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亮出王牌的至尊 MPV,2025 Toyota ALPHARD 2.5 PHEV

在 2023 全球同步發表的第四代 Alphard,上市之後依舊立於「不敗之地」,成為政商名流的選擇。而在兩年過去之後,Toyota 其實還有個「王牌」並沒有現出來。事實上在當初日本發表會的時候,原廠就已經在現場「默默」的展示原型車、並預告將會在 2024 年內推出。而 PHEV(插電式混合動力車)被定位為豐田實現永續社會「多路徑」計畫的重要選擇之一,這兩件事的結合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提高所謂「豪華司機用車」的水平?

作為日系車廠首款 PHEV 車型,很多人會好奇為什麼不先放在更高級的兄弟 Lexus LM 上?我想這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而確實對品質更為著重的 Lexus 客群來講,這套系統的穩定性還是要先給 Alphard 試水溫才能得知。另外很多人不知道,其實 Alphard PHEV 台灣是繼日本之後第二個上市的國家,TMC 相當給台灣面子。

看似與 HEV 相同、實則大大不同
不管是動力還是操控層面

畢竟只是動力系統「升級」,所以 Alphard PHEV 車型在外觀上並沒有太多變化,僅僅換上升級過後的 19 吋輪圈、同時車身廠徽變成 PHEV 而已。因此就讓我先來提及 Alphard PHEV 與 HEV 的動力與操控感受差異。

動力系統上,PHEV 車型採用與現款 Crown Sport 相同的 2.5升 THS II,也就是 2.5 Dynamic Force Engine 搭配電動馬達與電池組的設計,內燃機部分輸出為 177ps/219Nm,比起 HEV 車型的 190ps/236Nm 看似少了不少,不過原廠藉由加大電池與馬達來補償,18.1kWh 的鋰電池安裝在車身中間的地板下,在維持車內空間的同時進一步降低重心,再加上重新編排排氣管路等最佳化的 GA-K MPV 專用車身框架,不會侵占車室空間。

而馬達輸出部分與 HEV 車型相同,前軸 182hp、後軸 54hp 構成 e-FOUR 四輪驅動系統,但就如前面所說、電池組的加大可以補充內燃機動力的不足,令最大綜效馬力達306ps、性能更強。

儘管車重接近 2.5 噸,但純電模式( NEDC 測試)續航里程仍有 80 公里,如果依照 Alphard 的用車需求,可覆蓋 95% 的使用狀況,畢竟會開 Alphard 的「司機」基本上都在都會地區為主、郊區與高速路況並沒有想像中的多。

不過為了容納大電池組,油箱容量從原本的 60L 減為 47L,但原廠公布的 WLTC 數據來看,綜合續航仍超過 780km,就算以七折或八折來算最高也能達到 630km 上下,以如此龐大的「禮賓 MPV」來說相當出色。另外充電規格為 SAE J1772,充電時間:220V / 16A 約5小時,另外也能用家用110V / 12A插座充電,不過日規車型的快充功能、很可惜的來到台灣就沒了,主要是因為日規無論是 Alphard 還是 Vellfire PHEV 都是採用 CHAdeMO,自然而然在台毫無用處了。

IMG_1562.JPG這次 PHEV 車型新增了 HV/EV CHG 充電與 AUTO EV/HV 模式,基本上與 Prius PHEV 是相同的功能。

2000px_DSCF0589.jpg

上路後 Alphard PHEV 與 HEV 一樣起中都以電動馬達來驅動,因此反應迅速是必然的,不過馬達輸出感覺比 HEV 車型來得更為強烈許多,整體油門反應極為線性且安靜;在我開上高速公路之後純電模式會切換成混合動力模式,輸出力道顯然比 HEV 更大、而且你感受不到引擎啟動的過程,加上電量如果超過一半以上到 120km/h 左右都能以純電行駛,我認為 PHEV 車型反而比 HEV 更有「純電感」。

2000px_DSCF0616.jpg

此外,當在高速公路等長時間加速的情況下,EV會切換成混合動力模式,而引擎啟動的時機非常巧妙。再加上從低轉速啟動,因此幾乎感覺不到傳統油電車那種特有的引擎噪音。這也提升了行駛質感。這點與儀表板與車門加入的隔音材,以及車內多處注入聚氨酯發泡材料,有效消除了多餘的細微振動。

