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Mazda CX-9除了價格優之外,還有甚麼呢?

人生最難過不去的莫過於跟「錢」過意不去!148.9萬起在同級七人座SUV對手中擁有「壓倒性勝利」,甚至於還威脅到MPV的旁系競爭對手!這點從上一代CX-9開始就是維持這樣的行銷策略。免看報導,光比價格數字大小(價位最接近的七人座同級對手:Infiniti QX60為239萬起),其實是不用考慮就可直接殺去下訂了吧!可是,到底便宜有沒有好貨呢?

IMG_0671.JPG

首先!先報告銷售戰況,截至報導刊出為止的消息,台灣首批100部CX-9在發表之後,不到一個禮拜的時間已全數售罄!由於產能有限,下一批最快能交車的預計在2017年三月,若是要有購買配有MRCC雷達定速巡航系統及SBS智慧型煞車輔助系統的2WD/AWD旗艦型車款,最快要到2017年第三季才有車可交。

IMG_0331.JPG

CX-9很特別的是:它並未在日本本土販售,而為一部主攻北美市場家用型的SUV車款,所以七人座的大乘坐空間以及需要承擔滿載重負載的性能表現,一直以來都是CX-9最重要的設計方向。

一般來說重負載車款大多會想到柴油車,但由於大多數美國人不愛柴油車,而且汽油在美國又很便宜的狀況之下,CX-9並未推出柴油車款。而要讓汽油動力的七人座SUV擁有充足載重的扭力,最好的方式是用大排氣量,所以第一代的CX-9就是使用了3.7升V6自然進氣的動力配置,但NA引擎的扭力峰值出現較晚,對於SUV的性能表現與載重需求,以及最重要的油耗表現就不是非常適合了。

IMG_9387.JPG

台灣引進的規格由於驗車法規問題,最大馬力比美國販售版本少了20匹。經過試駕之後,並沒有任何覺得扭力不夠的感覺,反正CX-9的主要用途不是用來「戰」高速的,少了20匹應該是無關痛癢。其加速順暢度就如同4.0L自然進氣引擎或3.0L增壓引擎相近似的反應,並且擁有六缸引擎相似的混厚「抖音」聲浪,亂好聽的!

IMG_0274.JPG

新一代CX-9所搭載的四缸2.5升缸內直噴渦輪增壓引擎是由Mazda 6的2.5L自然進氣引擎衍生出來的新引擎,並且為Skyactiv第一具渦輪增壓「汽油」引擎,雖然Mazda比其他日系品牌都還要晚推出順應Downsizing潮流的渦輪增壓汽油引擎,但一推出就直接挑戰難度最高的重量級七人座SUV。難度之所以高是因為要產生出如同一般房車的輕盈駕馭感,可不是一件容易之事。

performance2.jpg

關於CX-9的動力技術的最亮點:動態可變渦輪增壓系統,作動方式就像是捏住水管可以加快水流速是相同的原理,如此就能輕鬆擁有毫無遲滯的線性加速反應。

新Skyactiv-G 2.5L Turbo引擎解決了七人座SUV使用小排氣量可能會扭力不足的缺陷。首先,引擎本體就採用近似於柴油引擎100.0mm著重扭力表現的長衝程設計(缸徑為89.0mm)。而動態可變渦輪增壓系統(Dynamic Pressure Turbo),可在1,620rpm以閥門關閉的方式,縮小排廢氣的通量,來增快排廢氣的流速,無需使用高成本的VTG可變渦輪幾何設計,就能達到相同改善低速渦輪遲滯的效果。

另外,特殊設計的頭段排氣管,更是由傳統的4-1改成4-3-1的設計,如此不但可以縮短頭段長度,同時兼具防止各缸排氣干涉的好處,對於增壓效率也是莫大的助益。所以CX-9只要2000rpm就能輸出42.8kgm的最大扭力,比上一代扭力更大、更提前了兩千多轉湧現,而實際在市區行駛甚至於是山路上坡行駛,僅需要1/4~1/5些微油門深度就能輕鬆動起來,讓人很難想像CX-9 AWD竟會有1966kg近兩噸的車重。

IMG_0365.JPG

CX-9的最大增壓值為17.4psi(約1.2bar),引擎壓縮比為10.5:1,紅線轉速起始於6300rpm,全油門加速至5000rpm扭力感都十分充足。

IMG_0185.JPG

CX-9的懸吊偏舒適,「暴」轉方向盤很容易發生側傾,雖然沒有3及6的操控利器:GVC,但僅要掌握車身荷重的轉移,施以合宜的方向盤及油門,CX-9 AWD其實是非常有駕馭樂趣的(當初開發CX-9時,沒有搭上GVC研發的時機點,這可能代表未來年式的CX-9可能會搭載)。

IMG_0188.JPG

CX-9的方向盤轉起來算重手,但還好有17.6:1的高轉向比,低速車陣穿梭以及停車時都還算輕鬆。

IMG_0584.JPG

廣受好評的SKYACTIV-DRIVE全速域鎖定六速手自排變速箱,即使是應付CX-9近兩噸的車重,仍然可以輕鬆創造出類似手排車的直覺性絕佳操控感,並且也同樣擁有如同CVT無段變速箱毫無震動感的平順度,個人認為這是CX-9除了動力表現之外,另一個高CP值亮點。

