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取得補助,先要通過 TES (Taiwan E-Scooter) 輔助測試!ARTC 電動機車檢驗八大項目面面觀!

最近電動車無論是四輪還是二輪的議題都相當熱鬧,不過在台灣反而是以二輪電動車普及速度較快,四輪車型則受限於基礎設施與稅制影響,目前還在起步階段。由於燃油機車在台灣佔大多數,因此為了提高民眾換購與淘汰二行程車輛的意願,現在政府主攻補助電動機車的意圖相當明顯,但你有沒有想過電動機車是如何作檢驗的呢?這次 ARTC 就特別開放了一個電動機車檢測的單元供媒體參加,也讓外界得以了解電動機車上市前是如何通過 TES (Taiwan E-Scooter)輔助測試並拿到補助的。

ESCOOTER15.png

簡單的說,一般電動機車要上市前就跟一般的汽機車一樣都要進行檢驗,「電動機車電池」與「充電器」都必須要經過「標檢局」檢驗是否符合CNS規範,領牌前則是要先將電動機車交給ARTC進行測試。不過目前電動機車噪音與能源耗損部分還在研商標準為何,因此 ARTC 暫時沒有進行測試,而是讓車廠提供自家數據交給環保署與能源局審核,當上述檢測都過關之後就能在市面上販售了。

ESCOOTER18.png

而電動機車為了能夠拿到補助,則是必須通過由工業局所主導的 TES (Taiwan E-Scooter)輔助測試,並分成四大類來進行。整車測試的項目則是交給 ARTC 進行、每家車廠須提供兩台車輛送測,總計測試流程全部跑完需要45個工作天。假設車廠真的等不及要一個月內完成,車廠則可以向「工業局」申請提供兩台以上的車輛送測。依照 ARTC 內部人士的說法,最多可同步支援四台車輛、同時進行不同的項目測試來加快流程。

當然市面上充斥著這麼多款二輪電動車,到底該怎麼分呢?這點 ARTC 就做了一個表格方便大家分別。簡單的說時速低於25km就限制輸出功率的就是「電動自行車」,這種不用掛牌、免戴安全帽、不用考取任何駕照。至於時速大於25km以上,就必須要依照馬力換算成相對應的排氣量來考照,同時需配戴安全帽。

ESCOOTER.png

至於現在市面上的電動機車分類,同樣以馬力與車速進行分類。小型輕型機車為輸出馬力小於1.34hp、車速低於45km/h;普通輕型機車為輸出馬力1.34~5hp、車速高於45km/h;普通重型機車為輸出馬力5hp以上未滿40hp;最後大型重型機車為輸出馬力達到40hp以上未滿54hp(黃牌)、輸出功率達到54hp以上(紅牌)。

ESCOOTER2.png

為了拿取補助,TES(Taiwan E-Scooter)輔助測試共分成以下項目:爬坡能力試驗、最高速率試驗、加速性能試驗、續航性能試驗、整車耐久測試試驗、殘電指示試驗、電磁相容性試驗與特定安全規範及試驗等八大項目,但因為時間關係僅有測試爬坡能力試驗、最高速率試驗、整車耐久測試試驗與特定安全規範及試驗等。

爬坡能力試驗

ESCOOTER3.png

爬坡測試部分,並不是隨隨便便選一處斜坡就直接開上去了。而是要依照送檢車輛的輸出功率分級,來設定相對應的坡道斜率。目前市面上電動機車最高等級大概到普通重型等級,至於大型重型電動車由於賣得相當少,目前沒有代理商送測。至於坡道斜率其實並不等於坡度,由於需要比較複雜的數學程式,因此筆者特別擷取了簡報來讓讀者們更方便得知測試坡度的換算值。

ESCOOTER4.png

這次示範的電動機車為中華 e-MOVING,因為電動馬達輸出馬力小於1.34hp算在小型輕型機車,因此使用斜率12%的斜坡測試道來進行測試。由於 e-MOVING 具備 POWER 動力輸出模式變更,因此測試時會以最大動力模式來進行。當機車起步後油門把手轉下到底,以最大動力輸出的模式行駛到坡道一半時,會暫停並在斜坡上重新起步,以測驗上坡路段的爬坡性能。

