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來挑戰最罩小天菜!Kia Picanto X-Line試駕報導

很久沒看到討論度這樣高的微型小車了,而且還是這類以通勤為主的代步車,眼前這輛Kia總代理台灣森那美起亞最新上市的Picanto X-Line就做到了,上市不到3週就接單超過200台,這在過去森那美起亞導入的其他車系上似乎難以看到,就連前身國產Morning也沒有,要說是「原裝進口」的吸引力嗎可能未必,還是說加上「跨界元素」所致呢,答案可能也沒那麼簡單,筆者認為「超規格的主被動安全」搭配「59.9萬的超值價格」才是勝負關鍵!

 IMG_1530.JPG

可能有些讀者對於Morning與Picanto X-Line之間的關係有些疑惑,簡單來講是同一款車,只是Morning是韓國當地的叫法,其他海外市場多以Picanto來稱呼它。2017日內瓦車展上全新第三代Picanto正式登場,隨後在法蘭克福車展追加「微型跨界」Picanto X-Line,只不過目前台灣森那美起亞採取前代國產Morning與新款Picanto X-Line並行的策略,所以才會看到新舊款並賣的特殊現象。

IMG_1017.JPG前後保桿下方的銀色金屬護板以及全車下緣的黑色防刮塑料替Picanto X-Line增添不少越野跨界元素

2014年底,闊別7年的Kia在新任總代理台灣森那美起亞接掌下重返台灣,而且展現了強烈的企圖心,以國產與進口並行的方式將這些年「已非吳下阿蒙」的Kia新世代產品導入國內市場,其中Morning就是國產首發代表作,搶攻地狹人稠的台灣最適合的微型小車市場,只不過早安號起初只有雙氣囊,ESC、HAC、VSM等要到最高規的驚艷版(新台幣54.98萬)才有,雖然說以當時的氛圍,這種微型小車有ESC就很殺了,但礙於品牌剛回鍋,消費者觀望心理下其實市場反應並不如預期。

IMG_1004.JPG只有星鑽白/鈦灰銀車色是搭配萊姆綠飾條,其於愛麗絲藍、閃耀紅、勁酷橘則是銀色飾條

直到2016年底台灣森那美起亞再祭出殺招,以「最罩小天菜」重新定義小改款Morning,將ESC、HAC、VSM、TPMS等列為標配,同時驚艷版再升級成7氣囊,堪稱是最安全小車首選,吸引不少首購小資男女的目光,也就是從這開始Morning才嶄露頭角,當然這也跟品牌用心經營有關。

IMG_1010.JPG

IMG_1015.JPG投射式大燈搭配LED日行燈,並配置光感應自動啟閉功能

隨著2018台北車展的亮相後,台灣森那美起亞也在6月下旬正式發表Picanto X-Line,並且以單一規格、單一售價 59.9 萬的價格登台,延續Morning安全小車的招牌,Picanto X-Line更是超過,除了上述7安、ESC、VSM、HAC等好料之外,也將逐漸成為主流的駕駛輔助系統AEB自動緊急煞車輔助系統列為標配,一舉成為市場上最便宜就能買到AEB的車款,對照這樣的價格與配備堆疊,實在算是佛心來的,回頭再看看其他競品,甚至還在雙安、沒有ESC的古早年代,你也就無須訝異Picanto X-Line為何可以在短時間內獲得高度關注,只因為完整的主被動安全完勝同級小車。

IMG_1049.JPG16吋鋁圈搭配195/45 R16輪胎規格

IMG_1032.JPG

說完了筆者認為Picanto X-Line重點項目的主被動安全之後,讓我們從先外表來認識一下這輛新世代的微型小車吧。近年來消費者對於這類微型小車的外觀口味似乎有了分歧,不在全然的走「可愛動物」的路線,就連潮流高檔小車Mini也不再堅持,「個性化」的扮裝更可以抓到年輕消費者以及中性買家的味蕾,所以新一代Picanto也與前一代較圓潤可愛的風格Say Bye Bye,換上更有型的面容,像是加大的鍍鉻虎鼻水箱罩搭配與之相連的後掠式頭燈,與梯型網狀下氣壩形成辨識度極高的前臉,車尾部份保留些許前代較可愛的影子,但更利落的尾燈線條、更動感的後保桿以及雙出尾管的搭配,都讓這輛通勤小車格外具有朝氣,而且車輛照明部分除了投射式大燈外,包含日行燈、電動收折外後視鏡轉向燈、尾燈導光條、第三煞車燈等都用上高亮度的LED,頭燈還配備光感應自動啟閉功能,這些行頭在同級小車中應該也是高標了。

IMG_0984.JPG

IMG_0987.JPG

當然,Picanto X-Line還有專屬X-Line的套件,像是全車下緣、輪拱等地方的黑色防刮塑料以及前後保桿下方的金屬防刮飾板等,讓整體越野風格更加鮮明,同時也在虎鼻上做文章,以本次試駕的車款為例,就有搭配萊姆綠的外觀飾版,不過只有鈦灰銀及星鑽白車色才有,其餘像是愛麗絲藍、閃耀紅、勁酷橘等車色則是維持銀色飾版。

