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而強大、一見傾心的瑞典小精靈,2025 VOLVO EX30 Twin Motor Performance Plus

可不要看 EX30 那小小的身軀,對於 Volvo 來說可是近五年來相當重要的產品。畢竟 Volvo 自從宣布「2030年產品陣容全面電動化」的目標,推出負擔得起的電動車型、進而讓更多人願意捨棄燃油車投入電動車懷抱就得靠入門級別的電動車來達成。

雖然面對近來全球電動車需求放緩,「2030年實現100%電動化」目標不得不改弦易辙成為「2030年產品陣容有90%至100%為純電車或油電混合車,輕油電車型最多佔10%」的目標,但 Volvo 還是很有信心 EX30 能夠吸引新顧客入手。

簡約北歐美學再進化

IMG_6299.jpg

Volvo 的設計質感一直以來都為人津津樂道,但身為近五年來 Volvo 首款全新車款,EX30 的設計當然要超前一個世代才行。 延續「斯堪地納維亞設計」俐落現代北歐風,EX30 全車於設計上做減法、你看不到複雜的線條雕塑。

IMG_6476.jpg

車身比例車透過上揚的腰線、粗框的葉子板輪拱線條、懸浮式配色車頂與延伸出的擾流板等元素增添車身的運動氣息。同時,短前後懸的設計也讓其車身看起來非常的幹練,卻不失 SUV 的力量感,讓 EX30 更為注重實用性與美感的平衡。

IMG_6480.JPG

IMG_6466.JPG

IMG_6464.JPG

IMG_6481.JPG

IMG_6468.JPG

而幾何對稱設計、並透過像素方塊勾勒出來的「雷神之鎚」LED 大燈輪廓,不僅點亮後極具辨識度,還具備動態迎賓模式,十分吸睛。既然是電動車、當然沒有大型水箱罩的裝飾,取而代之的是大面積的封閉面板,上面僅有大大的廠徽,而黑色部分可不是一般的裝飾、而是有實際作用的進氣口。

順帶一提,EX30 的車身尺寸為長 4,233 mm、寬 1,835 mm、高 1,549 mm,軸距達 2,650 mm,整體佈局適合都會環境中的靈活駕駛。

IMG_6463.jpg

IMG_6461.JPG

從車尾望去,EX30 還是維持那緊湊且簡約的設計,而創新的「分離式」尾燈組則是師承 EX90 而來,雖然下方為環狀貫穿式樣、但中間部分不能亮,因此夜間從車尾看過去還是有類似長條尾燈的視覺感。不過在外觀設計上我最喜歡的,除了「雷神之鎚」LED 大燈以外,就是那無邊框的外後視鏡,在這種小型電動車上很難得會見到如此「美學至上」的細節!

IMG_6355.jpg

按鍵最少化
簡約座艙實現未來

IMG_6431.JPG

在電動車浪潮之下「按鍵越來越少」已經是個潮流。身為新世代 Volvo 車型的代表,EX30 的內裝比起其他兄弟更為簡約,整個座艙既注重產品的實用性,又強調溫暖的人文因素,而且還可以有效擴大車內的視覺感受。

IMG_6400.JPG

除了簡潔設計外,為了減少零件數量、Volvo 盡可能將不同功能整合至一個零件中,比方說位於扶手前方的電動窗按鍵便是一例,如果要控制後方則必須要 Rear 才行。

IMG_6451.JPG

此外座椅、儀錶板、車門、地毯等處也大量使用可回收及可再生材料製作,也難怪 Volvo 宣稱 EX30是品牌有史以來最環保的一款車型。

整個中控台只有一個豎立的 12.3 吋 Google 系統主機,所有的功能都必須在這個螢幕中操控;而原本方向盤前方則僅有一個紅外線感知器「駕駛狀態感測系統」,每秒鐘可針對駕駛者進行13次的眼睛與臉部運動檢測,如果駕駛分心、打瞌睡等狀態下會在螢幕上發出聲音及圖像警示。實際上使用我覺得太過靈敏,如果我只是轉頭看一下後視鏡他也會提醒;方向盤也是另外一個焦點,上下為平面設計、同時採用環保皮革包覆,上面的按鍵使用起來也相當便利。