IMG_7749.JPG

IMG_7757.JPG

IMG_7751.JPG

IMG_7753.JPG

當然眼尖的讀者可能會發現到,這台中華 e-MOVING 上面裝了大大小小的儀器。其實這些都是為了精準的測量所安置,比方說腳踏板的儀器就是內建車速偵測與陀螺儀,後把手位置則是安置運算速度媲美軍規等級的GPS。而機器運算中整合車輛ECU的速度資訊、GPS 訊號與坡度斜率等都會顯示在額外安裝的高精準度液晶儀表上。

IMG_7771.JPG

IMG_7774.JPG

IMG_7775.JPG

IMG_7776.JPG

IMG_7777.JPG

特定安全規範及試驗

ESCOOTER5.png

由於電動機車不同於燃油車,具備相當多的電池芯、電動馬達與各項線路等,因此車架與車輛線路是否有做好保護、亦或者是在下大雨的地區行駛時是否會漏電,這些都會影響行車的安全。因此 ARTC 會先進行「電池/電路絕緣電阻量測」,以直流電1000V下去測試阻抗,針對車輛上各線路與電池組來做檢測。接下來就是「介電強度測試」,以1500V的直流電模仿高電壓攻擊車輛線路來觀察車子線路是否有被燒融的狀況產生。

ESCOOTER6.png

ESCOOTER7.png

另外還有洗車試驗與涉水試驗,不過因為時間緊湊的關係,這次 ARTC 便演繹最後一項給在場媒體們看。這個深水路測試場最高水位可達1500mm,測試員則是穿著全身橡膠材質防導電連身裝「以防」漏電的產生。而現場示範的水位高度為100mm,並且以以時速20km來回行駛。

IMG_7810.JPG

IMG_7809.JPG

IMG_7807.JPG

IMG_7811.JPG

行駛完之後測試人員先行把置物箱打開,看看位於車箱置物空間下方的電池有沒有進水的狀況產生。假設沒有進水就先將電瓶正極接頭拔除,同時把測試表正極插入電瓶接頭、負極夾到車台上。

IMG_7838.JPG

IMG_7814.JPG

IMG_7837.JPG

IMG_7836.JPG

IMG_7821.JPG

而我們可以看到儀器顯示「OF」,就表示測試結果電池沒有漏電的情況產生。

IMG_7835.JPG

最高速率試驗

IMG_7850.JPG

緊接著我們就來到了室內實驗室,一樣看到大型車體動力計,經詢問之下才知道原來內燃機機車與電動機車使用的為同一組,而測試時前方大型抽風機會啟動,提供送測車款在連續測試時散熱用。測試方法很簡單,在相同測試車型 e-MOVING 就定位之後,接著設定測試員體重與車輛重量的總重,來換算滾輪所要模擬的路面阻力。

IMG_7872.JPG

IMG_7858.JPG

以這次測試車型e-MOVING 來說,其最高時速要高於25km/h、不得超過45km/h。再將油門灌到底騎乘10分鐘後,檢測儀器會同步觀察馬達與電池的溫度來做數據紀錄。之後則會進行從靜止到最大速度時維持最大速度行走200公尺的測試。

IMG_7870.JPG

續航性能試驗

緊接著則是進行最麻煩的「續航性能試驗」,基本上這個測驗是以剛剛進行的「最高速率」為準,假設有多重動力輸出切換的車種會依照廠商送驗勾選的測試模式進行測試。假設廠商勾選的模式沒辦法逼近最大速率,ARTC 就會切換到最大動力輸出模式測試。而測試人員主要要依照螢幕上面的路徑進行油門的切換,筆者也有實際下去「測試」,測試樣本為黃色+號,要一直維持二條紅線的中間其實蠻困難的。

規範上小型輕型電動機車在滿電的情況下必須通過至少 30 公里的變速行駛里程,輕型電動機車也是 30 公里以上,重型電動機車則要 75 公里。而今天測試的 e-MOVING 的則是屬於輕型電動機車。而在續航性能試驗中如果發生電力耗盡、或是車速低於即時車速 2 公里以上的狀況,測驗就會直接結束。

