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幅修飾的 X 型 GTI 面貌
經典「電話筒」輪圈回歸
乍看 MK8.5 GTI 與現行款差距不大、維持由 Klaus Bischoff 主導的沉穩姿態,但仔細看會發現頭燈線條更銳利、造型更具侵略性,並配有更強的 IQ.LIGHT LED Matrix矩陣式頭燈;而保險桿當然留下這一代頗受歡迎的呈「X」排列的霧燈與較為「溫馴」的蜂巢格柵式進氣口設定,坦白說還是頗有新鮮感的啦!
輪圈方面也有新選擇,包括這次照片中出現的 19 吋「Queenstown」輪圈,其設計靈感來自第五代 GTI 的 17 吋五孔樣式,而非大家一直認為的 Alfa Romeo 式樣。
至於車身細節上除了新款 GTI 字樣貼在車門上之外,就是全新的迎賓照地燈,於代表性的蜂巢花紋中放上GTI字樣。另外所有 GTI 現在都配有貫穿式日行燈與會發光的 VW 廠徽。
尾燈則重新設計採用動態方向燈,另外全新的雙邊單出排氣管也是視覺焦點,整體而言 GTI 的外觀進步幅度還是默默地向「電動車」看齊,但畢竟是性能當家之一也不能改的胡里花俏。
「你好!福斯」語音助理導入
實體按鍵方向盤回歸
當然對我來說,最樂見其成的就是內裝的進化。雖然那股「超簡潔」的數位化座艙依舊,縱使維持駕駛者導向的佈局,但材質鋪成上結合軟質塑膠、類碳纖維烤漆飾版與鋼琴烤漆黑色飾板交錯點綴,在高級感與實用性之間取得平衡。
另外就是專用方向盤底端鑲嵌GTI專屬識別字樣及紅色裝飾,好看而且回歸實體按鍵,提升行車時的盲操作便利性,不再發生上一代 GTI 激烈操駕之下會誤觸加熱按鍵、而且必須要按三次才能解除的窘境。
Digital CockpitPro 數位儀表板除了傳統的雙圓形儀表樣式外還增加了導航地圖模式、行駛輔助模式以及簡潔模式,無論是界面切換還是動畫流暢度都很高,沒有卡卡的感覺。
不過中央「大大」的MIB 3 Discover Pro 12.9 吋主機卻相當吸引目光,螢幕略朝向駕駛者,提升可視性與操作便利性。另外有感升級的地方則是觸控列,過去 MIB 3 主機非常難用的 Touch Slider 數位觸控列,不僅沒燈光晚上不好操控、實際上行駛時調整溫度也很難控制,因此這次溫度與音量調整區域新增背光設計,夜間辨識更佳且符合人體工學。
當然實體按鍵並沒有因此回歸、還是維持中央四組功能按鍵,但這套第四代 MIB4 模組化資訊娛樂系統,在操作體驗、顯示介面、語音互動等多方面都原比過去來得更好,更特別針對台灣市場進行本地化優化。
別看好像跟上一代一樣,實際操作起來介面設計簡化,圖示更直覺,操作邏輯更貼近使用者習慣,功能性上諸如 Apple Carplay/Android Auto 連線、音響娛樂、原廠衛星導航、空調控制等應有盡有,螢幕上下分別設有固定觸控列,常用功能(如空調、座椅通風、導航、媒體等)可自訂快捷鍵,減少進入多層選單的次數;首頁可自訂多頁內容,最多可設五頁,每頁三到五個區塊,依個人需求排列導航、多媒體、車輛狀態等資訊。
但升級最有感的地方就是中文化智慧語音助理。這個語音不僅是台灣市場專屬,支援繁體中文語音指令「你好福斯」,語音助理針對在地口語進行上萬條資料庫優化,辨識速度快、準確度高,能執行多種車輛操作與查詢,並且即時於螢幕跳出對話框供確認和調整,也會提供隨機引導字詞方便直接選用
其他配備部分,像是三區恆溫空調、大尺寸電動玻璃天窗、10具揚聲器 Harman Kardon 環繞音響系統(數位12聲道擴大機、480W輸出、重低音)、全新設計附蓋子的無線充電版、而 USB Type-C 也大量運用在中控台/ 中央扶手後方等。
身為最重視安全的 Volkswagen 家族一員,這次 MK8.5 也具備完整的 ADAS 系統,包括Front Assist、後方輔助停車煞車功能、MCB 二次碰撞預煞系統、Rear Assist 倒車攝影、主動式車道修正輔助、車道維持及偏移警示、RTA 後車橫向車流警示、緊急待援輔助系統與主動乘員防護等。
不過由於方向盤換回來物理按鍵,因此全速域ACC主動式固定車距巡航系統、限速器和Travel Assist智慧車陣穿梭系統按鍵整合為「MODE」鍵。使用起來 Travel Assist 智慧車陣穿梭系統透過3D介面顯示於數位化儀表中,而且機車、卡車都能顯示;至於ACC進階版:在全速域跟車、前車減速靜止情況下可等待10秒,如前車再次起步則可自動跟上,相當滑順。離車安全警示系統在車輛熄火時即啟動雷達感應,隨時偵測車側移動車輛及機車,開門時會警示。
Park Assist Plus進階自動停車輔助系統無須控制檔位、油門、煞車與方向燈,即可輕鬆準確完成路邊停車或倒車入庫。
空間運用上到也沒有變化太多,GTI 前座為三色拼接的Vienna真皮跑車型座椅,以紅色細線繡縫雙前座專屬徽飾、並且具備雙前座通風加熱功能;另外駕駛座享多向電動調整附記憶功能、電動腰靠調整和舒適登車功能。
但.....身為 GTI 的粉絲,當然還是會覺得經典蘇格蘭格紋(Tartan)運動座椅比較經典,只是因為是手動控制所以就沒列入標配。沒辦法,現在台灣消費者要求的東西太多了....
