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W攜手2025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見證BMW Art Cars 50週年經典傳奇

在汽車領域中,BMW是最注重藝術發展的品牌了!而這一切始於1971年,當時BMW委託藝術家Gerhard Richter創作了三幅紅黃藍(Rot、Gelb、Blau)主題的大型畫作,而這三幅大作自1973年BMW Four-Cylinder慕尼黑總部大樓開放以來,就一直放在入口大廳展出。從那時開始,不僅於1975年推出第一輛Art Car,BMW更持續在文化領域承擔社會責任,並積極參與世界各地的藝術專案。透過其全球文化參與,BMW集團在現代和當代藝術、古典音樂、爵士樂和聲音,以及建築和設計領域建立了100多項長期倡議。如今來到第50個年頭,BMW特別在全球各地重要市場舉辦一系列慶祝活動,其中當然也包括了台灣。

1280x854-p90412938-gerhard-richter-gelb.jpg

「2025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將於5月9日至11日假台北南港展覽館盛大登場。BMW總代理汎德今年再度攜手這場年度藝術盛事,以實際行動持續展現品牌對藝術領域的深耕與支持。BMW Art Cars問世以來,今年已邁入第50週年,BMW汎德將於展會現場推出主題展演,呈現半世紀以來 BMW 將駕馭精神與藝術創作深度融合的精彩歷程。透過這場歷史性展演,BMW 將藝術、設計與速度三者交匯,打造一場視覺與思想並具的沉浸式饗宴,並傳遞「以創意驅動未來」的品牌精神。

3.jpg

本次展覽亦特別呈現BMW Art Car五十週年限定原廠精品,將藝術美學延伸至日常生活,體現品牌對細節與品味的堅持。展區同時設有拍照互動區,邀請貴賓留下專屬紀念,更有機會獲得限量贈品《BMW Art Car Collection》精選集。

IMG_7408.JPG

IMG_7411.JPG

今年,BMW 與「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共同呼應展會主題「在地連結.國際視野」,探索當代藝術與文化創新的交會點。適逢BMW Art Cars邁入50週年,BMW 總代理汎德特別邀請2006年 BMW Art Cars 世界巡迴展台灣首站的重要策展推手:當代藝術家薛保瑕博士擔任特邀嘉賓,象徵品牌與藝術界深厚淵源的延續與致敬。

此次展演更邀請台灣當代藝術家翁明哲先生,親自操刀創作,以BMW M3 Competition為畫布,透過奔放的線條詮釋速度與力量,向BMW Art Cars精神致敬。展區亦將同步呈現自1975年以來,歷代共20台BMW Art Cars經典作品的精緻模型車,完整回顧品牌半世紀以來融合藝術與駕馭的創新演進。活動期間,BMW將提供尊榮車主專屬導覽與旗艦車款接駁服務,結合創新駕馭科技與藝術欣賞體驗,持續深化品牌與藝術的對話,共譜一場跨界共鳴的感官饗宴。

P90554359_lowRes_the-new-bmw-art-car-.jpg

BMW Art Cars 50週年激盪速度與藝術的當代美學對話

自1975年首輛BMW Art Car由美國藝術家Alexander Calder創作問世以來,BMW Art Car計畫正式開啟汽車成為藝術媒介的新篇章。五十年間,共有包括Andy Warhol、David Hockney、Jeff Koons、Cao Fei…等國際重量級藝術家參與創作,每一台Art Car均為當代藝術與精湛工藝的結晶,這些馳騁於賽道與公路的藝術品,不僅見證時代風格的演變,更成為藝術與創新完美融合的象徵。

本次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BMW展會現場將同步展出自第一代至今、共18台BMW Art Car經典收藏模型車,重現由Alexander Calder、Andy Warhol、Jeff Koons…等世界級藝術家所創作的經典車款,全方位呈現BMW Art Cars半世紀以來的創作軌跡與藝術精神。透過這場微型藝術巡禮,觀眾得以近距離欣賞各世代藝術家如何以BMW車體為創作載體,探索抽象藝術、流行文化、城市景觀與未來科技,宛如展開一場橫跨五十年的創意旅程。

