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代 Prelude 設計主軸為「UNLIMITED GLIDE」,靈感來自在天空中優雅滑翔的滑翔機,外觀採用如展翼飛翔般的流線比例,動感之餘亦展現滑翔機般的平順轉向能力,打造出令人嚮往、想要一直開下去的特別體驗。
全新 Prelude 擁有低伏、銳利的車頭造型,以及充滿律動感與滑順感的車身曲線,加上低重心且寬體的車身姿態,營造出強烈的動感。頭燈設計仿效滑翔機形象、車門採用與車身齊平的隱藏式門把、前格柵則以黑色鍍鉻裝飾點綴,車體設計上具備「低重心 × 寬體」的流線外型,搭配大尺寸輪胎與最適軸距,實現了「特別感」與「多功能性」兩種看似矛盾的價值共存。
內裝設計大量源自於 Civic 的極簡化座艙,以滑翔感為靈感設計整體氛圍。車內採低平且水平延伸的視野設計,保留空調和音響系統的物理旋鈕和按鈕,同時以金屬蜂窩網代替了常規空調出風口、尺寸達9.0吋的資訊娛樂觸控螢幕和Prelude專屬的10 吋數位儀錶,主色調「藍 × 白」的搭配,將清爽的白色與深邃的藍色結合,體現 Prelude 的設計理念。
車內多處細節也講究質感與精緻感,如採用具柔和陰影質感的白色皮革包覆,並在內裝飾板上繡有 Prelude 專屬標誌。座椅則根據駕駛與乘客的不同需求設計:駕駛座具備強化包覆性的運動座椅,乘客座則講求被適度包覆的舒適感。
此外,尾門採用大開口設計,提升行李裝載便利性,後座可傾倒以因應多種收納需求,行李廂下方也設有隱藏式收納空間,並設有便利的超市掛勾等配備,兼具實用性與高機能性。
自 Prelude 概念車以來,原廠一直對 Prelude 的動力系統相關資訊守口如瓶,不過隨著實車即將發表,Prelude 確定使用來自於 Civic e:HEV 的混合動力系統, 也就是2.0 Akinson Cycle DOHC i-VTEC缸內直噴四缸引擎搭配雙電動馬達(一個為發電用,一個驅動用)E-CVT 組成的系統。
雖然 Prelude 是使用 Honda Civic 第 11 代的平台架構衍生,但為了與 Civic 做出差異, Prelude 搭載來自 Civic Type R 的懸吊系統,同時前後加寬輪距,以及前輪 Brembo 高性能煞車系統。這也將是 Civic Type R 自 2017 年首度推出以來,其創新的「雙軸前懸吊結構」首次應用在非 Type R 車型上。這套懸吊與煞車系統將為 Prelude 量身調校。
Honda 在 2020 年的 Fit 車型上搭載 e:HEV 配備的 Linear Shift Control 系統,可將車速與引擎聲響連結起來,讓駕駛在強力加速時,即使車輛是由電動馬達驅動,也能感受到分段換檔的加速感。 而 Prelude 首先搭載的 Honda S+ Shift 是此系統的進化版,是一項追求「駕駛樂趣」的新功能,日後將逐步搭載在搭載新一代 e:HEV 的車型上。
Honda S+ Shift 的第一個特點就是能創造出階梯式換檔的感覺。 就 Prelude 而言被分為 8 個模擬檔位,升檔時馬達扭力會瞬間消失,形成一個台階,下一檔的扭力會立即施加,從而產生清脆的換檔感覺。 同時引擎轉速與換檔同步,駕駛可在轉速表上看到此動作。 此外ASC(主動聲音控制)還會放大引擎聲浪。
另一方面,當降檔時引擎的轉速會提高,就像降到較低的檔位,此時 e:HEV 將引擎產生的動力與電池儲存的動力結合,重新加速。在線性換檔控制的情況下,引擎從靜止重新啟動前會有一段滯後時間,但 Honda S+ Shift 能讓引擎轉速保持在足夠高的水平,即使再加速時也能立即產生大量動力。
以目前 Honda 銷售情況來看,在日本銷售的新車中有超過 40%是N-BOX。如果加上N-WGN等,輕型車比例超過50%,變成 70 年代「輕高登低」的狀況。由於 N-BOX 的成功也讓 Honda 從過去性能為主的形象已經變成「小型和高型多功能車的製造商」,這也導致乘用車像是Stepwgn、ZR-V、Civic、Fit等銷售低迷。
為了扭轉這種狀況,Honda 必須要導入有吸引力的中型或大型車型,最好是讓人想起過去 Honda 的運動型車款,進而讓品牌形象恢復到過去的榮光,這也是為什麼 Prelude 車名再度浮上檯面的原因,關鍵就是要回歸「運動品牌」形象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