不過縱使車艙內擁有極高的隔音工程設定,像是儀表板與車門加入的隔音材質,以及車內多處注入聚氨酯發泡材料,有效消除了多餘的細微振動,但就是引擎不會時常啟動,這種純電行駛為主的設定讓先前 HEV 引擎噪音掩蓋的聲音現在變得清晰可見,尤其路況較差時胎噪較為明顯,算是美中不足的地方吧。

2000px_DSCF0639.jpg

為了驗證原廠所謂「重心降低」(比油電版低 35mm)的特性,我也刻意去跑了一趟山路,發現 Alphard PHEV 的動態表現確實進步不少,有賴於電池放置在車底以及周邊的結構補強,車體下部剛性也大幅提升。儘管車身動態不可能「脫胎換骨」、畢竟還是採用相同的麥花臣支柱式、後雙A臂結構設定,在山路行駛時可感受到穩定性更好,適中的輔助讓方向盤指向性在可接受範圍,在彎道中保持一定的姿態。

2000px_DSCF0622.jpg

另外避免司機煞車導致乘客不適,PHEV 車型有著 Smooth Stop 機能,簡單來說就是積極使用後輪煞車,如此一來搭配動能回收煞車系統,比方說像我這種「初學者司機」也能讓車身前後俯仰被抑制得宜,讓所有乘客不會感受到搖晃。

2000px_DSCF0626.jpg

只是避震設定由於台灣市場的 PHEV 並非 Executive Lounge 等級,自然沒有 Swing Valve 機械式避震,但偏舒適的避震阻尼還是能吸收多餘碎震、彈跳感也在可接受的範圍內。只是後座吸震略弱,會殘留些許縱向搖晃。不過我也有發現彈簧剛性變得更硬,確認後原來是為了對應增加的車重所致。

外觀與內裝維持 HEV 配置

2000px_DSCF0668.jpg

說真的如果不特別說明,開在路上你大概也很難分別出 PHEV 與 HEV 的不同之處。尤其台灣市場為了更大的第二排走道空間、因此還是維持日規 Z 等級的設定(大概也是獨一無二的設定)。這次 Alphard 在延續上一代的基準同時,以「Forceful x IMPACT LUXURY」呈現出更具力量感、更動感與更奢華的面貌。

IMG_1457.jpg

IMG_1449.JPG

IMG_1461.JPG

IMG_1445.JPG

以「豪華遊艇」作為概念的側面線條向來就是 Alphard 的標誌,在第四代車型上有了截然不同的詮釋方式,除了增加大型 A 柱窗戶來強化視野以外,鍍鉻飾條從 A 柱一路延伸到車尾上緣;窗框下緣僅僅保留駕駛座的鍍鉻部分、但 S 型線條相當具有識別度;飄逸的板金折線也跟隨窗框有著 S 型的延續,而「Alpha」專屬廠徽也從車頭改到了前車門上。

IMG_1451.JPG

車尾格狀式 LED 尾燈不僅與水箱罩相互呼應,搭配大型鍍鉻飾條貫穿與鍍鉻銘版,更彰顯其旗艦地位。如果真的要說哪裡不一樣,那就是 19 吋輪圈相當奢華、更有力量感。另外就是 PHEV 字樣出現在車門與後尾門部分。

IMG_1555.JPG

內裝部分差異就更少了,最讓人印象深刻的,還是 Alphard PHEV 在二排座椅上的極致體驗。乘坐舒適、進出方便,簡直是貴賓的待遇。雖然台灣不是導入「Executive Lounge」,但第三排座椅還是變成了雙座設定,也就是說 PHEV 車型是六人座設定。

IMG_1538.JPG

IMG_1543.JPG

IMG_1588.JPGControl.jpgSeat.jpg車內還是有大量的按鍵可以控制,除了前面所講的車頂控制台以外,座椅二側有著「直覺式立體電動座椅調整鈕」可直接調整座椅高低、椅背傾角與腳靠;椅子四周、後行李箱側更有控制座椅前後滑移的按鍵,甚至是駕駛座門版上也擁有座椅自動歸位/滑門控制的按鍵。

gifmake_1689571891.gif

IMG_1549.JPG

另外 2025 年式樣的 Alphard 全車系都將日本列為選配的「電動踏板」列為標配,開門時會自動從地板升起(離地高度 220mm),進一步提升上下車便利性。加上前後滑動、椅背傾斜、腳墊長短與角度等全面電動調整,側邊和駕駛座也都有控制鍵,方便貴賓上下車。

