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刊頭上的照片,不是賽場上哪位車手率先衝過方格旗後的燒胎慶祝動作,而是此次主角最簡單明瞭的特色宣揚。或許電動速克達不是個新詞,但能有此性能的電動速克達,別說臺灣,放眼全球,似乎都還沒有先例,gogoro旗下首款作品Smartscooter智慧雙輪,似乎真的有改變些什麼的實力。
當然,從2015年美國國際消費電子展,到今年3月底首間展示中心的開幕,對於gogoro或是Smartscooter智慧雙輪,我們都想知道的更多,「為何一輛電動機車可能要價十萬元以上?為何只看得到店面,卻還買不到實車?」別說消費者有滿腦子的疑問,縱使身處汽機車產業多年的專業媒體,仍是丈二金剛摸不著頭緒。因此,選擇在4月中旬,gogoro無預警的發出英雄帖,邀請各路媒體好漢齊聚台中,兩天一夜的電動速克達體驗行,前所未見,但要揭開謎底,此行絕對不能不去!
史無前例,針對Smartscooter智慧雙輪此全新電動速克達,CarStuff人車事試車小組前往台中進行兩天一夜的試駕體驗行程,一到下榻飯店前,一字排開的隊型,絕對是最佳的迎賓大禮。
約莫一天半的行程中,除了實際的上路體驗,一行媒體人更花了三個多小時在飯店的會議室中度過,原因簡單,因為有太多太多的研發心得、發展目標,你很難徹徹底底從眼前的這輛Smartscooter智慧雙輪中發掘、了解,gogoro希望藉由車輛大部分解的細部解說、從無到有的歷程心得分享,讓更多人知道到底gogoro的目的為何?到底Smartscooter智慧雙輪的厲害在哪?
Smartscooter智慧雙輪對於gogoro而言,絕對非單一產品如此而已,背後更代表著諸多改變的起點。
濃縮這場前所未有的台中體驗行,就如同開場所述,「改變」,正是gogoro想要進行的一場寧靜革命,以前鋒姿態問世的Smartscooter智慧雙輪,或許只是此「改變」計畫中的一顆棋子,但這棋子要如何發揮最大效應,才是日後計畫能否順利進行的關鍵,也因此,這棋子要盡可能的發熱發光,並從其身上展現出「改變」的力量。
Smartscooter智慧雙輪預估於今年暑假時間會正式導入市場,目前售價、換電站的相關資訊仍尚未正式公布。
到底,gogoro要改變的是什麼?別急,我們從頭說起。
改變一:機車科技
網友們可捫心自問,近年來科技發展迅速,無論你我身邊的手機,還是駕駛的四輪汽車,當前所享受到的科技,早已不可同日而語,別說十年前,五年前的手機與當前的功能與速度差異甚巨,汽車如今更可自動與前車保持適當距離聰明巡航,還可自動完成停車動作。但,你終日代步的國產速克達機車,有何種明顯的科技進步?除了從化油器時代到噴射時代的改變,還有那水漲船高的售價以外,你還舉得出哪些明顯的進步嗎?更進一步思考,相對於汽車進步到噴射時代,我們國產速克達的進步時間又慢了多少?
很清楚的,上述的問題,最終都會導論出同一個結果。我們始終強調自己為科技國,智慧島,但這島上傲視全球的機車數量,卻狠狠的打了我們自己的臉,科技?絕對不是只有那液晶儀表與LED燈泡而已。
改變二:環境汙染
環境議題,每個身處此星球上的你我都有責任,遠在美洲大陸的數以千計的牛隻都無法避免,要全數將汙染責任歸咎於機車族群,的確非正確思考邏輯,畢竟在自由市場中,傳統內燃機機車是最為便利與經濟的選擇。而這,就是gogoro想要改變的現象,提供性能不遜於當前125c.c.等級速克達的電動機車,搭配便利性等同於加油過程的電池交換站,提供消費者更環保的選擇,更為重視PM 2.5此議題,不再只是戴上口罩消極的對抗。
改變三:內燃機的使用
有了Smartscooter智慧雙輪的電力驅動技術,gogoro更期望將其擴展到相同的動力替換層面,只要現有使用內燃機的機具或交通工具,都可能在其目標範圍內,從割草機,到四輪汽車,都可取代為電力驅動。但也或許有人會提出質疑,如此一來大為增加的電力成本,衍生而來發電時所產生的相對污染,是否也曾考慮在內?根據gogoro所提出的自行計算數據結果,只需增加全台3%的用電量,就可供給全台機車電動化使用,此般的改變,應該在可接受的範圍之內。
改變四:城市電能的使用效率