IMG_6405.JPG

IMG_6379.JPG

不過 EX30 最特別的地方,就是那永續環保的內裝材質。除了星砂微粒內裝嵌飾以外,還包括採用Nordico 植然皮所建構而成的微風藍車室,不過中控台與門板位置的軟質材質覆蓋面積不大,整體質感而言還是可以接受。

IMG_6453.JPG

IMG_6380.JPG

另外長達1.2 公尺的 Harman/Kardon 「Sound Bar」音響橫跨在儀表台前緣位置,內部為六具揚聲器組,所以你在前車門左右是看不到喇叭的。加上兩個後車門板、一個行李箱揚聲器配置,總共具備1,040W輸出功率,結合9聲道混合擴大機以及包括動態、柔和、語音、自訂等聲音模式可供切換,讓EX30 的音響表現相當不錯!

IMG_6381.JPG

IMG_6383.JPG

IMG_6384.JPG

中央鞍座部分設計了方便放置手機的空間,左邊具備無線充電功能、下方則是二組 TYPE-C 插座,而大面積的置物空間足夠放下一般的手提包、筆電包等等,那麼你可能會問有沒有杯架?答案是他隱身在中央扶手內,而且可以依照需求彈出一個或二個杯架不說,你甚至可以直接把它拿掉,此時又變成額外放置小物如手機、鑰匙的置物空間,簡直是 IKEA 傢俱的翻版。下方則是貫穿式的置物槽,在將置物盒取走以後整體的收納空間還是比較大的。

gifmake_1739699341.gif

gifmake_1739696760.gif

IMG_6410.JPG

而說回 12.3 吋 Google 系統主機,具備 8 核心系統架構並支援 5G 高速聯網功能。整個介面分成駕駛資訊、導航資訊、常用功能與系統資訊四大項目。同時 Google Assistant 也能直接在主機上使用,但可惜的是目前僅能用英文交談、未來會不會有中文語音交談還是未知數。哦不過這次 Apple CarPlay 無線終於可以在上面使用了。

gifmake_1739699873.gif

首先駕駛資訊就是檔位、時速、總電量、剩餘里程、燈光/雨刷圖示與駕駛輔助系統等資訊,且擁有兩種排列顯示方式可供切換;第二層導航資訊則是 Google Map,輸入目的地後也會同步顯示抵達時的預估剩餘電力。

第三排常用功能則是列舉媒體、電話、各項應用程式及功能,而且是動態調整設定,假設你常使用 Apple Carplay 等,他就會出現在上面;第四層則是 Home鍵、應用程式、音量、空調、車輛設定、警示燈等固定按鍵。

不過因為 EX30 把所有物理按鍵與選扭全部取消,所有功能都必須按下車輛圖示進入車輛設定使用,而且進去後又有分成「常用設定」、「汽車狀態」與「設定」三個子功能,等於說你要控制特定功能都必須要進入第三層選單才能控制,像是常用功能你可以使用燈光、後視鏡、環艙氣氛燈、車窗除霧、手套箱與電動尾廂門開關等。畫面下方另有車道維持輔助系統、單踏板模式與駕駛警示功能的開關。

但有些功能卻因此變得相當麻煩、學習成本變高,如果你要調整後視鏡,進入畫面後你還要藉由方向盤來調整;你要開燈也必須進入這個畫面來使用;甚至開中間的手套箱也要在螢幕裡面開,「把簡單的事情變複雜」或許是「極簡化」所要付出的代價吧?而其他細節功能則全部放在「設定」頁面中,比方說「充電」項目就能讓車主設定充電最大電流、目標充電量、充電排程等項目。

