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zda支持碳中和生質燃料研發

人類目前最急切要解決的環境暖化問題需要靠降低碳排放來解決,排碳量最大的比例來源來自工業與發電,在核融合發電技術尚未穩定而能夠取代傳統核能發電與火力發電之前,主要能做的就是減緩惡化的速度。在汽車領域中,除了降低內燃引擎的使用比率與發展更高效率內燃引擎的方式之外,從燃油方面來著手也會是一項可行的方式。

Mazda目前與日本政府正在進行的產學合作中,已開始研發從微細藻類提煉出燃料的技術:藻類生質燃料(Algae fuels)。而微細藻類來自於直徑小於0.016吋具葉綠體的單細胞生物,此等種類同時包括藍藻(Cyanobacteria)或藍綠藻(Bluegreen algae)。

當然燃燒生質燃料的過程還是會排碳,而生質燃料的提煉來自植物,因此可以達到碳中和的目的(植物生長時透過光合作用從大氣中去除CO2),但其實生質燃料的製造成本高無法風行,主要是因為生長出足以提煉燃料的完整植物,需要很長的時間。

1.jpg

Audi也是著手進行碳中和燃油研發,並且即將執行量產的汽車製造商之一(已於2018年初開始興建相關的生產廠),其e-Diesel的合成與從植物提煉的方式不同,而是直接將氫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經由特殊的微處理技術將其結合,並且用電全來自於綠能水力發電,所以碳來源100%來自大氣所以就能做到降低大氣中CO2的含量,達到碳排放平衡的目的。

相比之下繁殖產油率是玉米的300倍、大豆的130倍、痲瘋樹的30倍、油棕樹的10倍的微型藻類則顯得容易許多,不僅快速只需十天內就可收成,更不需要龐大的種植面積(根據美國的統計,微細藻類生長面積僅需領土的0.42%,相當於玉米種植面積的七分之一),並且即使在嚴苛的環境下也能生長(可以在鹽水和廢水中生長),因此若能大量繁殖來生產生質燃料,當然就更可以輕鬆達成至少碳中和的目的。

這麼優質的燃油煉製法,當然是已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例如:美國的國防高等研究計劃署(DARPA),就已在2010年宣布美軍將大量採用由藻類轉化而成的航空燃料,而成本為每加侖小於3美元(每公升約台幣20幾元)。並期望在2013年以後產量能達至每年5千萬加侖,進而再使成本能降至與石化燃料的相同水平。

就台灣的現況來看,生化、農化產業都很發達而又地小人稠,發展藻類生質燃料的確很適合,再加上目前歐美各國早已紛紛投入,製造成本也都逐漸地下降,趕上這項流行趨勢會是發展綠能不錯的投資。

0019.jpg

而Mazda是重視從燃油方面著手減少排碳的少數汽車製造商,他們的目標:到2030年的碳排放量降至2010年水平的50%,至2050年則減少90%。目前的研究在廣島大學著重於藻類基因編成技術,以及東京工業大學的植物生理學研究所中,共同將其改造成高產能的藻類。如此就無需太快淘汰內燃引擎,Mazda預計內燃引擎至少會與某種形式的電氣化相結合,並且將佔他們2030年總生產量的95%左右,並且至少在2040年之前都不會完全淘汰內燃引擎。

延伸閱讀:Mazda發表電氣化與車聯網技術戰略,2030旗下車型全面電動化、轉子引擎作為增程型電動車基礎

P1J05451s.jpg

Bear

曾於2002~2004任職於Option改裝車訊編輯,之後轉戰汽車銷售十餘年,擔任總代理新車及超級跑車的銷售業務及公關企劃,藉由過去的工作經驗作貼切的報導,以協助讀者們購車前的參考,是在下的職責以及撰稿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