眾所周知,全球各大城市的用電尖峰,總是出現在日間,夜間休息時過剩的電力,很可惜的無法儲存給日間使用,因此評估都會的最大發電量,總以用電高峰為主。而具有電力驅動技術的gogoro,若從Smartscooter智慧雙輪開始進行的計畫如真能順利進行,未來將會有為數可觀的電池量,使用後存儲狀況不佳、從第一線淘汰下來的二手電池,將其導入城市電能的儲存,提升城市用電量效應,是其最為遠大的目標,而很明顯的,此目標能否順利進行,Smartscooter智慧雙輪的市場接受度正是關鍵,而這,就回歸到了方才所提的邏輯,要能改變成真,Smartscooter智慧雙輪的表現,絕對是關鍵中的關鍵。
大部分解 Smartscooter智慧雙輪內外皆美
Less is More,是Smartscooter智慧雙輪奉守的設計主軸。
所以,再次回歸到了產品面,到底Smartscooter智慧雙輪有多厲害,不僅止於外觀可視的部分,在你眼睛所不及的內部,gogoro皆投注了大量心力。從一開始現身,許多網友戲稱造型有著如雞蛋般的圓潤,但這則是考量風阻效應之結果,要提升電力續航、要提升性能表現,風阻係數絕對不容忽視,以車輛本身而言,風 阻係數達到了0.76Cd,且為了達成低風阻效應,不僅整體造型需要精密計算,外部每個組件間的縫隙更要縮小到最小公差,這的確讓研發過程中百般碰壁,以燈組而論,完美融於車身線條中的前後燈組,不僅要考量造型面,也要考慮法規面,還要思考節能、耐用、防水等問題,最終所採用的LED科技,其所使用的燈珠與Audi R8、BMW 7-Series與Mercedes-Benz S-Class等車型相同。而於尾燈上,看似全紅色的燈殼,為了在方向燈閃爍時可以亮起合乎法規的橘色,更用心的採用綠色燈珠搭配導光條設計,而燈組也全面經過了法規認證,無須擔心任何法規問題。
gogoro行銷副總彭明義親自上陣進行總計三小時的產品介紹,搭配現場分解的各部零件,深入淺出的講解Smartscooter智慧雙輪的研發過程與箇中科技。
在圓潤的設計理念中,Smartscooter智慧雙輪省略的諸多不必要的線條與接縫,圖示的龍頭內視窗,就是內藏碟煞油油壺的存量觀測孔。
看似簡單的燈組造型,卻是當初在研發過程中,遭遇到的最大難題之一。
盡可能的減少版件與部件接縫公差,是造就一體成型質感與減少風阻效應的關鍵。
明顯的,Less is More,是Smartscooter智慧雙輪所堅守的設計思維,要展現一體成型之美,採用了鋁合金車體,不僅止於外觀呈現的美感,單從車體本身,內外塗層皆十分考究的工法,還有處處可見的導R角設計,不僅是成就質感的必須,也是減少未來維修技師受傷的用心。為了恪遵少即是多的設計宗旨,盡可能的於設計層面就讓各部件以形狀彼此相容契合,而非大量使用螺絲加以固定,因此在許多部件上,你可以只見到一個螺絲的固定,甚至在車輛維修時,只需將電池下部件的五顆螺絲卸下,就可翹高車尾進入維修模式,不再如過去國產速克達般拆卸一輛機車會有難以計數的螺絲,這肉眼不一定看得見的細節,在在展現出此輛Smartscooter智慧雙輪的設計用心。
克服萬難打造出的鋁合金車架,無論外表與內部都有相當細緻的作工。
為了有效減少日後維修的繁複程序,僅需卸下五顆螺絲就可以將車尾頂高,進入維修模式。
提及關鍵的電力驅動技術前,先告知網友們一個數據。以當前搭載汽油引擎的國產速克達而論,從引擎設計輸出到輪胎接觸地面的動能傳輸效率,大約是17%。但反觀Smartscooter智慧雙輪,卻可將此動能傳輸效率控制在79%之高水準,這不僅是電力驅動的優勢,更是設計團對於各個部件的用心。
於電力驅動技術方面,如同整車的研發宗旨,盡可能以自身技術為主,因此電動馬達為自行研發,僅有於電池部份採用Panasonic之18650鋰離子電子芯之電池組,並經過了最佳效率的造型設計,每只重量為9kg,可提供43.2伏特、30.3Ah電壓,也相當於1.37kWh的能量,具備有BMS電池管理系統、溫度過載保護、可接受一定程度穿刺不爆炸與燃燒等安全保護等。
電池部份採用Panasonic之18650鋰離子電子芯之電池組,並經過了最佳效率的造型設計,每只重量為9kg,可提供43.2伏特、30.3Ah電壓。為設計於坐墊下,乃是因為經過計算,此處為車身最安全處,雖然因此會提高車身重心,但也是權衡之後的最好結果。
