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聞】睽違27年,Fiat即將於2011年重返美國市場

 

2011年的元月份,義大利知名汽車品牌Fiat即將重返美國市場,而且是相隔27年之後!返回美國市場的首發車款即是歐陸暢銷仿古式樣的Fiat 500車型,同時會在全美130個展示間發表銷售。

 

十一月份於LA車展的Chrysler攤位旁的Fiat品牌區,就可以嗅到重返美國市場的訊息,也表達出與Chrysler品牌的連結性,相信這兩個品牌的緣份來自2009年Chrysler的財務危機,於是兩家公司便將重返美國市場的賭注放在Fiat 500車型上,這款由BMW當家設計師Frank Stephenson〈Mini的設計功臣〉主導的歐洲流行車款相信,也會對美國市場造成與Mini同樣的熱潮!

 

回到對於Fiat這個品牌的傳統觀感,美國消費者可沒有一句好話,還把Fiat這個名稱戲謔了一下:Fix It Again,Tony!這真是夠糗的。所以重返美國市場其實對Fiat品牌算是一種冒險,不過另外來看,如果Fiat能夠重返美國市場,銷售又還能有不錯的表現,那就可以一舉把Fiat從一個歐洲地區型的小車廠提升成為一個全球性的品牌。原先位於義大利的市場也太小,這樣來運作銷售車款也不具備全球的市場競爭力,更不適合長久的經營規畫。所以與Chrysler的合作代表了共享開發成本與科技,但是同時也會影響到彼此競爭的問題,整體來說,Fiat正面踏入一場經營方向的抉擇當中。

 

Fiat已經獲得20%來自美國與加拿大政府還有汽車員工工會提供給Chrysler的援助金,這也會短暫的增加35%的收入,不過相關的科技已經開始與Chrysler分享直接影響到Chrysler較為舊式的生產線。不過部分的Chrysler內部評估,期望明年此時,美國與加拿大政府雙方會將手中的持股售出,預計Fiat會有機會拿下主控權。

 

 

不過現況來看,Fiat的技術人員已經從生產線的源頭開始掌控,Fiat的總裁Sergio Marchionne義大利出身加拿大籍也已經成為Chrysler總裁,而當前最迫切的問題來自Chrysler的借貸金額,總金額達565萬美元的金額已經在今年度的前九個月花掉了453萬美元,由於債務必須好好規畫平衡的方式,外界預估可能循GM的模式重回華爾街市場尋求投資客的資金協助。

 

結合了Fiat與目前美國最弱的車廠,兩者都在自己的國家生產中掙扎求生,想要從原先年銷售200萬輛的劣勢,一舉躍入全球規模達六百萬車輛的大市場,可以與VW還有Toyota這樣的全球規模車廠互相較勁,為了增加數量,Chrysler也加入了有力的夥伴知名四輪驅動車Jeep品牌,可以囊括南北美洲崎嶇地形的使用者,總裁Sergio Marchionne也期望Jeep的獨特性也能跟旗下的白金品牌Alfa Romeo、Ferrari還有 Maserati等一樣馳名。

 

不過這樣的風險也有可能重蹈當年德國知名Daimler集團與Chrysler品牌不愉快的九年合作計畫,姑且不談當年Daimler集團花費數十億美元入資美國的股份,Daimler集團也無法與Chrysler的品牌互相嵌合,多半的缺口來自Chrysler的主要收入車種SUV遇上當年油價大幅攀升的不利因素,導致銷售與獲利均大幅下滑。於是2007年五月Daimler將手上Chrysler的股份賣給Cerberus私募基金公司,該基金同時也在金融風暴中損失不少,2009年Cerberus私募基金公司打算清算並且放棄Chrysler,不過還好加拿大跟美國政府在最後一刻撮合了其與Fiat品牌的合作與加入援救資金!

