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外觀來看,日規 NSX Type S 與美規版本相去不遠,真的要說不同的地方,恐怕就是針對法規所進行的調整如車頭燈組反光片等細節、同時就是廠徽是正統的 Honda 而已。不過車頭可是為了實現高水平的空氣力學和冷卻性能,換上了獨特且更具侵略性的保險桿,同時於前下擾流板、側門檻、後行李箱蓋擾流板和下擴散器導入碳纖維,而碳纖維車頂也是標準配備,大燈部分則改成燻黑式樣。
其他像是 5 輻鍛造鋁圈、特別訂做的倍耐力 P-Zero 輪胎、重新調整的主動調整組尼避震系統、車側 Type S 貼紙、標準碳纖維車頂和 Gotham Gray 烤漆(僅有 70 台)等也是 Type S 專屬。此外增強的空氣力學性能,也是源自於 NSX GT3 的設計,像是前後車頭下擾流、後擴散器等等。
NSX Type S 內裝並沒有太大變化,除了手套箱和頭枕上的浮雕 NSX 是標準配備以外,Type S 徽標更新增於晶片鑰匙上,其他細部調整包括對比色縫線和三種色調的 Alcantara® /Semi-Aniline 皮革組合(Ebony, Orchid 與 Red);另外你也可以選擇 Semi-Aniline 真皮,並搭配 Ebony 或是 Red 二種配色。覺得不夠高級,還能選用碳纖維材質鋪成的設計。
動力系統部分則維持 3.5 V6 雙渦輪增壓引擎搭配9速雙離合器自手排,同時搭載先進的SH-AWD Sport Hybrid 混合動力系統,設有3具馬達,其中後軸有1具 Hybrid 馬達,另外2具馬達驅動前軸。
為了切合 Type S 的高性能表徵,系統全面升級包括全新噴油嘴(增加 25% 流量)、新的中冷器(能夠額外散發 15% 的熱量)與 NSX GT3 Evo 賽車共享渦輪增壓器(將峰值增壓壓力從 15.2 增加到 16.1 psi,增加了 5.6%)、IPU 重新調整之下電池容量增加 20% 和電池輸出增加 10%,讓 Quiet 模式下純電驅動性能再度強化;最後重新調校的 9 速 DCT 具有 50% 更快的升檔反應和新的快速降檔模式,在 Sport 和 Sport +模式下,離合器的接合速度現在提高了 50%。
輸出上內燃機引擎就從 500hp 提升到 520hp、扭力從 550Nm 來到 600Nm;而整套油電系統的綜合輸出則來到 600hp、667Nm 的超強輸出,與過去車型相比輸出增加 27HP、扭力增加 22Nm,加上SH-AWD 重新調整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性能(雙電動馬達單元 TMU 的齒輪比已從 8.050:1 降低至 10.382:1),這些改良也讓 NSX Type 在日本鈴鹿賽車場的圈數又再度縮短 2 秒!
另外這次 Honda 也提供可用的輕量化套件選擇,包括碳陶瓷煞車系統、碳纖維引擎罩和碳纖維內飾套件,可將總整備重量減少近 26.2 公斤。
最後底盤、懸吊系統也都以 GT3 Evo 賽車的規範進行強化,其整合動態系統的四種模式也經過重新調整以提高性能,進氣聲音控制 (ISC) 和主動聲音控制 (ASC) 已重新編程以實現更加集中的引擎聲浪;煞車系統部分,帶有紅色卡鉗的前六活塞和四活塞 Brembo® 煞車是標準配置。輕量化套件則可以升級包括碳陶瓷 Brembo 煞車(可提供黑色、銀色、紅色或橙色卡鉗),整備重量減少近 26公斤。
寫到最後,很多人會好奇為什麼最終版本不叫做 Type R、要叫做 Type S?當然除了跟 ACURA Type S 車系有所關聯以外,最終 NSX LPL 開發責任者 水上聰先生也在記者會上做了解釋。
首先會打造最終版 Type S 是基於於第一代以人為本的超級跑車理念,在著重外觀的同時,將超級跑車的規格提高,讓情感和優雅的體驗融為一體,而水上聰 先生更進一步賦予 “SUPER NSX” 的目標,也就是可以在每個場景中提供最完美的運動駕駛體驗。為了實現「SUPER NSX」,水上聰 先生與其團隊針對 “動力”、“輕量化”、“空氣力學”三個基本潛力全面提升,因此可以說 Type S 的 S 代表著就是 SUPER 之意。
水上聰 先生進一步表示,雖然外界大多均認為以「Type R」命名在高性能意義上更合適,但“R”給人的印象是“賽車”、也就是極為熱血的設定方式,為切合 NSX「Daily Drive Supercar」的意涵,所以最後還是以 Type S 作為最終版本,同時也能與 Acura Type S 車型陣列有所關聯。
雖然排氣法規趨嚴、世界電氣化、碳中和轉向比預期更快等背景,讓 NSX 比起原本預期來早離開,不過水上先生最後更表示,未來 Honda 會以「電氣化」為契機,再度探索以「純電」技術打造超跑的方式,也就是說這台 NSX 不會是結束,相反的卻是 Honda 完全擁抱「電氣化」技術的開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