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
試車報導
憑藉其充滿激情、引人注目的設計、出色的實用性和動態性能,以及最多可容納七名乘客的空間,新款Mercedes-AMG GLB35 4MATIC絕對是目前全球緊湊型SUV 級距市場中無與倫比、無可替代的唯一車型。

In
試車報導
Avante 大家可能會很陌生,但其實就是 Elantra 於韓國市場使用的車名。而這次 Pan-ASEAN N Day 當中另外一個主角,就是目前 Hyundai N 品牌「僅存」的燃油性能房車:Avante N。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在年初的時候 Hyundai 決定將 N 品牌重心放在研發高性能純電車、氫能電車上面,原先的內燃機陣容如 i20N、i30N 等性能車款就此告別市場,而在這次活動當中我也進一步詢問了品牌負責人 Joon Park 品牌未來的規劃,不過在此之前還是先來好好體驗一下 Avante N 的魅力!

In
試車報導
電動車在近五年來成為顯學,但不管是老牌車廠或是新創車廠,開發的初衷無非「軟體定義車輛」,所以你會看到許多電動車大多強調自駕、車載互聯網系統等,而要加入高性能元素就是直接給你前後高輸出馬達、以超大馬力與極快加速來強調所謂的「高性能」。 只是對於真正愛車的人來說,缺乏個性和駕駛參與感這些問題幾乎存在每一台電動車上,但也有像是 Taycan 或 Lucid Air 這些操駕性能卓越的電動車,但對許多買家來說價格不菲。「電動車再怎麼快,就是比不上燃油車的暴力駕駛感受!」、「電動車要追上現在優秀的燃油車都要很貴啦!」現在 IONIQ 5 N 要狠狠打臉這個聽起來合理的反電車論點....包括我自己。

In
試車報導
最近在台灣引起一陣炫風的 Citroen AMI,所到之處皆有不少民眾圍觀。AMI 這個名字最早是出現在1961年、比 2CV 更高一階的小型車,不過過了 50多年卻化身成為一台都會微型四輪電動車!而新世代 AMI 的起源最早可以回溯至 2019 年日內瓦車展上展出的「Ami One」概念車,作為 Citroen 百年誕辰的紀念車型,這也是品牌對於未來都會移動方式的理想。 正當大夥都認為這只是一台很可愛概念車的時候,隔年 Citroen 就直接把它量產了,甚至在這 4 年期間還衍生出了 Opel Rock-e、Fiat Topolino 等兄弟車款,讓都會微型四輪電動車開始茁壯。

In
試車報導
四年前推出的 Corolla Altis GR SPORT,不僅是海外市場第二款懸掛 GR Sport 的車款、更是台灣國瑞汽車與日本母廠緊密合作的作品,因此上市後已經大量外銷至不同國家,除了幫助 Toyota GR 部門開疆闢土以外,更是對於台灣研發團隊的肯定。 不過在 TNGA 世代的 Toyota 車系都有個共通點,那就是中期改款基本上沒有太大的變化,因此在去年 Altis 車系默默地推出中期改款的時候、GR SPORT 車款也沒有動作。正當大家以為 Corolla 車系就這樣賣完整個世代的時候,沒想到國瑞/和泰汽車給我們了一個大驚喜:換裝 2.0 引擎的全新 Corolla Altis GR SPORT,更成為另外一台全球首發的車款!

In
試車報導
實在幸運,在台灣賓士的規劃下,CarStuff能與其他六家媒體一起體驗了AMG C63 S E Performance在賽道的體驗活動,雖然時間不長,但是機會難得,活動成本高昂,但也讓媒體對於這個車壇史上最高四缸引擎動力的表現,能有更深刻的印象與車輛的發揮。 建議售價603萬的四缸2.0引擎搭配電動馬達與電池,綜效馬力680匹!光從硬體規格上可能會令人質疑,這樣的組合馬力是頂了天了,但是還有傳統印象中的AMG魅力嗎?

In
試車報導
「長高發胖2公分、加長13公分」讓全新第三代MINI Countryman不再適用「體型迷你」這個形容詞了!然而,身為首款在德國製造的MINI,它終於徹底將共用平台的策略發揮得淋漓盡致,在尺碼與體重方面正式與BMW X1屬於同一等級,而軸距也都是相同的2,692 mm,不再像上一代只能算是接近。同集團兄弟鬩牆銷售戰爭更加白熱化!

In
試車報導
隨著市場上充斥著各式各樣的休旅車,就連過往似乎不可能出休旅車的品牌也加入戰局,便可得知一二,掀背小車對於向北美用車習慣看齊的台灣市場幾乎已是邊緣的存在,甚至許多品牌旗下僅剩所謂的“跨界”小休旅,使得Mazda 2這輛小型掀背車快變成了獨樹一格的存在。

In
試車報導
取意拉丁文「階梯」為名的 Scala,在當初推出的時候原廠賦予的使命,就是在競爭激烈的中型掀背車市場能夠以不一樣的身份脫穎而出,與 Octavia 車型能夠相輔相成的鞏固 C-Segment 市場。 不過面對那些更花俏的競爭對手、加上 SUV 市場不斷侵蝕掀背車的版圖,這也讓 Scala 慢慢的被人遺忘,所幸原廠還沒忘記調這款車型,在 2023 年下旬先行於歐洲市場推出了小改款規格,不過正式上市卻推遲到今年初、也就是說其實台灣上市的時間算是相當快。

In
試車報導
大尺寸、明顯的跑車輪廓和動感線條在外觀設計中清楚地展示了新BMW X2的發展飛躍。就如同4 Series,BMW在第二代X2(車型代號為U10)身上也採用非常超過一般人想像、特能引起爭議的設計風格,迥異地大不同於第一代,將原本幾乎近似掀背小鋼炮的造型,拉高比例轉向BMW SAC(Sports Activity Coupé)斜背造型的運動跑旅風格,並且融入了XM有菱有角、另類的剛毅霸氣,體現了年輕族群和前衛進步的生活方式。

In
試車報導
中型房車曾經是台灣銷售量最大的級距,不過在 10 多年前開始流行 SUV 之後每況越下,原先百家爭鳴的狀況隨著 Ford、Mitsubishi、Hyundai 等車廠陸續退出之後,變成兩強相爭的狀況。 畢竟 Sentra 是Nissan在台最為人所熟知、也最暢銷的車系,某種程度來說也算是裕隆生產最久的車款(B18 的血緣可以連接到 Bluebird),所以說什麼都不能隨便退出。而在上市四年之後,裕隆日產也終於為其「小針美容」,在外觀細節修飾之餘更大舉強化 ADAS 系統來維持新鮮感,並試圖維持住喜好房車的客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