中大膽採用引擎縱向擺置的全新架構,提供最純粹的後輪驅動以及後驅偏置的AWD全輪驅動,並且CX-60的i-ACTIV AWD智慧型四輪驅動系統前後驅動比例自動調整的功能,其後輪驅動比例最高甚至可達90%,而大大優於多數前驅平台AWD系統只能做到的50%,不隨波逐流走前輪驅動的路,將最根本、最優秀的駕馭本質回饋給「馬主」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