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擎技藝大師的執著,2024 Mazda CX-60 33T AWD Premium Sport 

引擎技藝大師這個名詞,是 Mazda 90年代在台的宣傳詞,簡單粗暴的解釋了 Mazda 品牌對於內燃機的執著。

在去年體驗過 CX-60 「大型車商品群」所帶來的縱置後驅平台樂趣之後,當時我給了相當正面的評價,只不過一開始放出來的動力總成為「大眾化」的 2.5 直四引擎,難免少了一點味道。而堪稱 CX-60 車系「完全體」 的 3.3 e-SKYACTIV G 直六引擎也在年初開放試駕,也是驗證 Mazda 是否能夠進入高級車武林的最佳證明。

全新開發 3.3 直六渦輪引擎
大氣的爆發感

先切入主題,Mazda 會反其道而行、打造直列 6 缸引擎和 48V MHEV 系統搭配,都是提高內燃機效率。具體來說是為了滿足不同駕駛對於「實用動力範圍」的效率,藉由增加排氣量來提高,當引擎的排氣量越大,越能將高效率區域擴展到低負荷區域(=低發動機轉速區域)。一般說內燃機單缸500cc左右的燃燒效率不錯,也因此「SKYACTIV-G 3.3」的6缸排量為3.3升。

IMG_4122.JPG

此外氣缸數越多、抑制的振動越多,使用低轉速可以提高效率。除了極低負載區域(通過增加排量和增加氣缸數),讓燃油效率能在所有區域都很好。至於極低負載是指引擎從怠速開始轉速在1000rpm範圍內,這個區間就交由小型電動馬達進行輔助的,也就是“48V MHEV” 的配置。

IMG_4064.JPG

而全新開發的無扭力轉換器的八速手自排變速箱則是另外一段故事,其內部離合器機構採用濕式多片設計,傳動機構與步驟則是與傳統自排變速箱一樣使用行星齒輪,藉由使用 4 組齒輪的方式實現了 8 檔變速,而變速箱的尺寸進一步縮小也讓駕駛人享受更舒適的駕馭空間。

IMG_4616.jpg

回到動力數據上,這具引擎可輸出 284 ps/5000-6000 rpm、45.9 kgm/2000-3500 rpm 的最大馬力與扭力,雖稱不上亮眼但也足以應付多種路況。上路後讓我驚豔的是藉由 MHEV 的協助,起中非常的輕快,而且沒有多餘的動力遲滯,而在高速路段下藉由大排氣量多缸的優勢下,沒有那種很強烈且直接的衝勁、反而以其源源不絕的爆發感顯得雍容大氣,是更注重舒適性而不是速度感的類型。

只是在低速換擋的時候,變速箱就如同 25S 車型一樣有些許的頓挫感、這種感覺就有點像雙離合器變速箱的感覺,對於強調平順駕馭的直 6 引擎來說算是小小的遺憾吧!

IMG_4323.jpg

操駕感受上雖然比起 25S 重了將近 200kg,但實際上沒有影響太多,指向性依舊毫不拖沓、傾側藉由 KPC 的設定下控制的相當自然,而 i-ACTIV AWD 在維持後驅特性之前提下提供最佳動力分配,你確實可以感受到 Mazda 為了將重量盡量集中在車體中間以減少慣性質量的努力。

另外就是碎震的處理上,3.3T 依舊有偏硬的避震阻尼調校,確實能有效抑制動態俯仰,只是彈跳感在面對較差路況之下還是頗為明顯。

IMG_4671.jpg

但對我來說在這麼「環保意識抬頭」之下,還能開到直六後驅的車子就要偷笑了,更何況 CX-60 優秀的 NVH 工程還是有著歐洲高級車的氛圍,所以一些瑕不掩瑜的小缺點對我來說都是可以忍受的,而且論整體行路感 Mazda 確實有花很多工夫、只是還需要一點時間繼續精進。 

「Nobel Toughness X 諧調 KAICHOU」
Premium Sport 套件增添不少高級運動格調

XH2S5271.jpg

再一次見到 CX-60,還是會對其融合大器結實的車體和知性優雅的設計念念不忘,垂直且高聳的車頭呈現出霸氣的樣貌,而彰顯「魂動之翼」的七角形水箱罩內網改採蜂巢設計,而飛翼型鍍鉻飾條、後視鏡蓋等處都以亮黑色處理,結合車身同色的環車護板,呈現出內斂的跑格氣息。不過車尾就沒有太大差異,修長的 LED 尾燈組強調延伸感,簡約的保險桿上面僅有部分塑料包覆,沉穩中帶點優雅。

另外一個視覺亮點是那宛如獵豹奔跑的完美體態,由日系車難得一見的「Dash To Axle」修長比例與刻意為之的曲線板件所構成,產生的強大氣場不言而諭。

IMG_4040.JPG

IMG_4042.JPG

IMG_4035.JPG

IMG_4044.JPG

IMG_4046.JPG

XH2S5263.jpg

IMG_4034.JPG

IMG_4031.jpg

進入車內,有別於此前試駕的 25S Exclusive 那單調的配色,33T Premium Sport 以「暖沙棕」配色搭配大量麂皮材質、軟質塑料以及環車鍍鉻的妝點,這種處理方式讓我聯想到 80 年代意大利高級車的氛圍,無論視覺還是觸覺都是一級棒!