馬達部分,搭載代號G1的鋁合金水冷永磁同步馬達,採用三相無刷設計,並有水冷設計,有效提升工作表現與耐用性,再加上IPX7的防水規格(車身離地30cm以下部分可達到IPX7之防水等級,以上為IPX6),使用上更為安全。為了將馬達與電池組合後的8.58hp/3250rpm最大馬力與25Nm/0-2250rpm峰值扭力高效能輸出傳輸至後驅動輪,傳動部分採用三齒行星齒輪,並使用與Harley Davidson同樣品牌之Gates Poly Chain GT Carbon高張力碳纖維複合皮帶,讓其於測試中達成了0-50km/h加速過程4.2秒、極速95km/h等性能表現,續航力則以定速40km/h行駛,約可行駛100km之遠。
搭載代號G1的鋁合金水冷永磁同步馬達,採用三相無刷設計,並有水冷設計,有效提升工作表現與耐用性。
性能之外,Smartscooter智慧雙輪還有很多可介紹的重點。特殊的腔體設計,讓其無論是喇叭、方向燈指示訊號、車輛更改設定之告知聲響等發聲效果,並不如傳統蜂鳴器的簡單,而是以車體共振的方式,營造出厚實的聲響。此外,特殊的車體構造,也能提升從前輪後方引進氣流所產生的冷卻效果,讓水冷系統散熱更具效應,也有效減少部件設計的繁複度。還有,大量運用聯網概念,利用NFC與藍牙技術,與車身上包含電池總計80組的感應器,讓車輛本身不僅可與手機上的專屬App應用程式高度連結、可藉此設定多達129,600種的儀表顏色變換、可了解車輛狀況、可了解充電站的位置甚至預約電池等,就像智慧型手機與網路的延伸概念,一機搞定車輛設定與車況偵測,這進步,你只要親身體驗,一定相當有感。
特殊的腔體設計,讓車身以如吉他般的共振方式,發出獨特的聲響頻率。
前車輪後方的進氣孔,經過車體結構內特殊孔道,進入到動力系統的水冷循環裝置中,達到更佳的冷卻效果。
為求儀表的平滑,所有顯示儀表或燈光全數隱藏表面下,且透過燈組的設計,可造就出多達129,600種的儀表顏色變換。
把手左右開關總程設計也十分精美,左側還提供倒車功能,主要是可便利牽車移出停車位的費力過程。
以無線傳輸溝通的智能鑰匙與車輛,造型與車身相同簡潔圓潤。
車身後視鏡也不錯過設計美學,以半透明的燻黑外蓋與內調整機制,提升工藝美感。
內裝提供掛勾以外,座艙底下也有兩只安全帽掛勾,作工同樣是精品等級。
為減少騎乘時對於塑件部分的損傷,於腳踏處特別加上了一只防滑踏墊,質感仍無可挑剔。
飛旋踏板不用時的收納狀態,也完全不破壞車身線條。
邊柱也設計的相當精美,並具有安全裝置,放下時電門無法啟動。
牌照燈設置於排照框最下緣,造型雖然特殊,但此處容易遭後方車輛撞擊,增加用車成本。
再先進的設計,最終都要通過法規測試導入市場,而在先前公布的暑假導入時程前,gogoro表示目前Smartscooter智慧雙輪已經過了如TES此法規認證,其他相關手續也正在積極進行中,且為了達到更嚴格的標準,更在如ARTC此類測試單位,以超過法規規範一倍的更嚴苛角度,了解自身產品的能耐,期望就是在問世開賣之際,能讓消費者滿意,能打響gogoro招牌。
改變傳統印象 Smartscooter智慧雙輪以運動性起家
如此精彩的介紹,的確,對於接下來的道路體驗更有著高度期待。考量安全,此首波提供給媒體的試作車,原廠以安排工作人員帶隊前進方式,一路穿梭台中道路,以過去經驗,雖然這並非最暢快自由的體驗方式,但其實在這短短的數公里路程中,Smartscooter智慧雙輪的實力,卻清楚的一展無遺,更簡短的說,一騎上後扭動俗稱的「油門」,其所帶來的「改變」感動,絕對再清楚不過。
一開始的磨合期,選擇以一般模式前進,一催即全扭力輸出的電動車特性,讓Smartscooter智慧雙輪從靜止開始加速就挺輕快,雖然不能與先前體驗Harley-Davidson Livewire之經驗相提並論,但以其所處之定位,此般的輕快起步,絕對足夠。擺脫了初次相處的生澀之後,使用油門的態度更趨大膽,Smartscooter智慧雙輪也毫不客氣的展現自身能耐。的確,一如原廠數據所顯示般,50km/h以前的加速的確夠快,但更驚準點說,到80km/h前的加速也是一氣呵成,尤其在20~60km/h此市區常用的加速區間,Smartscooter智慧雙輪表現可圈可點,電子訊號控制的油門反應不僅精準,反應更是迅速。接著,切換至運動模式,此時輸出模式更為積極,加速曲線明顯更陡,無論起步或是再加速,都可與一般125c.c.車款平起平坐,甚至還有超越可能,而筆者也在安全無虞的環境下,測得了三位數的極速表現,將儀表的合理誤差考量在內,其宣稱的95km/h極速,絕對非捏造事實!
