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汽車工業幕後推手!ARTC試車場巡禮

為了讓民眾了解ARTC車測中心這個碩大的神秘國度究竟在做什麼,自2011年起便開始舉辦只對媒體開放的深度座談活動「ARTC檢測之旅」,透過媒體的報導揭開國內汽車工業發展幕後推手的神秘面紗,而本次第14場檢測之旅,我們將深入ARTC試車場,來看看ARTC有哪些法寶來替國產車上市做好把關!

IMG_6295.JPG

不過在正式進入正題前,得先針對一般民眾經常與之搞混的賽道稍作解釋。相信有在關注車壇新聞的讀者,對於全球享負盛名的德國紐柏林北賽道(Nordschleife)肯定不會陌生,由於賽道全長超過20公里的路線極為詭譎多變,高低落差又超過300公尺,複雜的地形及多變的氣候挑戰性十足,被冠上「綠色地獄」的稱號,也因此被全球車廠公認評斷車款性能高低的指標性賽道,「紐柏林最速」成為了各家車廠競逐的目標,這個最速稱號經常換人做雖不足為奇,但每每打破此一紀錄又會立刻成為車壇焦點。

0003.jpg

0005.jpg

0006.jpg

是的,你要說紐柏林北賽道是試車場其實也沒有錯,不少國際大廠甚至直接將測試中心就設在附近,但總得來說其用途就僅為極少數高性能車款而生,一般來說,賽車場著重車輛性能與駕駛技巧,而且是為了觀眾或收視率而設計,因此為了增添觀賞可看度,賽道通常設計錯綜複雜且為單一賽道(除聯絡道外),周圍還環繞著看台,許多知名賽道在規畫之初就會與購物商場、飯店綁定,與正統的試車場其實相差甚遠。

0007.jpg

車輛從開發、試裝車、測試、版本驗證到走入量產過程之繁雜自然無須贅述,其中測試可以說是最重要且耗時的一環,基本上試車場測試可分為兩大類,其一為性能測試,如煞車、動力表現、操控、乘坐舒適性、振動噪音等都算此範疇,另一類就是針對車輛本身動態或是引擎、變速箱等機體的耐久測試,而試車場又會因為產業別、地域環境、用途與屬性而有不同風貌,比方說瑞典就設有專為寒帶國家用車而設定的冬季試車場,甚至輪胎也有專屬的試車場。

0008.jpg

汽車工業的啟蒙期,專業試車場並未參入其中,但絕對在汽車產業發展上扮演重要推手。沒錯,早期的用車環境,車輛仍屬奢侈品,而且僅僅只是作為代步工作,大多數的人對於車輛性能、安全以及耐久度可說是毫無概念,當時的測試不需要太過專業的場地,沒有精良的電腦儀器可做分析,就連簡單撞擊測試也沒有假人可以代替,完全由工程師親自上陣,只憑個人經驗進行判斷。

然而隨著汽車工業發展的日新月異,加上無論是消費者安全意識抬頭、車輛法規的限制等,專業試車場逐漸受到車廠重視,目前在全球一共有170個大小不一的試車場,且多集中在汽車工業大國,歐洲約有70個、美洲約有40個、亞洲約57個、大洋洲則有7個。

IMG_6165.JPGARTC試車場控制中心雖然坪數不大,透過分佈在各處的攝影機以及無線電來控管每一個試車道的使用情形!
IMG_6159.JPG進入試車場之前都必須到此領取無線電,進行所有測試也都需向控管中心詢問及回報

一個專業測試場地之所以有存在必要性,乃是因為它能夠控制變因,也就是讓每一次的測試都能在相同基準上,這在以科學為證、數據說話的年代何其重要,還能確保測試車輛的機密性、測試人員的安全性,而且試車場內備有多樣化的試車道可供使用,在一定的時間內就能完成多項測試,比起在不可測的一般道路安全又省時多了,重點是做出來的測試還比較具公正性。

0020.jpg

台灣雖然並非汽車原生國,但為了輔佐國產車發展,1990年ARTC成立後便開始展開試車場的評估與設計,1999年開始動工並於2002年啟用,正式開啟了台灣汽車工業發展的新頁,並且陸續新增了不同功能的測試道,至今ARTC試車場已擁有12條不同屬性的測試道。

IMG_6161.JPG控制室牆下掛滿數10具螢幕,透過散佈在每一條試車道上的攝影機來監視並掌握使用情形
IMG_6167.JPG試車場控制中心也有著主管各試車道開放與否的按鈕,就連加油站也是在此遠端遙控

IMG_6152.JPG

不過闢建這個台灣專屬試車場的開端,最早得追溯到1986年,當時裕隆汽車打造出台灣首輛國人設計開發的車型「飛羚101」,因為當時國內並沒有試車場以及相關實驗室,從零組件到整車就得遠送到歐洲、美國等地測試,一來一往不僅相當耗時,也徒增不必要的運費成本,光是「實車測試」這個環節就得砸下重金,更遑論測試結果不理想,還得投注大量資金重頭來過,因此,催生台灣專業試車場成了國產車能否持續進步的基石,同時也能讓汽車相關法規的建構更加落實,對於整體汽車產業發展絕對是好事。

IMG_6158.JPGARTC內擁有EMT1初級救護技術員執照的人員就多達60人以上,加上完善的救護器材及平時訓練,確保試車人員的人身安全!

