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競」化!BMW M2 Competition給你滿滿純「競」M原力!

M Power的出品都有一個特色,那就是無法用「刪去法」來做抉擇,每一款車都有鮮明的個性與合用性,好比M5是一部能夠居家,載著一家老小出門,也不會被抗議的頂尖性能車!而相比之下,M2就是一個能夠很享受自己跟自己獨處,讓自己接觸極致駕馭樂趣的「小」超跑。

0402-IMGM4234.JPG

0402-IMGM4209.JPG

M2 Competition的身形接近E46 M3的車身長度、E36 M3的軸距大小,再配上F82 M4的寬輪距,個人覺得:以操控至上的角度來看,M2車身幾何的設計,是有史以來最完美的M Power車款。

0402-IMGM3698.JPG

0402-IMGM3689.JPG

在過去M3曾被譽為最佳後驅入門,甚至是踏入超跑領域成為車主前練技術的最佳車款,那時候正是尺寸還沒被過度放大的E36、E46年代。如今,隨著身形與動力不斷地增大之後,這個入門最佳首選絕對是換M2無誤!

很少有一部不是改朝換代,稍微「改版」的車款能夠讓人這麼有感的,而這個「感」帶有新鮮的成份在內,新鮮的程度完全不亞於第一次駕馭Ferrari 488 GTB或者Lamborghini Huracan…等一類的超跑,所能帶給你的駕馭感動!

前款N55 370匹動力的M2已經很好開,沒有甚麼Turbo Lag了!但直到開過M2 Competition之後,仔細感受它們之間既明顯但又細微的反差別,這簡直是「競」化到了無需遲疑的境界了!多了一顆渦輪,輸出反應就是不一樣,而這不一樣相較於前款370匹的M2,還有一種很特殊意料不到的優勢。

0402-IMGM3747.JPG

雖說M2 Competition在台灣售價比M2多了46萬,但BMW M真是給足了誠意換了來自M3 / M4的S55引擎以及獨具創意的弓形碳纖維引擎室拉桿,並且還有車內外許多正宗M血統的專有配備,例如:跑車座椅、簍空式照後鏡、M1/M2自訂義快捷模式…等,甚至連尾消音包都一應具全。全套具備,誠意十足!

0402-IMGM3626.JPG

0402-IMGM3874.JPG

0402-IMGM3807.JPG

0402-IMGM3867.JPG

於排檔桿周圍,也同樣追加了變速箱反應與轉向系統調整的快捷鍵。並且也追加了M3/M4所配置的M1、M2自定義M駕駛模式(位在方向盤左幅處)。

0402-IMGM3837.JPG

0402-IMGM3661.JPG

0402-IMGM3742.JPG

已停產的「標準款」M2引擎上蓋上「POWERED BY ///M」的字樣,已變成S55的「M Power」,代表M2 Competition是一部最純正血統的M Car。想嫌!再也沒有理由了!此外,這具引擎配有額外的油槽來限制潤滑油的流動,當行駛中突然轉向以及急加速的狀態下,供油泵浦與刻意設置靠近渦輪增壓器本體的回油系統,可有助於保持不間斷的潤滑效果。

開M Power出品的車款絕對很難去克制一個壞習慣,那就是捨不得鬆開油門!因為每個轉速區間所產生的刺激感都是不同並且是累加的,即使是到了紅線區也不會有任何低落,自以前還是自然進氣風行的年代,到現在渦輪增壓已變主流,都未曾改變!當然,M2絕不例外,而M2 Competition更是比不例外還不例外!

0402-IMGM3930.JPG

M2 Competition同樣擁有與M3 / M4相同的550 Nm峰值扭力,並且延後500轉達到,而車重其實還比F82 M4重了35公斤(同為MDCT車款比較),但全油門起步加速的實體感受,筆者個人覺得是難以察覺差別的;但短軸距的優勢絕對是讓它成為BMW目前刁鑽小彎戰鬥力最佳的車款。

0402-IMGM3727.JPG

但說到與已停產370 hp「標準款」M2的差距,雖然M2 Competition「很不幸」新動力所帶來較重的車重,更比M2多了55公斤,但加速力道之強勁,卻明顯壓過這個劣勢。並且反而比前款M2讓人覺得更容易掌控全轉速域的衝刺,而能夠更放心地深踩油門。0-100加速4.2秒僅快0.1秒,極速為電子限速250 km/h(選用M Driver's Package之後,最高時速可提升至280km/h)。

M2 Competition用上了S55引擎之後,多了一顆渦輪,整體的動力輸出反應變得更強化了中低轉速的扭力展現,相較之下,前款M2的高低轉速之間扭力輸出感的差異,反而明顯較大。因此,M2 Competition在各轉速域的扭力感的上升,反而不會讓人覺得措手不及,而能夠更放心地直上紅線!

