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suous Sportiness 感性運動美學
親眼所見更具質感
我必須老實說,當 Mufasa 先行在中國市場推出的時候,或許是當地媒體拍照都比較「簡單粗暴」,其實我對其外觀不太能接受。但當我在今年內接觸多出 Mufasa 之後,反而對於其前衛大膽、輪廓分明的造型頗爲改觀。
「Sensuous Sportiness 感性運動美學」所強調的兼具力量與優雅,在 Mufasa 上可說完整實踐。大量的「Parametric Jewelry」參數化鑽石設計元素融入,從車頭幾何風格水箱護罩,結合貫穿式 LED 日行燈與直立分離式頭燈,勾勒出俐落有力的氣勢。
銳利誇張的外擴車身線條則是傳承自 Tucson L、但顯然更有肌肉感,車窗上下兩道線條匯集至 D 柱的上揚收斂,以及標配行李架以及頗具風格的塑料輪拱,最後再以霧銀飾條點綴,提升粗獷質感之餘更讓 Mufasa 展現出戶外玩家的樣貌。
方正的車尾線條搭配星環 LED 尾燈,個性鮮明且富有辨識度,同時藉由「HYUNDAI」字體的呈現,展現強烈的品牌個性、同時也相當具有科幻感。而倒車燈與轉向燈雖然放置在保險桿上(Hyundai 傳統),但倒車的時候會有指引線出來,這也是國產 Hyundai 車型首創的設計。
雖然我個人較為偏好 Tucson L 的科幻感,但對比其他同級車款 Mufasa 所呈現的設計感也不輸給老大哥,而且細看每處細節真的覺得 Hyundai 是非常用心的在設計,不管是放在都會、或是戶外都相稱得宜。
「Multi-Zone」多區概念
將 IONIQ 精神融入的科技內裝
相較於科幻感十足的外觀,Mufasa 的內裝設計反倒讓人「熟悉又驚喜」。熟悉的地方在於源自於 IONIQ 家族的電動車世代架構,海灣式中控台融入雙 12.3 吋液晶螢幕整合數位儀表與多媒體系統,其中主機支援原廠衛星導航、Apple CarPlay、Android Auto等等多項便利功能,裡頭還有 IONIQ 家族十分熟悉的車內白噪音等功能,加上全中文化設計相當的討喜。
而頂級 GLC 專屬的64色氣氛燈,更能依個人喜好調整車內氛圍,尤其當你在調整溫度的時候、或者是切換行車模式,氣氛燈也會同步變色,非常的有情趣。
至於驚喜部分,前面提到的「Multi-Zone」多區概念,將駕駛、前排乘客、後座分為不同機能區,強調空間靈活運用與乘坐舒適性,為了達到如此效果,不僅駕駛左右二側車門重新開模設計不同的樣貌、並且以軟質塑料包覆,甚至後座門板也是獨立開模,加上壓花細膩的中控台介面與搭配白色與銀色飾板,結合觸控式空調面板保留實體按鍵,我必須承認我很少看到一款中型 SUV 會如此強調設計感、同時也照顧到該有的質感呈現。
比較可惜的是由於消費者對於白色座椅的接受度不高,因此「更符合」多區概念的黑/白雙色配色就沒有出現在台灣市場規格了。
其他像是專屬的駕駛座折疊傘掛勾、位處副駕駛駛座前方與左右後車門的「開合式收納盒」、中央扶手內含雙置杯架,門板下方與椅墊旁也有多處收納空間,也是韓系車少見的多機能設計。
在其他主被動安全系統上,Mufasa 全車系標配 Hyundai SmartSense Level 2 智慧駕駛輔助系統,包括FCA 前方主動煞停輔助(可辨識汽車、行人、自行車騎士)、LFA 車道維持與跟隨輔助、LKA 車道維持輔助、SCC 智慧全速域定速巡航、BCA 盲區碰撞避免輔助(GLB 車型以上)、BCW 盲區偵測警示(GLB 車型以上)、BVM 盲區影像輔助、RCCA 後方橫向交通防撞輔助(GLB 車型以上)、RCCW 後方橫向交通警示、SVM 360度環景影像系統、駕駛疲勞警示與 HBA 智慧遠近光燈自動調節等。
當然我覺得最有誠意的地方,就是全車系標配原廠 BVM/SVM 系統,也就是打方向燈可以直接在儀表板上顯示的功能,這點可是連 Tucson L 小改款都沒有的待遇呢。
C-SUV 多變空間
同級難以比擬
Mufasa 車長 4470mm、寬 1850mm、高 1660mm,軸距達到 2680mm 的尺寸,簡單說它的身形比 Hyundai Tucson L 小一點,但比 Venue、Kona 那種小型 SUV 大一號。
前座座椅看似沒什麼特別、包覆性語支撐性都與 Tucson L 相同,但仔細一看頭枕居然兩邊不同,又是一個高成本的設計,當然也是因為這樣才符合「Multi-Zone」多區概念;後座空間部分實際乘坐起來相當令人滿意,膝部空間在前座調整成一個拳頭的狀況下居然有相當出色的膝部空間,加上後座可調椅背刻意設計的很像法國車的「沙發」式樣、而且能夠兩段式 6 度調整,舒適性確實比其他兩個對手好很多。
另外 524 公升的行李箱空間,加上副駕駛座可以折疊,可以形成一塊超大的空間(原廠稱之後排懸浮空間),包括衝浪板、190cm 的車床都可以放得下,對於那些小家庭、年輕情侶等來說剛剛好。而且打平後藉由折疊式平板電腦支架(GLC 等級才有),可以輕鬆地在車上看 Netflix 等,而且不得不提甚至連拉繩都寫上「MUFASA」,到底能夠多精緻啊!