採用四輪獨立式懸吊設計的CX-9不像其他多數同級對手,甚至是包括了其他五人座的SUV,懸吊反應不是過軟;要不就是過硬。CX-9阻尼的設定頗為剛好,對於坑洞路面處理非常柔順,雖然避震器行程略長,但基本上作動也都會只有一次,不會有多餘的往復。

雖然過彎時很能感受車頭略嫌重些;但其實車尾也不輕,整體而言也算是前後均等的配重,只要方向盤不「亂ㄎㄠ」,仔細感受過彎時的荷重改變,來施以合宜的方向舵角及油門深淺,控制好側傾的程度,把它當作是後驅車的開法,再加上反應還不錯的智慧型四輪驅動系統,仍然可以輕鬆保有「人馬一體」的操控感,山路行駛順順開,無論是前座或後座絕不會有多餘的晃動,相信載小孩出遊可以不用擔心會有暈車的問題。

IMG_0398.JPG

IMG_0453.JPG

CX-9的外部鈑件上的折線並沒有比其他新家族車款來得明顯,算是「魂動」系列最保守的設計。

IMG_0455.JPG

新CX-9雖然價格吸引人,但質感也沒有隨著價格而低落,唯有車尾的造型跟大多數SUV雷同,這點有點小扣分,還好車頭「魂動之翼」的設計還有其獨特魅力,容個人主觀認為CX-9的質感是著重於內在,這不論是寧靜度、中控台造型設計與操作介面的簡易就手皆然,而最重要的是Mazda一向以操控為產品導向的原則,完全不會是一部SUV而硬要為了舒適而犧牲,這點可要歸功於Mazda對於設計師的尊重,不讓成本考量的羈絆去牽制工程師而無法100%完全發揮。

做出一款與其他競爭對手大同小異的產品,在Mazda是絕不會發生的,Mazda的車款總是會發現很多新創意所衍生出的亮點,就算是一部可能會平淡無奇的Family Car也毫不例外。經由這次CX-9的試駕之後,衷心期待Skyactiv-G的下一款渦輪引擎!

IMG_0581.JPG

IMG_0577.JPG

IMG_0592.JPG

IMG_9350.JPG

Sport模式切換後,可延後換檔時機並且增進油門反應,但其實在市區行駛即使不用,油門反應仍然輕快,個人覺得Sport模式非常適合用來山路行駛,無須切換手排模式,無論上下坡都能有很聰明的檔位邏輯及靈敏的油門反應,很有車懂駕駛極有默契的一體感!

IMG_9286.JPG

IMG_0572.JPG

IMG_0568.JPG

IMG_9303.JPG

七人座SUV在空間上很難贏過MPV的缺陷,當屬第三排的乘坐舒適度,一般來說身高超過170cm的成人坐進去,都必須屈膝而坐。所以七人座SUV的第三排比較適合小孩乘坐。

新Mazda CX-9全車系價格(另追加兩款無MRCC的風格旗艦版)

SKY-G 2WD:148.9萬
SKY-G 2WD風格旗艦款:165.9萬
SKY-G 2WD旗艦型:168.9萬
SKY-G AWD風格旗艦款:173.9萬
SKY-G AWD旗艦型:176.9萬

Image.jpg

 

IMG_0207.JPG

軸距稍微增加,但前後懸明顯比上一代縮短,並且車重減輕121kg(AWD旗艦型),讓二代CX-9的操控性能比上一代大幅精進。

IMG_0466.JPG

SKY-G 2WD風格旗艦款以上車型,均配置了20吋鋁圈。

IMG_0611.JPG

前座中央扶手內有AUX、SD卡插槽、一組USB插槽及充電座;而後座中央扶手內也附有兩組USB充電座。

IMG_0566.JPG

IMG_0341.JPG

Windshield HUD前檔投影式全彩抬頭顯示器可以顯示轉速,但個人覺得轉速顯示還滿大的,有些擋到駕駛視野,市區行車可以考慮把它切掉。

IMG_0371.JPG

IMG_0538.JPG

IMG_0534.JPG

IMG_0549.JPG

行李空間並不是CX-9的長項,僅有230公升而已,而第三排傾倒可增加至810升,全傾倒為2010升。

其他七人座競爭對手行李箱容積(暨第三排傾倒後)

Audi Q7:295L / 890L

Volvo XC90:314L / 1868L

Infiniti QX60:447L / 1277L

IMG_0558.JPG

IMG_0091.JPG

第二排退至最後方,並且椅背角度調至最後仰,中間有不小的縫隙,放置行李廂的物品若體積太小還滿容易掉落此處的。

IMG_0543.JPG

IMG_0349.JPG

IMG_0359.JPG

MID多功能顯示幕為SKY-G 2WD風格旗艦款以上車型標配。

IMG_0605.JPG

IMG_0600.JPG

Mazda-CX-9-2016.jpg

IMG_0617.JPG

IMG_0493.JPG

IMG_0114.JPG

IMG_0658.JPG

IMG_0264.JPG

IMG_0251.JPG

 

 

 

延伸閱讀:全新Mazda CX-9七人座魂動SUV旗艦 148.9萬起,亞洲首發上市藉由七人座龐然大物Mazda CX-9 AWD二度試駕 再次深刻了解GVC

Bear

曾於2002~2004任職於Option改裝車訊編輯,之後轉戰汽車銷售十餘年,擔任總代理新車及超級跑車的銷售業務及公關企劃,藉由過去的工作經驗作貼切的報導,以協助讀者們購車前的參考,是在下的職責以及撰稿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