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縫中求生存 ─ City / Tiida / Vios / Vento空間表現短兵相接

對於考量入門小型房車的消費者而言,空間可能不會是最重要的一環,但面對於總是拿空間衡量的多數消費者,我們還是得一探這群入門小型房車的空間表現。

當Volkswagen Vento以60萬元的價格帶殺入臺灣入門小型房車市場之後,隨著Toyota Vios的大改款更新以及Honda新一代City的發表上市,一度看似逐漸萎縮的入門小型房車市場更趨熱鬧。而在暑假當中,也正好是相中此級距的首購族進場的時機,為此,CarStuff人車事也找來Honda City、Nissan Tiida、Toyota Vios與Volkswagen Vento等車款,一探臺灣入門小型房車市場的相關產品,而這篇就將從空間表現面切入。

Honda City

以「跨距未來」為主要行銷話語的Honda City,從價格的制定就與現有國產小型房車有所差距,也標榜擁有上探C-Segment級距房車的空間表現。然而,實際測量City究竟能否超越同級?以身高177公分的成年男性為標準,實際測量便能發現,City能夠為後座乘客提供24公分的膝部空間,但受限於外觀造型,車頂下收的幅度過大,即使膝部空間不俗並附有後座出風口與中央扶手,但頭部卻完全與車頂接觸,對於乘坐的舒適性有著相當明顯的影響。

視覺上City無論是腿部空間或是後座出風口與中央扶手等配備,都與C-Segment的房車相似。

雖然腿部空間出色,但受限於車身造型,頭部卻直接與車頂接觸實屬可惜。

行李廂方面,City可以提供深87公分、最寬139公分、最窄處寬102公分與高59.5公分的行李廂空間,總計能夠帶來485公升的行李廂容積,並且搭配可6/4分離傾倒後座以及後座椅背快速釋放裝置,數據面與便利面都有上乘的表現。不過,其中87公分的深度卻落後於其他三款產品,當面對多人乘載又需載運物品時卻是City的弱勢所在。

City配備有可6/4分離傾倒後座,提供較具彈性的行李廂使用性。

Nissan Tiida

Nissan Tiida的「魔術大空間」口號早已深植人心,不過這其實也不僅只是廣告口號而已。Tiida數據上2600mm的軸距與City相當,以身高177公分的編輯為測量依據,也同樣能夠提供24公分的後座膝部空間,不過Tiida在外型設計上不若City那般追求流線的輪廓,挑高的車室空間可以提供4公分的頭部空間,在同級產品中幾乎給予了最為輕微的頭部壓迫感,也擁有四款車中最為突出的後座空間表現。

以魔術大空間為號召的Tiida後座空間是其優勢所在。

無論是腿部空間或是頭部空間,Tiida綜合表現都明顯勝出。

相對寬敞的後座空間之外,Tiida同樣能夠給予車主深91公分、最寬133公分、最窄處100公分、高63公分與容積467公升的行李廂容積,表現亦有水準之上,輪拱處的修飾也相對平滑,不至於影響行李廂的使用。不過,Tiida的後座椅背無法傾倒,也就是說若有大件物品的載運需求,並無法透過後座椅背傾倒的方式拓展行李廂空間,於使用彈性上較嫌不足。

Tiida能夠提供467公升的行李廂容積,可惜的是後座椅背並無法傾倒。

Toyota Vios

Toyota Vios一向是臺灣小型房車市場中的龍頭,改款之後車身尺碼來到車長4410mm、車寬1700mm與車高1475mm的水準,不過2550mm的軸距是四款車中最為短促的一款。但是回到實際的測量面,Vios卻能為身高177公分的編輯提供20公分的後座膝部空間,然而卻與City相同,受到車身輪廓的影響,下切的車頂影響了後座頭部的空間,1.3公分的測量結果僅優於City,使得後座乘客的舒適度大打折扣。

Vios同樣有平整話的後座底板,但軸距較短的關係也影響了後座的空間。

後座腿部空間仍屬充裕,但與City相同因為車身輪廓的關係,頭部空間也相當受限。

行李廂Vios亦有476公升的水準,並且繳出深96公分、最寬139公分、最窄95公分與高57公分的測量數據。不過,在輪拱處Vios運用較多的稜角修飾,也因此讓行李廂的空間切割的較為零碎。同時,Vios也與Tiida相同後座椅背皆無法傾倒,並不能依照使用上的需要調整行李廂的深度,同樣讓使用彈性打了折扣。

輪拱處有稜有角的修飾手法,讓Vios的行李廂空間顯得較為零碎。

Volkswgen Vento

車長4384mm、車寬1699mm與車高1465mm的Vento在四款車中尺碼最小,2552mm的軸距也僅優於Vios。表現在實際測量上,雖然19公分的後座膝部空間並不突出,不過由於Vento在設計上便與Polo掀背車切開、以傳統三廂四門房車輪廓而描繪的關係,並不選擇流線、低扁的線條,所以頭部空間並未受到影響,依然能夠提供4公分的頭部空間,還與四款車中後座空間表現最優異的Tiida相仿。

Vento的後座空間與Vios相去不多,兩者的軸距也僅有2mm的差別。

由於輪廓偏向傳統四門房車的線條設計,Vento的頭部空間明顯較佳。

體型較小的Vento於行李廂的空間表現,同樣能帶來108公分、最寬132公分、最窄100公分與59公分的行李廂空間,以及454公升的行李廂容積。雖然如此,內部輪拱處卻相對平整,減少對於行李廂使用的影響。不僅如此,Vento還配有可6/4分離傾倒後座,搭配可以向前翻起的後座椅面,不僅可讓行李廂深度一舉擴充至182公分,也能擁有相對平整的底板,大幅提升使用上的彈性。

Vento不僅配有可6/4分離傾倒後座,後座椅面翻起後也能提供更為平整的行李廂空間。

空間實測表:

文=陳奕宏 攝影=鄭捷、葉毓中、李承儒

陳奕宏

伴著嘶吼呼嘯而過的身影,點燃了對動力的熱情,熱愛賽車也喜歡汽車,因此先後於U-CAR汽車網站以及J-Fly Racing捷飛國際分別擔任汽車網站記者與賽車部主任等職。繞了一圈後,再度回到汽車媒體產業,現於CarStuff人車事汽車網站,以編輯的身分同時擁抱心頭的兩大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