IMG_1638.JPG

以『悉心款待』的理念所呈現的環繞式中控台,設計簡約大方、同時保留該有的實體按鍵,另外材質鋪成也以軟質塑料、真皮包覆環艙、鋼琴烤漆飾版、消光原木飾版與香檳類金屬飾條所組成,豪華著重的「五感體驗」,Alphard 能讓無論是駕駛或是乘客都有滿足感。

12.3吋數位儀表板,搭配大型 14 吋 Display Audio Plus 螢幕位於正中央,其中數位儀表板跟目前大多數車款的設定一樣,能夠選擇12種不同類型的主題,三區可獨立設定顯示資訊。

gifmake_com_1746888880575_20.gif

gifmake_com_1746889429588_393.gif

至於 14 吋主機主要介面都是以駕駛者為導向,多功能資訊整合系統更提供 Apple CarPlay/Android Auto 手機互聯,不過 PHEV 車款多了充電機能,開車的時候不需要將視線轉移過多就能控制多數功能,加上「Hey!Toyota」的語音控制,什麼冷氣空調、音響等等都能用說的來控制。

gifmake_com_1746888993797_286.gif

10 吋全彩 HUD 多功能抬頭顯示幕藉由方向盤保留實體按鍵的觸感並加入觸控追跡功能,可輕易地操作各式選單、音量調整及啟閉駕駛輔助等,另外藉由將行車資訊與按鍵配置同步顯示於 HUD,司機不需移動就能了解各項行車狀況。

最後智慧型四區獨立恆溫、天窗(後座左右獨立全景式天窗)、nanoeX 空氣清靜系統、日本原廠 E-Mirror電子式後視鏡、JBL Premium Sound 15具揚聲器、14 吋影音系統等一應俱全,比起日規的 Z 版還奢華!

IMG_1577.JPG

IMG_1579.JPG

features.jpg

IMG_1586.JPG

IMG_1589.JPG

IMG_1594.JPG

IMG_1597.JPG

S__78209045.jpg

IMG_1641.JPG

IMG_1651.JPG

在駕駛輔助系統方面,ACC 設定在最短車距也不會讓人感到不安,並能巧妙防止旁車插隊;而 PDA 也能自然地幫忙轉向和減速,讓人感受到這套系統是經過實際路試細心調校的。

IMG_1465.JPG

IMG_1528.JPG

IMG_1531.JPG

IMG_1533.JPG標準容積部分,當第三排座椅位處最後的時候空間為 110 公升、向前移動之後則提升至 575 公升、當第三個座椅收起時則為 860升(第二個座椅處於中間),與 HEV 車型相同。而拆下後行李箱蓋板後高度為1,330mm。

2000px_DSCF0714.jpg

超越普通豪華車的界線
PHEV 保母車的新展開

2000px_DSCF0650.jpg

自從 2023 年進入第四代以來,現行款 Alphard 便在歷代車型中創下壓倒性的高人氣。不管事日本本土還是亞洲市場,買一台 Alphard 已經是政商名流的「必配」,更間接讓過去曾是主流的四門房車從公務用途中退場、進而讓 CROWN 家族重新洗牌,Alphard 可說是「功不可沒」。

2000px_DSCF0707.jpg

而過往 PHEV 系統常被視為彌補純電動車(EV)缺點的備案,例如解決續航力不足的問題。然而,作為車系旗艦的 Alphard PHEV 並不僅止於能源選擇「備案」,而是被視為一種能滿足更高目標的解決方案。

IMG_1495.jpg

而所謂的「更高目標」,就是「讓移動變得更舒適的幸福體驗」。

雖然比 HEV 車型貴了 14 萬,但 Alphard PHEV 藉由接近純電車的駕馭感、以及原先極佳的舒適性,讓原本就立於不敗之地的 Alphard 更為完美,可以說 Toyota 藉由 PHEV 車型的導入,完善了 Alphard『悉心款待』哲學,如果真的要買 Alphard 強烈建議多花錢選購。至於其他對手想要超越?恐怕只能打掉重練了吧! 

2000px_DSCF0682.jpg

2000px_DSCF0646.jpg

2000px_DSCF0660.jpg

寫在後話,如果想要看 HEV 車型的可以參照此篇:立於不敗之地、更多了「悉心款待」的完美細節,2023 Toyota Alphard 2.5 HEV

部分圖片:Leo 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