IMG_0997.JPG

IMG_0994.JPG

Picanto X-Line的車身尺碼落在3670×1625×1500mm,軸距為2400mm,比現行國產Morning(3595×1595×1480mm、軸距2380mm)差距並不會太大,仍舊是一輛你我熟知的都會靈活小車,但為了對應跨界元素,車高比起標準版車型離地高度略加15mm來到156mm,並搭配16吋鋁圈,獲得更佳的輕越野機能。

IMG_1161.JPG

IMG_1167.JPG

IMG_1059.JPG

IMG_1069.JPG

這類微型小車空間當然不會是主軸,畢竟就是一輛通勤代步車,最多的是自駕、小倆口出遊或是買給老婆接送小朋友的買菜車,不過在車身尺碼稍稍放大、軸距些許拉長之後,車室內空間自然也有進步,以筆者172公分的身高坐進後座,其實頭部與膝部空間都不會明顯壓迫,即使4位大人應該也不會太過壅擠,後座中央也配備頭枕,所以稍擠一下5人滿座也不至於太過不舒服,行李廂空間基本有255L,還可透過後座6:4分離前傾的功能擴大使用容積。

IMG_1150.JPG

IMG_1076.JPG

IMG_1089.JPG

IMG_1093.JPG

按照過往經驗來看,這類平價微型小車內裝通常會流於廉價陽春感,但考慮到價格也就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帶過,但老實講Kia Picanto X-Line確實讓人有點驚艷,僅管礙於成本中控台、車門板還是使用硬塑料,但細節上的配置就講究許多,像是塑料上的壓花、橫貫中控台的鍍鉻飾條、黑色鋼琴烤漆處理的出風口及車門扶手、煞車/油門金屬踏板、7吋觸控螢幕等,都讓整體質感加分不少,其餘像是Push Start & Smart Entry、Smart Key、ISO-FIX、光感應大燈、智慧型發電機電源管理系統等實用配備也都有,此外標配定速系統、速限控制、速控上鎖、全車安全帶未繫上警示等,這些輔助系統對於這類小車買家,尤其是開車經驗不多的首購族、小資男女而言都是非常受用的配備。

IMG_1122.JPG

IMG_1137.JPG橫貫中控台的銀色飾條,冷氣出風口、車門扶手採用黑色鋼琴烤漆,替車室內增添不少質感

IMG_1111.JPG

IMG_1104.JPG

透氣材質的皮椅,泡棉軟硬適中,腰部兩側的包覆性尚可,但大腿的支撐性就稍嫌不足,不過這只是一輛通勤代步車,實在無須太過苛刻,此外,這一代Picanto也依過往車主回饋將中央扶手加回,讓走走停停的都會用車型態,讓右手獲得可以倚靠休憩的場所。

IMG_1118.JPGGPS導航須額外加選(新台幣1萬元)

IMG_1126.JPG

IMG_1190.JPG倒車顯影須額外加選(新台幣7200元)

雖然Picanto X-Line在發表之祭,提供有1.0 T-GDI 三缸渦輪增壓引擎,不過由於歐洲規格僅有五速手排配置,因此總代理還是維持與現行款Morning相同的1.2 MPI KAPPA 直列四缸引擎,動力數據也就不變,依舊是84ps/6000rpm與12.4kgm/4000rpm,平均油耗值為16.7km/L,同樣是搭配4速自排的設定,懸吊系統也仍為前麥花臣、後扭力樑,仍然是一輛平價通勤代步車的設定。

IMG_1389.JPG

IMG_1448.JPG

IMG_1178.JPGPicanto X-Line動力系統同樣配置現款國產Morning使用的1.2升直列四缸引擎,擁有84ps/12.4kgm最大輸出,同樣搭配4速自排

IMG_1119.JPG

即便動力數據看似不起眼,但拖著僅1噸的車重其實也頗有餘裕,起步沒有想像中重拖,反倒還有些意外的輕快,前段加速到80-90km/h並不慢,在高速公路順著車流走也不會有跟不上的感覺,但要從時速90km/h再爬升至破百公里以上就會明顯的和緩許多,需要重踩油門才會有較明顯的加速力道,你也可以透過自主控制擋位,將轉速提前拉高以獲得動力輸出的甜蜜點,當然,以都會通勤而言,這樣其實相當夠用了,而且5.2m的迴轉半徑以及挑高的視野對於新手駕駛而言也是頗有幫助,特別是在狹小巷子、會車及路邊停車的時候。

IMG_1174.JPG

IMG_1437.JPG

IMG_1455.JPG

IMG_1487.JPG

另外,雖然懸吊系統與前代車型無異,但其實底盤設定上已經有所不同了,整個平台導入 44% 的 AHSS 先進高鋼材比例,全車高強度黏著劑使用量也提升至67m,使得車體強度大幅提升,連帶的使操控性更優異,也難怪Picanto X-Line在經過坑洞的處理方面都比舊款Morning更為優異,高速行駛時也穩定許多。

1.jpg

2.jpg

3.jpg

老實說,這次台灣森那美起亞針對Picanto X-Line的上市策略實在打得漂亮,單一規格、主被動安全及實用配備全上,還有同級車沒有的AEB,還搭配相當親民的59.9萬的價格,這樣的高C/P值不僅推翻了你我認知的通勤代步小車的印象,甚至在安全這一塊豎立小車的高標準,不禁讓筆者想起電影《功夫》裡一句經典台詞:「還有誰?(是對手)」。

IMG_1503.JPG

IMG_098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