一氣呵成的加速感受,絕對可媲美125c.c.、甚至150c.c.汽油引擎速克達的加速感。高鋼性的鋁合金車身,也帶來了相當紮實的行路性,前後50:50的配重,讓操控起來沒有過去速克達車型容易有的頭輕腳重疑慮。
動力表現誘人,但絕非Smartscooter智慧雙輪的所有功夫。鋁合金車身的特性,就如同曾體驗過的鋁合金車身打造之跑車相同,質堅量輕,別說車體扭曲情形微乎其微,那經過坑洞時車架所產生的強悍韌性,絕對非一般鐵架車身打造的國產速克達車款可以比擬。而特殊設計的鋁合金單臂軸心式倒叉前懸,還有四點式多連桿的後懸吊系統,搭配50:50的車身前後配重,不僅車身穩定性超過車身尺碼給予人的既有印象,縱使搭配上100/60-12與110/60-12之前後胎圈規格,也能達到可接受的吸震表現,不過考量其較為運動性的車格設定,對應臺灣道路品質,仍會有較多的彈跳反應,但不至於到雙手震開手把的誇張情形,懸吊的設定功力,具備一定水平。
輪框設計與烤漆要求,有著與豪華進口汽車品牌平起平坐的細膩表現。由於懸吊設計與電力驅動特色,簧下重量僅有9kg。
四接點的多連桿後懸吊,與前懸設計相同,皆偏向運動性的調教,帶來了出色的穩定性與操控性同時,也會犧牲一點點的乘坐舒適性,但也僅只有一點點,以一款運動取向的速克達而言,此底盤調教仍具高水準。
原廠數據顯示,若拆掉中柱,最大傾角可達48.5度,相當驚人。
硬要於動態表現中挑出缺點,除了相對於加速表現較為遜色的制動力道以外,考量環保經濟效應,由MAXXIS與gogoro共同研發的雙效複合胎抓地力較為一般,若換上了高效能胎,運動性絕對更上層樓,但也就如同動力輸出選擇運動模式般,爽度與續航力,你只能擇一!
前煞車採取對向二活塞設計,以其性能而論,此制動力道稍為斯文,原廠也表示仍有提升的空間。
如此高性能的運動型速克達,相信可一改消費者對於電動機車的傳統印象,但要大量普及,車價與換電站兩大因素,絕對是關鍵。
以電力驅動系統而論,綜觀歷史角度,其實發展歷程更早過於內燃機引擎,電力驅動的成熟度其實早非電動汽車或電動機車能否立足市場的關鍵,電力的補充方為。而此,考量充電過程的耗時,gogoro決定以換電站作為解決之道,透過快速的更換電池,達到Smartscooter智慧雙輪無限續航力,且透過網路與電池上感測器的整合,有效的管理電池資訊、了解車輛狀況,車主可透過設計精美的換電站,以一次兩只電池的快速更換方式,透過換電站的雲端管理,迅速的獲得兩只高電量的電池繼續旅程。為了統一電池的管理,未來Smartscooter智慧雙輪正式導入市場之際,gogoro則預估將會以消費者可買斷車輛、電池採取租賃的方式搭配,但正式的售價與銷售策略,都仍在未定之天。
換電站也相當具有設計感,與一般ATM提款機體積相近,單一換電站提供四組八只電池容納空間,未來可依設置點的需求調整換電站本體數量。
一天半的試駕行程,三小時的產品與市場策略解說,要濃縮成短短的千字文章,確實不容易,那gogoro對於能源規畫的願景,騎上Smartscooter智慧雙輪所感受到的用心與感動,也非文字能精準傳達。相對於傳統機車產業,或許gogoro的確是看的很遠,走的挺前面,如此情形,也的確招惹來了許多負面評價,看衰的絕對比樂見其成的來得多,平心而論,在此行之前,筆者也的確抱持著較為保守的觀望態度。但經過了此行體驗,gogoro以最實際的行動展現夢想者的氣度,雖然未來還有許多不確定因素,從最基礎的車價制訂策略,到換電站的設置規格,還有政府相關單位與法規的搭配等,都是阻礙gogoro是否能順利圓夢的諸多障礙,但,這世界上也總因有夢者而美,因夢想而偉大,能否成就真正的偉大,gogoro,我真的很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