最後EX30的螢幕中有北歐森林、群島霞光、北歐仲夏、北歐晨光、北歐極光等五種不同的沈浸式主題可供切換,切換模式之後會顯示各場景的動態畫面,氣氛燈也換變換色彩營造不同氛圍。

IMG_6434.JPG

大面積全景式玻璃車頂也是頂級車標準配備,讓 EX30 相當優異的空間感及採光效果;只是與C40 Recharge一樣並未配備遮陽簾或調光模式。

PA II 系統新增更強大的車道偏離輔助

IMG_7109.JPG

Volvo PAII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大家應該不陌生,應用多年後不管是加減速或是系統靈敏度都是水準之上,不過在 EX30 更新增了二個功能,分別是「大車車道偏離輔助」以及「主動車道切換輔助」。

前者主要是在高速公路上使用(50~130km/h之間),只要系統偵測旁邊車道有大卡車之類,在超車後車輛會稍微偏離車道中央(約20公分)與大車拉開距離、避免大車側風影響到車輛導致偏離;後者同樣是在高速公路上使用(65~130km/h間),當啟動 PAII 時最上方車輛圖示兩旁會出現綠框,撥動方向燈撥桿車輛即會主動變換車道至框內,但換完車道方向燈撥桿得自己撥回。

只是這套系統在 74 線實際測試的時候,由於要與後方車輛發出較長的安全距離才會顯示出來,如果遇上車流量較大的狀況下其實用處不大。

另外EX30 是 Volvo 首款採用新一代PAP自動停車輔助系統的車款,使用場景包括路邊停車、倒車入庫,甚至是魚骨式停車位等。 使用操作如下:在環景畫面中按下左下角的「輔助」按鍵即會開始搜尋周邊車位,找到車位後先採煞車後按下「綠色停車格」按鍵,然後放開方向盤與油門即可。

小車也能擁有適宜空間

IMG_6417.JPG

雖然 EX30 的車身尺碼不大,但藉由 SEA 平台的優異配置、加上軸距長達 2650mm,乘坐空間其實超乎預期的好。採用可回收材料製成、同時與來自瑞典/芬蘭森林生物基混搭而成的Nordico植然皮座椅質感相當不錯,包覆性與支撐性都有一定水準,只不過座椅調整機構採用非常簡約的方塊調整,並不直覺的設計使用起來要點時間習慣。

IMG_6407.JPG

IMG_6421.JPG

至於後座部分,雖然腿部空間算是可接受、以我 168cm 的成人男子坐進去還有一拳半的空間,只是椅面較短所以支撐性屬於普通等級,但好在頭部與椅背的傾斜角度都足夠,但可能比較適合三人家庭或是情侶們使用。

IMG_6447.JPG

IMG_6444.JPG

IMG_6438.JPG

IMG_3420.JPG

IMG_6493.JPG

最後行李箱部分,標準後廂容積為318公升,但好在佈局相當方正,所以可以放下基本的小型登機箱、旅行袋等,為了增加空間使用的靈活性,底板採用雙層設計可依裝載需求增加廂內高度,而小彩蛋也出現在後行李箱上,「Will It Fit」圖示標明後廂各處尺碼以及可裝載的物品,可以多加參考!

而與 EX40/EC40 一樣,前「引擎蓋」中也有行李空間可供置物,不過容量不大僅有7公升,但上蓋內部還有小彩蛋:麋鹿與車輛圖樣妝點!

SEA 平台打造
最小VOLVO 卻是動力最強!