SMARTSTREAM 2.0 G 搭配六速自排
保養維護省心
Mufasa 動力方面採用 2.0 Smartstream G MPI 自然進氣四缸引擎,最大馬力:160 ps/ 6,500 rpm,最大扭力 19.7 kgm / 4,500 rpm,搭配六速自排的設定。由於沒有換檔模式,看得出來它走的是「順、穩、省」的風格,而且這句引擎目前也有用在 Tucson L 2.0 車型上(標案專用規格),加上本體已經使用多年,在保養維護方面可以相當省心。
這次試駕路程主要是在桃園市周遭,涵蓋了市區與高速兩個路段,開起來確實沒有太大熱情,在都市巡航的時候一直給你很溫吞的感覺,即使你油門深踩下去你還是只會看到轉速緩步上升,雖然不至於不夠力、但開慣渦輪引擎之下反而要習慣一下;好在他還有 SPORT 模式可以選,在換檔邏輯提前之下輸出就會變得較為積極、但還是沒有暴力的感覺。
另外 N3 平台的結構經過重新強化,像是高比例運用熱沖壓鋼材、引擎室多重框架結構與撞擊吸能區做得更細緻,全車車體剛性更高,另外同級車少見的「前麥花臣、後多連桿」的懸吊設計,也讓 Mufasa 的動態表現確實不差,高速過彎指向性有一定水準、同時也沒有過多側傾的產生,只是避震阻尼的吸震能力讓它很不像「現代」,畢竟習慣了對標歐洲市場的 Tucson、Kona 與 Santa Fe 偏硬的阻尼回跳反饋,Mufasa 偏軟的設定下回彈更為平順、而且碎震更少,可以確保後座乘客的舒適性。
總結來說,Mufasa 確實在全球 N3 平台上加入了亞洲市場消費者更愛的舒適表現、同時也能兼顧激烈操駕的安定感,這點也是不同於對手的地方。
質感、設計至上
先將稅賦拋擲腦後吧
在這個「成本至上」的時代,很難看到車廠願意花心思設計內外,大家花盡心思就是為了「套版」,裝螢幕是為了不要開模按鍵,但 Mufasa 反其道而行,不管是所謂的 Multi-Zone 分區內裝概念、或是那種外觀相對前衛複雜的設計,你都會覺得 Hyundai 真的對設計相當執著。
而且 N3 架構底盤也內化成為符合台灣消費者的操駕設定,舒適好開但不會讓你覺得軟趴趴,當然 2.0 動力系統對比台灣稅制上一定是硬傷,不過我認為如果多花的錢當作買了多機能的設計感來看,代價也不是那麼昂貴?
縱觀近二個月來「戰力提升」的中型休旅如 Ford Kuga、MG HS、Suzuki SX4 SCROSS 等車型,有的是想藉由高質感細節裝來提振士氣、有的是加上外觀套件與加大碟盤補足過去缺陷、有的是全新 LEVEL2系統與聰穎 4WD 系統來搶佔戶外市場,但 Mufasa 提供了消費者所要的配備與舒適,更在設計創意脫穎而出,或許應該拋棄對於稅賦的刻板印象、先去看看實車體驗再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