扣除掉辦公區域亦或是實驗室,佔地129公頃的ARTC,試車場就佔了將近9成的使用面積,由將近39位員工各司其職。目前ARTC已有多達12條不同屬性的測試道,包含高速周回路、煞車性能測試道、斜坡測試道、綜合性能測試道、噪音測試道、綜合耐久測試道、滑行測試道、標準不良路、振動噪音測試道、動態平台操安測試區、乾地操安測試區、濕地操安測試區等,而且每條測試道除了進出口的聯絡道外,均採獨立運行,因此周遭會看到相當多客意栽種的樹林隔絕彼此,以確保車廠車輛開發的隱密性,二來測試道互不干涉,也能排除測試車輛互相追撞的可能性,確保測試人員人身安全。

乾地操安測試道.jpg乾地操駕測試道示範圖
深水槽路.jpg深水槽路用來測試煞車性能

試車場雖然跑道就佔了9成,但要讓試車場得以正常運作,周邊的硬體支援可說是相當重要的一環,車輛所需的汽/柴油加油站、充電站不可少外,測試前後微調的車輛整備區亦或是供工程團隊協商的獨立會議室也是同等重要,測試環境溫度、濕度等資訊則由專業氣象站提供,不過最重要的莫過於掌管所有測試道使用權的控制中心,所有車輛或人員進出都需由此審核才能放行,這也就是為什麼在實際進入試車場地之前,媒體一行人等會先來到控制中心觀摩。

砂礫路.jpg綜合耐久測試道的砂礫路
標準不良路1.jpg標準不良路
大型起伏路.jpg振動噪音測試道的大型起伏路段

坪數不大的控制中心,一時之間擠進10餘人立馬顯得稍嫌擁擠。這裡沒有過多華麗的裝飾,而是有一堆螢幕牆、無線電以及遠端開啟加油站、測試道閘口的控制機台,再加上2-3位受過專業訓練的工作同仁負責扮演連絡調度的窗口以及掌控所有機台的重責大任,由於試車場24小時開放,因此必須由數10位工作人員以三班制接力,平均每年營運超過320天。

IMG_6186.JPG底盤強度測試區-路緣石

眼前的螢幕牆畫面來源,就是來自於散佈在每一條測試道的高解析度攝影機,搭配著測試車輛安裝的定位系統,好讓控制中心得以掌控哪一條試車道目前正在使用,倘若發生意外時也可以將位置迅速報給場內的救護團隊,除了有攝影機充當控制台的雙眼外,無線電則扛起聯絡調度的重責大任。

IMG_6202.JPG

IMG_6207.JPG

所有車輛在進入試車道之前,都必須先向控制中心申請無線電,在進出試車道閘口時也都必須以無線電向控制中心詢問或回報,此外,無線電也扮演著當意外發生時調度場內救護班的重要工具,基本上,ARTC內擁有EMT1初級救護技術員執照的人員就多達60人以上,再加上充足的救援設備,以及平時與警消單位的定期演練等,確保將傷亡機率降至最低,根據ARTC統計,每年進出試車場約為5萬車次,但重大事故率不到0.001%。

IMG_6266.JPG斜坡測試道

IMG_6273.JPG

當然,試車人員才是場上的靈魂人物,必須先拿取ARTC試車場駕駛執照才能下場,這個執照除了要有一定的駕駛技巧外,並不是想拿就拿得到的。要考取ARTC試車場駕駛執照你必須先滿足以下條件:1.須能使用中文溝通者(聽、說、讀、寫),2.擁有交通部公路局核發之駕駛執照,前兩點看來其實難意度頗低,幾乎所有駕駛人都能達成,但第3點規定須為公司行號且須有使用試車場進行測試之需求,簡單來說就是整車、輪胎、零組件與系統等廠商才具資格,也因此截至目前取得此證明的人數也僅有2700人左右。

IMG_6325.JPG高速周回路

0012.jpg

相信對於熱愛汽車或是競速的人來說,試車手應該可以列入夢幻職業,畢竟能夠搶先試駕許多未上市的新車,這之中可能還不乏令人稱羨的高級車、跑車等,不過這些通常是外界美麗的誤會,當興趣變成工作,其實也是相當辛苦的。

IMG_6330.JPG

171020-143324-_02.JPG小編也有上去體驗彎道傾斜角度達到38度的高速周回路,一鼓作氣爬上去真的相當困難!

在國外,試車手通常是用於稱呼賽車場上未正式成為廠隊駕駛前的稱號,又或者賽車手退役後轉任車廠試車員,其主要工作內容是為了協助產品開發、驗證並調整功能;但在國內,試車手的工作不盡相同,主要負責協助整車試驗,因此也可稱為測試員或測試工程師。

IMG_6214.JPG

IMG_6220.JPG

當然試車人員即便有考取規定的駕駛執照,也有一定的駕駛技巧,但實車測試內容依項目不同自然也伴隨著不等的測試風險,以最大彎道傾斜角度達到38度的高速周回路為例,駕駛必須以動輒160km/h-210km/h的車速環形繞場,稍有不慎,後果難以想像,而且由於是耐久測試,連續駕駛數個小時後,注意力能否集中、體能能否負荷也是關鍵,這也就為什麼試車手平常就必須保持一定的運動量。

IMG_6302.JPG

另外若是執行以花崗岩砌成的標準不良路或是振動噪音測試道時,長時間的車體震動、轟鳴聲等多少也會造成身體不適,更何況一輛車必須經過數以百次反覆測試,力求修正到符合原廠期待才能上市,試車手的辛苦絕對超乎你我的想像,不過正如同所有試車手以此為志業的初衷,除了對車有著別於一般人的熱情外,最重要的目的還是幫助車廠打造出最安全且耐用的車款,才能放心的交到消費者手中,而這也正是ARTC試車場存在的目的,提供最安全的測試場地,並輔佐國產車向上發展的能量。

大愛電視台也曾針對ARTC試車手做過專題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