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菱利Veryca甩尾!?教你怎麼把貨車改成甩尾車!

008.jpg

在經過由中華汽車3月8日於南港展覽館舉辦的「中華菱利甩尾Car Show」後,相信有許多讀者還是無法接受一台商用貨車可以做出甩尾飄移等高階技巧的動作,或是有些讀者朋友可能認為在場上表演的Veryca都經過相當大幅度的改裝,而此篇就是針對當天場上的Veryca表演車來跟讀者朋友們做剖析。

013.jpg

喜愛性能車的車迷朋友一定都聽過一個笑話,雙門!MR中置引擎!後輪驅動!手排配密齒比!綜合以上幾點性能車所需的必備條件後,我們得到的答案是「貨車」,這個原本只是在網路之間相傳的調侃,到現在Veryca似乎也能夠跟性能沾上點關係了,這次中華汽車之所以會有這個甩尾特技秀主要也是因為現在創業年齡不斷的下降,甚至有些擁有特別想法的年輕人一畢業即創業,而在選購商車的同時貨車看來看去往往也都差異不大,中華汽車正是抓住這個點,用中華菱利不僅有商用載貨功能,更有著超乎想像的駕馭樂趣來當做行銷策略!

007.jpg

而要讓車輛做出打橫甩尾過彎的動作首先排除駕駛人技術,車輛必須先滿足一點,就是驅動方式必須是「FR、MR後輪驅動」,並不是說FF前輪驅動以及AWD、4WD四輪驅動的車輛就無法做出飄移的動作,差別在哪裡就看小編我娓娓道來。

011.jpg

FF前輪驅動由於驅動輪在前,後輪沒有驅動力無法靠油門持續突破其抓地力來達到長距離的甩尾,需要使用的試車輛高速荷重轉移的慣性力來迫使後輪打滑,但滑移的距離同樣有限,而且為了獲得足夠的慣性力必須將車速提升,相對來說是較為危險的方式。

而AWD、4WD四輪驅動則是在車輛打橫時四顆輪胎皆是進入打滑的狀態,駕駛人本身所需要的技巧更高,但由於前輪也呈現打滑狀態,依然沒有比後輪驅動時前輪保持抓地力來的易於操控,以四輪驅動車輛來做出甩尾動作最著名的車手也就是鼎鼎大名的Ken Block了。

而三種驅動方式比較起來,由於FR、MR後輪驅動在車輛打橫的狀態,前輪能夠持續保持抓地力,後輪則是能夠以油門來控制持續突破抓地力,而在車輛打橫甩尾時,油門更有著「車輛的第二個方向盤」之稱,也因此後輪驅動可控性是最高的。

再來其二重要的就是熱血車迷指名的「手排」了,因為在進行甩尾動作時,必須藉由油門不斷補著不放來迫使後輪持續空轉來維持車輛打橫,而AT自排變速一樣可以做出甩尾飄移動作,但自排變速箱通常都會有自我保護機制,一偵測到引擎轉速過高便會自動進行換檔動作,反之手排變速箱控制權完全在於駕駛者,將引擎轉速踩到斷油也不會自動換檔,菱利也就這麼剛好的具備了「FR後輪驅動」以及「手排變速」。

017.JPG

現在可先別急著跳上車!具備了兩大要點後還有最後一項要件,那就是位於車輛後方的「差速器」了,由於差速器原理過於攏長,在此先簡單帶過,是由於車輛在轉彎時,外側輪子走的路徑要比內側輪子走的路徑要大,所以如果汽車想順暢和精確的轉彎,便需要一個裝置能夠轉換和允許內外側車輪以不同的速率進行旋轉,從而以不同的轉速來彌補距離的差異。

014.jpg

而場上的Veryca表演車便是針對差速器進行「悍死」的改裝作業,使車輛在轉彎時的內側輪得以跟著外側輪的轉速空轉,進行產生車輛的橫向推力來做出甩尾動作,進行到此不管任何一台Veryca已經是能夠進行甩尾的狀態了,不過當天的Veryca表演車輛則還有針對懸吊系統組尼及彈簧增加剛性的改裝,使之較能抗衡因甩尾動作而帶來的側向G力,其它則都是保持著原廠設定,至於動力,菱利本身就以有著偏向扭力的密齒比配置,並不會是太大的問題,不過在此還是得告屆各位讀者朋友,在馬路上甩尾可是會觸犯公共危險罪的,再者當天表演的車手一位是日本D1GP甩尾車手「馮仁稚」另一位則是亞洲知名特技車手「陳文輝」,對於車輛甩尾的技術無庸置疑,想要嘗試的朋友還是建議到空曠的地方會比較安全,在路上甩完之後跑給警察追真的沒有比較帥,反而還有點好笑,千萬不要在一般道路上做嘗試,否則後果可得不償失。

011.jpg

開過貨車的朋友一定也知道,貨車非常的順暢好開,密齒的設定讓貨車有著飽滿的扭力,座位就坐在在引擎上方也因此車頭非常短,距離相當好抓,鑽車縫切車道時也很好掌握,再來零件也便宜,後續保養非常輕鬆,除非遇重大事故,車輛折價上也不至於太誇張,經過這次中華汽車所舉辦的表演活動後,更是證明了中華菱利在經過小幅改裝後也能享受操駕車輛極限的樂趣,當天也有菱利的現任車主開著一部經過重度改裝的菱利Veryca來到現場,證明菱利真要改也不會找不到零件的,各位熱血的年輕頭家們,你心動了嗎?

016.jpg

018.jpg

002.jpg

Piers Yu

Car is my passion , Is my love , Is my life

從小就對有「輪子」的事物抱持極大興趣,其中又以汽車最為著迷,熱愛將車輛駕馭在極限邊緣,並定期參與國內賽車運動,賽事資歷7年,擁有豐富的操駕經驗,現為Car Stuff採訪編輯,不喜在文中放入太過複雜無趣的專有名詞,以最口語化的寫稿風格帶領讀者一起駕馭車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