IMG_7886.JPG

IMG_7880.JPG

IMG_7878.JPG

IMG_7882.JPG

IMG_7881.JPG

而接下來的加速性能試驗、整車耐久測試試驗與殘電指示試驗則是因為時間因素沒有進行示範,不過筆者還是大略的介紹一下測驗流程:

ESCOOTER8.png

加速性能試驗是在室外進行試驗,同樣設定好測試人員重量、車重與出廠胎壓之後,便以最大動力模式進行起步後保持油門全開至100m的加速性能折返並取來回的平均值,有效數據共要取得三組。

ESCOOTER9.png

整車測試耐久性試驗主要是在 ARTC 場內進行實際模擬道路,依照不同的測試條件進行長達28km循環個項目一次的連續性試驗。總里程按照車輛分級從 2300~3500km之間不等的距離。

ESCOOTER10.png

最後殘電項目試驗,其實就是測試電量沒電閃爍時的狀態。這項標準是以車廠公布「儀錶顯示殘電區域與自行宣告距離」為基準,速度以 30km/h正負1的情況下來進行,只要電量顯示開始閃爍時,就開始進行剩餘里程判定,最低不得低於 2 km。當然這項測試 ARTC 這邊也會自行推算電量顯示一格大概還可以行駛多少公里。

電磁相容性試驗

ESCOOTER11.png

不說你可能不知道,在我們生活的周遭一直有電磁波的存在,只是我們沒辦法感受到而已。當然電動車也會有產生電磁波的疑慮,因此這個試驗就是為了檢測電動機車的「電磁相容性」(EMC)。而 ARTC 也特別蓋了一棟造價逾4億新台幣的電磁相容研測館,當然這不僅有測試電動車而已,其他商品也都能拿來這邊測試。

ESCOOTER12.png

所謂 EMC是由電磁干擾(EMI)和電磁耐受(EMS)所組成。而 EMI 是電動車本身電磁波對外界造成的干擾;EMS 則是指電動車本身對於外來電磁波的抗干擾能力,這些都必須要符合一定的規範。

IMG_7888.JPG

一走進來就會發現「大型電磁波區域檢測天線」與「電磁波發射天線」豎立在場館正中央,這些天線由於為超高功率,須經 NCC 核可才能建置。同時因為電磁波具有穿透性的,為了阻絕干擾牆壁上都加裝阻隔電磁波外漏的高級保麗龍吸收材質,內部的控制線路則是使用光纖控制。

IMG_7894.JPG

IMG_7896.JPG

IMG_7900.JPG

IMG_7904.JPG

IMG_7914.JPG

IMG_7916.JPG

電磁干擾(EMI)的部分,天線會分別從電動機車二側測量車輛本身所發出的電磁波,假設電磁波太強超過限制值就無法通過測試。而電磁耐受(EMS)的部分則是藉由 20 M~2 GHz 頻率的電磁波,藉由天線往車輛直接打下去,如果電動車的功能出現異常像是轉向燈頻率、車速、儀表板異常或煞車異常等,同樣無法通過測試。

ESCOOTER13.png

ESCOOTER14.png

IMG_7911.JPG

IMG_7918.JPG

IMG_7920.JPG

就像是前面所提,這次 ARTC 舉辦的電動車檢測之旅並沒有包含 TES 整車測試的全部,不過一旦完成全部項目最終報告是要直接提供給工業局,同時確認每家廠商的電動機車是否符合 Taiwan E-Scooter 補助條例測試的標準。

當然你會問說假設有一家廠商沒有過關 TES 整車測試會怎麼樣?其實就是拿不到補助款而已,其他像是交通部「車輛安全檢測及審驗」、環保署「噪音及排汙報備」這些過關就好。只不過電動機車目前造車成本還是比內燃機機車來得高,如果沒有拿到補助,其實在市場上的競爭力是不夠的。

如果你想知道有哪些電動機車有通過「TES 認可機車型號」,在經濟部工業局的「電動機車產業網」就能查詢到了。

ESCOOTER15.png

ESCOOTER16.png

ESCOOTER17.png

而下表就是測試 TES 的費用,如果有單項測試未過關,在車輛回廠修正後可以針對單項目進行補測。

Image.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