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D Super e-Platform開啟「油電同速」時代,實現5分鐘閃充可行駛400公里量產車紀錄

世界領先的新能源汽車製造商比亞迪(BYD)推出了一款革命性的新型電動車平台,該平台有望透過匹配內燃機汽車的加油速度來消除充電焦慮。新架構稱為Super e-Platform,引入了許多突破性技術,這些技術在大規模生產的電動車生態系統中創造了世界紀錄。

Super e-Platform的核心電氣部件(電動馬達、電控和電池)都與現有配置相比進行了全面升級。該平台的充電功率為1兆瓦(1,000kW),這是量產汽車的最高峰值充電速度。實際上,這意味著Super e-Platform每秒可以增加2公里的續航里程的充電速率,以及世界上最快的量產充電速度:5分鐘閃充即可行駛400公里。

此外,該架構還具有580 kW的單功率電動馬達輸出,其兩個初始車型,即中國市場的HAN L(漢)和TANG L(唐),最大馬力可超過一千匹(4WD版本),而最高時速可超過300 km/h。這種層級的最高速度和疾快加速是透過能夠以高達30,000 rpm轉速運行的新電動馬達實現的,這也是另一個新的量產基準。而這兩款車起始售價分別為27萬與28萬人民幣。

在深圳舉行的發佈會上,比亞迪集團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表示,這項新技術將有助於消除電動車用戶剩餘的最大「痛點」。他評論道:「為了徹底消除使用者的充電焦慮,我們的目標是讓電動車的充電速度與汽油車一樣快,實現充電速度的「油電平價」。

tang-ev-kv-pc.jpg

為了實現這種平價,充電需要結合超高壓和高電流。Super e-Platform是全球首個採用「全域千伏高壓架構」的量產乘用車平台,同時在電池、電動馬達、電源和空調方面實現千伏級容量。

Super e-Platform還引入了比亞迪的「閃充電池」,該電池具有從電池負極到陰極的超快速離子通道,最大充電電流為1,000 A,最大充電速率為10C,兩者都是量產基準。為了支援這些速率,比亞迪開發並量產了新一代車規級碳化矽(SiC)功率晶片,額定電壓高達1,500 V,這是業界首款量產的碳化矽功率晶片,具有迄今為止最高的額定電壓。

兆瓦級充電需要兆瓦級充電器

新的超快速充電技術需要先進的充電站才能滿負荷運行。因此,比亞迪常務副總裁兼汽車工程研究院院長連玉波在同一場發佈會上宣佈,比亞迪已開發出行業首創的全液冷兆瓦級閃充終端系統,最大輸出功率可達1360 kW。

展望未來,比亞迪計劃在中國建設超過4,000兆瓦的閃充站。但除了自有充電站,比亞迪還開發了創新的「雙槍充電」技術,可以立即將快速充電器升級為超快速充電器,將增壓器升級為閃充充電器。這項「智慧升壓」技術是另一項世界首創,可確保與公共充電站相容,從而在各種位置方便地充電。

比亞迪相信,這種與現有基礎設施的互動,結合自主研發的閃充終端和開創性的超級電子平台本身,將重新定義電動車,加強中國在全球電氣化技術方面的領導地位。

Bear

曾於2002~2004任職於Option改裝車訊編輯,之後轉戰汽車銷售十餘年,擔任總代理新車及超級跑車的銷售業務及公關企劃,藉由過去的工作經驗作貼切的報導,以協助讀者們購車前的參考,是在下的職責以及撰稿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