0402-IMGM4037.JPG

M2 Competition的後軸當然還是有配置當家王牌武器:M款主動式限滑差速器,藉由電控式的多離合器片設計,鎖定效果可在0~100%之間變化,其最大2,500 Nm的完全鎖定力矩,可在150毫秒內即刻執行。

0402-IMGM3787.JPG

雖然這項配備標準M2就有了,但搭配DSC特針對加大的動力輸出而有不同的調整。同樣即使在DSC全開的狀況下,出彎時油門過大也是會發生車尾小滑的扭動現象,但不同的是M2 Competition扭動的程度變得更和緩、更容易掌控,所以即使動力輸出大了許多,但個人覺得M2 Competition反而比M2更容易上手。

只要BMW M還沒打算推出Z4的M Car之前,M2 Competition絕對是BMW目前最強的跑山過彎戰將!

延伸閱讀:BMW推出M2 Competition專用的M Performance套件 並提供碳纖維車頂選配

0402-IMGM4181.JPG

0001.jpg

P90313398_highRes_bmw-m-performance-pa.jpg

針對M2 Competition,M Performance推出了一系列碳纖維套件。其中最大的亮點:可置換標準車頂的全碳纖維部件,可減輕5公斤重量。

0402-IMGM4207.JPG

IMG_9844.JPG

M1 / M2的快捷設定也可「非競技」而有依個人喜好更多元化的便利性。其中最關鍵的動態穩定性統共有三種模式:DSC On、MDM以及DSC Off。其中需注意的是,即使是DSC On,油門過大仍是會扭力轉向以及車尾滑動的。 

IMG_9848.JPG

IMG_9851.JPG

IMG_9852.JPG

IMG_9838.JPG

IMG_9866.JPG

油溫錶一直以來都是正統M Car所具備的特色,每當油溫超過攝氏110度之後,會是一項提醒駕駛該「冷靜」收油門的好設計。

IMG_9878.JPG

0402-IMGM3792.JPG

0402-IMGM3831.JPG

0402-IMGM3865.JPG

0402-IMGM3842.JPG

標準配備的手機無線充電裝置位在中央扶手置物空間中。

0402-IMGM3879.JPG

座椅M2字樣具備迎賓發光功能,每當開啟車門都會發出獨特的冷光。 

IMG_9897.JPG

IMG_9905.JPG

0402-IMGM3621.JPG

0402-IMGM3882.JPG

煞車系統標準配置前四/後二活塞卡鉗,前後浮動式通風碟盤直徑分別為380 mm與370 mm;並且還另外提供前六/後四活塞的選配,盤徑可再升級至400mm / 380mm。

P90298673_highRes_the-new-bmw-m2-compe.jpg

P90302935_highRes_bmw-m2-coupe-competi.jpg

1.jpg

為加強冷卻效果,特別加大了車頭雙腎形水箱護罩與下氣壩的撞風面積,並且同樣配置來自於M4 Competition Package的冷卻系統,包括了中央進氣冷卻器、兩個側面的散熱器,以及一個置於前方追加的引擎機油冷卻器。並且也為M DCT雙離合器變速箱多配置了專用的油冷器。

0402-IMGM3633.JPG

0402-IMGM3641.JPG

0402-IMGM3740.JPG

除了雙渦輪增壓之外,S55引擎另一個比N55明顯的優勢:水冷式Intercooler,其不僅有較佳的溫度管控,上置式的設計更能比前置冷卻器有較短的進氣路徑,而能夠有更佳的油門響應。

0402-IMGM3629.JPG

0402-IMGM3677.JPG

0402-IMGM4242.JPG

0402-IMGM4092.JPG

0402-IMGM4167.JPG

0402-IMGM4016.JPG

攝影:Allen Chao 

Bear

曾於2002~2004任職於Option改裝車訊編輯,之後轉戰汽車銷售十餘年,擔任總代理新車及超級跑車的銷售業務及公關企劃,藉由過去的工作經驗作貼切的報導,以協助讀者們購車前的參考,是在下的職責以及撰稿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