2.jpg

BMW會不定時地推出Art Cars,有些是與藝術家合作的限量款市售車;而有編上號碼的實車都是非賣品,但會推出限量模型車,1~19號均已售盡,現在還有20號以BMW M Hybrid V8利曼耐久賽賽車為基礎創作的模型車可買。#20是BMW和出生於衣索比亞的藝術家Julie Mehretu的共同創作。Mehretu的作品習慣結合政治事件和歷史遺跡(例如:倫敦的葛籣費爾塔大火,或者波灣戰爭後薩達姆·海珊在巴格達被摧毀的宮殿...等等),透過諸如筆觸、線條畫、噴槍繪畫和絲網印刷,將曾經熟悉的事件圖像轉化為抽象的構圖。

ac20-05-media-hd.jpg

P90550665_lowRes_julie-mehretu-workin.jpg

Julie_Mehretu.jpg

IMG_7273.JPG

第16號作品是一個特例,看起來不是車!而像是個裝置藝術。其由冰島裔丹麥藝術家Ólafur Elíasson創作,讓人一開始甚至未能意識到眼前的這是一輛車,它更像是一個巨大的繭,裡面的BMW H2R將會破繭而出。

此次展演也特別邀請到2006年BMW Art Cars世界巡迴展台灣首站的重要策展推手當代藝術家薛保瑕博士擔任特邀嘉賓。當年,她以國立台灣美術館館長身分大力促成BMW Art Cars首度來台展出,開啟品牌與台灣當代藝術對話的嶄新篇章。身為台灣抽象藝術的重要代表人物,薛博士長年推動藝術跨界交流,此次出席亦象徵這段珍貴文化連結的延續與深情致意。同時,薛博士奔人也是BMW愛好者,擁有許多相關收藏。

IMG_7321.JPG

此次展演特別邀請到2006年BMW Art Cars世界巡迴展台灣首站的重要策展推手:當代藝術家薛保瑕博士擔任特邀嘉賓。薛博士長年推動藝術跨界交流,當年以國立台灣美術館館長身分大力促成BMW Art Cars首度來台展出,此次出席亦象徵這段珍貴文化連結的延續與深情致意。

BMW總代理汎德此次特別邀請台灣知名當代藝術家翁明哲先生,運用其獨具特色的「刮刀美學」與「壓克力拋灑技法」,將顏料轉化為充滿動態張力與節奏感的視覺語彙。以BMW M3 Competition為創作畫布,透過奔放筆觸描繪速度的律動,在逤有線條之間巧妙融入「旅途風景」的隱藏彩蛋,象徵對土地記憶的溫柔致意。這件行動藝術作品不僅為BMW M精神注入全新詮釋,更是向BMW Art Cars 50週年經典精神致敬的象徵。

IMG_7354.JPG

BMW總代理汎德特別邀請台灣知名當代藝術家翁明哲先生,運用其獨具特色的「刮刀美學」與「壓克力拋灑技法」,將顏料轉化為充滿動態張力與節奏感的視覺語彙。以BMW M3 Competition為創作畫布,透過奔放筆觸描繪速度的律動,巧妙融入「旅途風景」的隱藏彩蛋,律動線條代表了速度,將這些「旅途風景」連結起來,不僅為BMW M精神注入全新詮釋,更是向BMW Art Cars 50週年經典精神致敬的象徵。

IMG_7370.JPG

IMG_7390.JPG

IMG_7394.JPG

IMG_7397.JPG

IMG_7401.JPG

IMG_7375.JPG

BMW始終以藝術為語言,持續開啟關於未來移動與創新的跨界對話。本次展覽亦特別呈現BMW Art Car五十週年限定原廠精品,將藝術美學延伸至日常生活,體現品牌對細節與品味的堅持。展區同時設有拍照互動區,邀請貴賓留下專屬紀念,更有機會獲得限量贈品《BMW Art Car Collection》精選集。透過科技、設計與藝術的深度融合,BMW 打造出一場全方位的沉浸式感官體驗,引領觀眾探索品牌在速度、創意與美學之間的無限可能。