GTI 的空間表現屬於同級車中的中間水準。後座腿部空間足夠,感謝沒有過於前衛的車頂線條,因此頭部空間也不受影響。行李廂容積為 377 公升,但實際上可能被低估了,因為底板下方還有額外儲物空間。
傳奇 EA888 動力
僅存的純燃油設定令人著迷
打開引擎,是的!那熟悉的 EA888 又出現在眼前。不過這具 2.0 TSI EA888 已經進化到 EVO4,最大馬力躍升20ps至265ps、可輸出最大扭力37.8kgm,0-100 km/h加速度更縮短至5.9秒,變速箱則是七速 DSG 雙離合自手排變速箱。
與其認識如此長久的時間,EA888 它稱不上最有聲浪魅力、最具個性的引擎,但幾乎無渦輪遲滯的線性輸出讓整體動力充滿活力,而且在歷經多年調校之已經趨近完美,不管你是在市區行駛或是高速路段,他都能給你足夠飽滿的輸出感。
另外排氣管會發出沉穩的低頻聲浪,若刻意猛踩油門甚至能激出一些爆音。這正是給熱血駕駛者的獎勵、也是小鋼炮必備的情調。車內會透過喇叭進行聲浪強化(可在駕駛模式中調整),但這項技術強化的是聲音本質,不會給人感覺很做作。
底盤設定上,MK8 GTI 的時候具備專屬運動化懸吊系統(車身降低15mm)、DCC主動式底盤控制系統(可自訂 15 段)、VDM車輛動態管理系統與GTI專屬前軸電子液壓式限滑差速器VAQ 等「精美」設定,但換來的卻是被批評懸吊過於硬派,不符合一貫成熟鋼砲的風格。
而這次 Mk8.5 的懸吊原廠沒明說有沒有把過於死硬的問題改進,僅告知 GTI 具備可調阻尼設定,確實高達 15 段的微調選擇讓你把自己當作技師,每一段每一段的調整,雖然每一段的差距不大,但整體調整範圍確實有感。
當我們設定最軟的狀況下,GTI 終於不再出現「死硬」的回饋感,在一般道路處理碎震也相當精緻,只是 19 吋「Queenstown」輪圈面對坑洞與伸縮縫會產生不少衝擊感,好在反彈速度快不會讓人過於不舒服。
而在宜蘭山路上,懸吊可提供一定的浮動感、伴隨 GTI 家族必備的轉向精準設定,沒有過於敏感、而是實實在在的讓你可以安定的通過每一個彎道。轉向初段有足夠的靈敏與抓地力,ESC 開到 Sport 模式後也會變得不那麼干預。
整體來說,GTI 在動力與操控上沒有明顯缺點,但不知道為什麼少了一點激情,或許是因為上面還有老大哥 R,讓它懸吊與轉向的設定太保守、缺乏熱血吧?
依舊是全能型選手
無階級英雄當之無愧
說實話,對邁入中年的作者來說 GTI 一直是全能型鋼炮,它宜室宜家、而且許多專屬的設定讓你有種莫名的尊榮感。像是當你打開車門後,啟動引擎的按鈕會開始閃爍紅光,直到你按下它為止。這項設計是 GTI 車型專屬的,讓你更期待接下來的駕駛體驗。
不過經過多年演進之下,GTI 的售價也越來越高昂,它多出來的售價理應換來更多動力與駕馭樂趣。動力確實提升而且表現出色、EA888 沒有 48V 等系統干擾為純燃油設定更是性能迷的最愛,只是在其他方面的提升卻略顯不足,尤其是操控設定還是偏保守,對於性能操控有所要求的、不如直接攻頂到 R 上面去。
呈現在眼前的是一台「更快的 Golf」,GTI 依然是一輛值得擁有的「無階級」性能英雄,而且確實 Volkswagen 都有將前期車型的問題改進、尤其是科技層面的部分,但如果售價上可以回歸到過去的親民、或許會讓令人討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