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三月 2021

LEXUS致力於體現『Experience Amazing』的品牌精神,除了卓越駕乘品質、頂級售後服務,更結合音樂、藝文、旅遊等主題,希望能提供無與倫比的體驗活動,創造獨一無二的經驗。2021年,LEXUS將贊助經典法文音樂劇《鐘樓怪人》並安排劇團由LEXUS專車接送。5 月 19 日至 5 月 23 日在高雄衛武營國家歌劇院(高雄市鳳山區三多一路1號)、5 月 28 日至 6 月 6 日在台北流行音樂中心(台北市南港區市民大道八段99號)演出,強勢回歸,勢必再次吸引音樂劇迷搶票!

24 三月 2021

不若歐洲列強都全面向電動車屈服,由豐田章男所帶領的Toyota / Lexus在純內燃機的發展上還是有其堅持,不過歸因於趨勢影響,電動車勢必還是無可避免地,得列入整體品牌策略的一環,而近日,品牌透過官方平台,釋出訊息將定於3月30日發表一款處於概念階段的全新作品。

25 二月 2021

身為 RAV4 的 Lexus 兄弟,NX 車型自 2014 年推出以來在市場上獲得相當大的迴響,尤其是後期追加的 NX200 自然進氣引擎版本,更是在台灣賣翻了!光是去年就賣了 9010 台成為進口車銷售冠軍。面對如此重要的車型,其實就像是作者之前於「和泰汽車 2021 新年展望計畫」提及,大改款 NX 將會在今年下旬推出,同時車格將「升級」採用與 Camry、RAV4 相同的 GA-K 平台打造,更導入多款全新燃油、油電混合與品牌第一款 PHEV 系統!

不過就在昨天晚上,網路上「突然」出現了一支全新大改款 NX 的短影片,由於車型牌是 Toyota/Lexus 原型車最常套用的版型,因此我們可以確認這就是實車無誤!可以說這麼「意外」的曝光,內部肯定會有人要被辭職了!

23 二月 2021

在 Lexus IS 大規模改款尚未推出的時候,其實在北美與日本的專利局都有出現所謂的 IS500 的車名註冊,但當時許多人都認為 Lexus 在 CASE 世代下,應該不太可能會「重拾」5.0 V8 的懷抱,甚至還大膽預測將會使用 LS500 的 3.5 V6 Turbo 引擎。

在去年推出重新設計的 IS 車系之後,當時總工程師小林直樹(Naoki Kobayashi)曾表示後續將會有更兇狠的版本推出,當初大家都認為就是 IS500,就在今天 Lexus 正式對外發表 IS 500 F SPORT Performance,導入 5.0 V8 自然進氣引擎和「致敬」過去 IS F 的四出排氣系統。IS 500 的推出象徵著 F SPORT Performance模型的新時代,它將吸引那些渴望比標準F SPORT更高性能水平的駕駛,同時也試圖將過去喜好 IS F 的車主拉回來...!

18 二月 2021

相較於隔壁棚Toyota Gazoo Racing因GR Yaris及GR Supra於全球創造極大聲量與注目度,位居豪華定位的Lexus,在運動、性能面向的操作則顯得相對少很多;不過,近日外傳品牌有意持續以F-Sport之名推出全新作品。

18 二月 2021

受到疫情影響,今年所有車商都取消了春酒活動,不過身為車廠龍頭的和泰汽車,還是在開春上工之際發表了2021汽車市場展望與和泰集團營運重點。具體來說,Toyota 在今年的新車型主要都會以進口車型為主,包括小改款 Camry、Sienna,而過去由 GR Supra 所開創的 GR 運動子品牌,將會在下半年陸續導入GR YARIS及GR 86,而國產車型重頭戲就會落在TOWNACE 小貨車。

Lexus 部分,雖然今年營運重點僅有提及小改款LS及旗艦GT跑車LC Limited Edition,不過據暸解下半年的時候 Lexus NX 大改款就會呼之欲出,將會成為 Lexus 品牌下半年的重頭戲。最後 Hino 品牌部分,將會針對大型車6期+安全法規導入,以及500系/700系全新外觀(9月)。

17 二月 2021

30年前,Lexus 以第一代 LS400 震撼了全世界、博得了滿堂彩。但幾代演進下來卻成為與眾對手差異不遠的「豪華旗艦」。為突破窠臼,第五代 LS 以運動化、年輕化作為著眼點,最終蛻變成一款以傳統日本工匠美學結合先進技術,同時更專注於駕駛樂趣的「豪華自駕型旗艦」,在一眾德系旗艦環繞的市場中脫穎而出。

但對於大部分還是請司機駕車的 LS 用戶來說,評價自然不會高到哪裡去,反而讓許多消費者轉向回歸至德系對手。因此這次改款可說是回歸原點思考,將過去備受肯定的「靜肅性」和「乘坐舒適性」找回來,同時導入高度進化的ADAS,就是要讓第五代 LS 找回初衷。

02 二月 2021

不若歐洲車廠那般好似趕火車般的形式來推出電動車,Toyota / Lexus在步伐上則顯得相對平緩許多,以後者為例,品牌在去年發表了名為Direct4的新型四輪控制技術,並預告將配置在未來的電氣化車型陣容上,可見文化的不同,對於車輛研發所在意的點也會有相對應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