IMG_4050.JPG

對稱佈局的中控台由 12.3 吋全數位多功能儀錶與 12.3 吋中央資訊顯示幕作為主題,諸多傳統物理按鍵以及選扭的保留也讓人感到安心,畢竟按鍵或是選扭還是最為直覺的操控方式。

IMG_4118.JPG

而最新世代的 Mazda Connect 多媒體系統也可控制大量功能,比較可惜的是因為安全因素僅能用選鈕控制,甚至海外車型Android Auto 與無線 Apple CarPlay 可以透過內部設定解除螢幕觸控的功能也一併鎖起來。至於 360 度環景輔助系統及See Through View 超廣角影像輔助系統的解析度也令人滿意。

gifmake_1710942957.gif

gifmake_1710943129.gif

不過這套主機在 33T 上面更獨家配置「人臉辨識系統」,具體來說是藉由主機左側的鏡頭來掃描臉部。那麼要如何使用呢?首先上車後系統會要求輸入駕駛身高,之後針對座椅、方向盤、後視鏡自動調整至建議高度與位置,如果覺得不習慣還可以依照自己喜歡的習慣微調。除了傳統坐姿視野以外,音響空調也能調整,而且一次可以設定六組,基本上全家人都可以擁有個人化的設定,將「待客之道」發揮到淋漓盡致。

gifmake_1710942864.gif

另外一個 33T 專用配備就是「雙模式電動天窗」,不過不同於其他廠牌的全景天窗外滑面積極大,CX-60 反而開口類似於傳統天窗,不過好在面積不小,還是對於車內開闊度有幫助。

IMG_4120.JPG

其餘包括駕駛座十向電動調整/電動腰靠及兩組記憶、副駕駛座八向電動調整、雙區恆溫空調、無線充電板、12 支揚聲器的 BOSE® 環繞音響系統等應有盡有。

IMG_4080.JPG

IMG_4099.JPG

IMG_4084.JPG

IMG_4083.JPG

IMG_4067.JPG

IMG_4100.JPG

不過我最愛的,還是 33T 車型所配置的 Nappa 真皮座椅質感一流,中央還以麂皮鋪墊,都讓我懷疑工程師是不是很迷戀於義大利車,因為這種配置過往只能在 Maserati、Ferrari 或是 Lancia 上面看到。

IMG_4107.JPG

IMG_4112.JPG

IMG_4093.JPG

IMG_4096.JPG

前座座椅包覆性與支撐性都在水準之上,但後座確實是 CX-60 的短板,所幸還有二段式可調座背來爭取更好的舒適性,膝部空間以我 168cm 乘坐進去也大概是二個拳頭的距離、頭部空間則大約一拳左右。行李廂空間標準設定下為570公升,並且設計4/2/4分離傾倒設定,全打平可以達到 1,726公升,搭配電動尾門與腿部感應。

IMG_6961.JPGADAS 部分 MRCC 全速域主動車距控制巡航系統、CTS 巡航模式車道維持輔助系統、SBS 智慧前行煞車輔助系統、SBS-R 智慧倒車煞車輔助系統、SBS-RC 智慧後車盲區煞車輔助系統、BSM 盲點偵測系統、RCTA 後方橫向車流警示功能、FCTA 前方橫向車流警示功能、LDWS 車道偏移警示系統、LAS 車道偏移防止系統以及 ELK 道路偏移防止系統等都是標配。

工程師對內燃機的執著
直六後驅的奢華配方讓人念念不忘

XH2S5238.jpg

在試駕完 25S Exclusive 之後,我曾經問了自己一個問題: Mazda 夢寐以求的「高級車夢想」能否藉由「大型車商品群」達成呢?

強勁的直六動力、節能的 48V MHEV 架構以及你/妳所期望的高級 SUV 所必備的條件,而且僅需 200 萬以內的售價就能入手,這些都是 CX-60 33T 的優勢之處。不過對於迷戀過往美好時光的作者來說,33T 才是 CX-60 的精髓、更能完整傳遞 Mazda 進入高級車市場的雄心壯志。

即便在行駛質感層面還是有進步的空間,但我相信再多給他們一點時間精心烘培,那個看似虛幻但觸手可及的野望是可以達成的。

IMG_4777.jpg

XH2S5258.jpg

IMG_4767.jpg

部分照片:Leo Lu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sTellStories.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