IMG_6577.jpg

或許有人會好奇這次 EX30 的平台是什麼,其實 Volvo 這次並沒有刻意溝通,但簡單的說他是使用 Zeekr Technology Europe開發的Sustainable Experience Architecture(SEA)架構而來,並且已經用在集團旗下大部分純電車款,而大家熟悉的 CMA 平台也是經由他們所開發出來。

SEA 平台更像是一個統一的多個平台的架構,涵蓋幾乎所有車型。該平台由五個不同的核心版本組成,而 EX30 的則是SEA2、已經運用在 Smart 家族、Lynk & Co 與 Zeekr 上。

IMG_6403.JPG

扯遠了,目前導入台灣市場的 EX30 僅有一款 Ultra 規格,搭載前後軸永磁同步馬達,可以輸出428hp/55.4kgm的最大輸出,同時在 69kWh鋰電池(可用64kWh)之下有著445~450km/h的續航里程(WLTP 測量)。

雖然 EC40/EX40 也具備超過 400hp 的輸出,但由於 EX30 車重僅有約 1.8 噸,因此 0~100km/h僅需 3.6秒就能完成,可以說他是最入門的 Volvo、卻是最快的 Volvo!

IMG_6765.jpg

你可能會認為有著 428hp 的小車,開起來應該會很瘋狂,但實際上 EX30 的動力輸出反而沒有那麼可怕,輕踩油門行駛在台中市區,其相當溫馴的線性輸出基本上與一般小車無異,至少你不會因為某些電車過於兇猛的電門反應而自亂陣腳。

DSC04751.jpg

在高速行駛時全電門下去,此時你才會感受到所謂的428hp爆發力,而如果真的要強烈的貼背感,此時選擇「高性能全輪驅動」選項,直接的電門輸出與前後馬達全力輸出下,EX30 就化身一台超級小跑車那樣暴力,但此時你就會發現扭力轉向的狀況非常明顯、如果不是專業駕駛很容易失控,所以還是建議玩玩看就好、可不要常駐這個選項以免發生危險啊!

IMG_6679.jpg

此外 EX30 也具備「one pedal drive」功能,不過與過去開過的 EX40/EC40 相比、放開電門後的減速力道較為和緩,同樣的也無法調整動能回收比例,而是依照與前車的距離主動調節力道,而且踩下煞車時不會有相當怪異的感覺。

IMG_7037.jpg

操控性方面,EX30 的 SEA 平台具備 50:50 的車身配重,加上所使用的前麥花臣、後多連桿以及其避震阻尼設定上屬於偏硬,整體有著相當精緻的顛簸處理能力,不僅在爛路感覺不到太多碎震,急加速時沒有出現顛簸或俯衝等狀況。

DSC04719.jpg

但他畢竟不是性能取向的車(即使他超過 400hp),它的轉向系統相當輕盈、力道適中,而且在一些彎道上操控起來相當直覺,它有一種令人愉悅的韌性,「可以讓你輕鬆駕馭的超大馬力車」反而是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

DSC04782.jpg

比起 SUV、他更像一台小型掀背車

IMG_6489.jpg

雖然 EX30 被形容為小型 SUV,不過在一天的相處之下、我反而覺得它更像是一款略高的掀背車,有著 SUV 極佳的視野與空間佈局,但動力系統輸出又讓它像是一台超跑一樣熱血沸騰,只是操控設定又很像是家庭 SUV 顯得溫馴且紮實,這種性格分裂倒是很符合 Volvo 電車一貫的個性。

IMG_6294.jpg

不過對於安全至上的 Volvo 來說,雖然該有的方向燈撥桿、排檔桿等都保留下來,但把所有功能全部整合到中央主機系統反而有點背道而馳,學習成本增加不說、如此大動力的車款卻沒有抬頭顯示器配置,當你撇開眼神去看主機上方的時速「駕駛狀態感測系統」就會一直提醒你,老實說在人因工學這塊、Volvo 不應該放棄過去的設定,反而去迎合中國新創廠商才是。

撇開這個使用習慣問題,EX30 確實很適合小家庭、情侶、單身男女或是退休夫妻做為用車,或許他不應該定位在入門車、而是多面向用戶都適合的「精緻都會通勤」用車才是!

IMG_6473.jpg

IMG_631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