 

由於Chrysler的產品研發團隊在這兩、三年股份轉移時早已被忽略,所以短期之內,至少從草圖開始的汽車研發需要經過三年,所以目前Chrysler主要的弱點像是內裝設計與過於偏軟的懸吊,都還要經過Fiat嚴苛的改良,相信在2013年,全新藉著Fiat改良過的引擎與邊速箱等科技的全新Chrysler將會重回市場。

 

總裁Marchionne面對經濟危機,算是對他執掌Fiat以來首次遇到的考驗,所以必須抓住Opel,這個GM在歐洲市場打算出售的僅存品牌,不過總裁的關廠政策讓Opel在德國的工廠代表不太高興,這些感覺傳到Fiat位於義大利都靈總部,讓高層們都希望在談判的時候能有雙方都滿意的結論。Opel必須藉由Fiat在歐洲站穩腳步,但是與Chrysler的合併則能得到全球市場的力量!

 

不過回頭來看,Fiat與Chrysler這樣的結合,其實是會削減Fiat在母國義大利的實力,義大利人依然認為Fiat是俱備國家資金的國家品牌,雖然這幾年Fiat也已經到南美洲去設廠並且大部分的收益也來自南美廠!另外一個Fiat合作的夥伴就是俄國的Soller品牌,而且已經成為當地第二大規模的製造廠,所以其實與義大利的資金關係就顯得沒有那麼密切!

 

 

賣遍全歐洲的Fiat 500其實是在波蘭製造,至於即將要在美國上市的則是運用了Chrysler在墨西哥的工廠,正如總裁Marchionne所述,Fiat以經是一個全球品牌了,這意味著Fiat-Chrysler將會在他屬意之處生產車輛。

 

提高生產意味著工作機會的增加,在義大利22000名工人散佈在五個組裝廠一年生產65萬輛車,在Fiat巨大的巴西工廠,僅僅9400名工人便可生產出75萬輛車,而在波蘭的工廠效率更高,6100名工人可以生產出60萬輛車。Chrysler以50000名工人〈包括引擎組裝與變速箱組裝工人,不像Fiat這些排除不計算在內〉分佈在十個美國、加拿大與墨西哥的工廠年產160萬輛車。

 

Marchionne總裁近來表示無論如何都不會停止在義大利生產車輛,但是事實表現在Fiat已經很久無法主導自己在義大利的市場,本國的市佔率也低於三分之一,當然斷然的抽離母國的資金目前看來不太可能,不過看來會把投資增加在銷售有機會成長的國家機率高些。

 

無論義大利的鄉親能否達成總裁的目標,或是有更好的表現,目前並不明朗,當他公佈了想要將Panda的年產30萬輛的生產線從波蘭移到接近那不勒斯附近的工廠,如此可增加近5000個工作機會,但是有些工人拒絕這樣的工作,他們寧願做一些舊型的車款,像是Alfa Romeo一年僅生產三萬輛之類的工作。但是總裁認為大多數的工人都能接受,僅有八分之一左右偏左派的工人已經放棄工作。

 

這樣血淋淋直接作對倒是讓人回想起1980年代的British Leyland汽車公司的慘況,也許Marchionne總裁並無法像〝柴契爾主義〞般的不屈不撓堅持到底,直接提升Fiat積弱不振的家鄉市場信心與對抗頑強的工人們,但是身為領導地位,他還是得進行一切具有冒險性的可能,像是牽扯進與Chrysler的結盟與再度進入美國市場,的確這些大膽的腳步,將會再次證明他執掌Fiat的生存法則是否正確。 

 

編輯:楊欣儒

楊欣儒 Yang Hsin-Ju

1992進入一手車訊雜誌社擔任編輯,負責2手車訊創刊,超越車訊創刊編輯,一手車訊總經理特助、網路部經理、業務部經理、人車誌國際中文版Car And Driver業務部經理!以上。現任人車事總編輯。喜愛80-90年代老車,特別喜愛VW Golf車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