與藝術並駕齊驅 BMW豪華旗艦車款引領藝術旅程

BMW總代理汎德自2019年起積極參與「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今年邁入第六年。透過長期投入與實際行動,汎德持續推動台灣藝術及文化創意產業的蓬勃發展。今年再度攜手亞洲指標性藝術盛會,策劃一系列跨界合作,向BMW Art Car半世紀以來的創作精神致敬,回顧藝術與駕馭所交織出的美學風潮。

IMG_7373.JPG

展覽期間,BMW更為尊榮車主與博覽會貴賓量身打造專屬體驗,包括由專業藝術講師帶領的車主限定導覽場次,讓賓客深入了解藝術作品背後的創作理念與文化脈絡;同時亦提供BMW豪華旗艦車款接駁服務,於展館與指定地點間往返,打造無縫且舒適的觀展動線,打造尊榮專屬的藝術之旅。

BMW持續將前瞻駕馭科技與藝術體驗相結合,完美體現「顛覆不凡」的品牌核心精神。透過與藝術對話、與創作同行,BMW 正在全球舞台上描繪出未來移動生活的無限想像與可能。

IMG_7378.JPG

IMG_7305.JPG

2025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

活動時間:2025年5月9日至5月11日,上午11:00至下午6:00
活動地點:台北南港展覽館一館4樓(台北市南港區經貿二路一號)
更多活動訊息可至台北當代活動官網:www.taipeidangdai.com

更多有關BMW Art Cars資訊 : https://www.bmw.com.tw/zh/more-bmw/art-cars.html

4.jpg

5.jpg

IMG_7412.JPG

IMG_7385.JPG

IMG_7381.JPG

IMG_7387.JPG

IMG_7307.JPG

IMG_7383.JPG

IMG_7282.JPG

#1 Alexander Calder / BMW 3.0 CSL / 1975

IMG_7283.JPG

#2 Frank Stella / BMW 3.0 CSL / 1976

IMG_7284.JPG

#3 Roy Lichtenstein / BMW 320i Turbo / 1977

IMG_7285.JPG

#4 Andy Warhol / BMW M1 / 1979

IMG_7286.JPG

#5 Ernst Fuchs / BMW 635 CSi / 1982

IMG_7287.JPG

#6 Robert Rauschenberg / BMW 635 CSi / 1986

IMG_7289.JPG

#7 Michael Jagamara Nelson / BMW M3 Group A / 1989

IMG_7290.JPG

#8 Ken Done / BMW M3 Group A / 1989

IMG_7291.JPG

#9 Matazo Kayama / BMW 535i / 1990

IMG_7292.JPG

#10 César Manrique / BMW 730i / 1990

IMG_7293.JPG

#11 A.R. Penck / BMW Z1 / 1991

IMG_7295.JPG

#12 Esther Mahlangu / BMW 525i / 1991

IMG_7296.JPG

#13 Sandro Chia / BMW M3 GTR / 1992

IMG_7297.JPG

#14 David Hockney / BMW 850 CSi / 1995

IMG_7298.JPG

#15 Jenny Holzer / BMW V12 LMR / 1999

IMG_7273.JPG

#16 Ólafur Elíasson / BMW H2R / 2007

IMG_7299.JPG

#17 Jeff Koons / BMW M3 GT2 / 2010

IMG_7301.JPG

#18 Cao Fei / BMW M6 GT3 / 2017

IMG_7303.JPG

#19 John Baldessari / BMW M6 GTLM / 2016

IMG_7304.JPG

#20 Julie Mehretu / BMW M Hybrid V8 / 2024

1.jpg

Bear

曾於2002~2004任職於Option改裝車訊編輯,之後轉戰汽車銷售十餘年,擔任總代理新車及超級跑車的銷售業務及公關企劃,藉由過去的工作經驗作貼切的報導,以協助讀者們購車前的參考,是在下的職責以及撰稿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