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聞】延續30年四傳榮耀─Audi quattro concept巴黎車展現身!

1980年Audi在日內瓦車展中,發表了影響該車廠日後發展的重要車款quattro coupe,首度搭載了quattro恆時四輪傳動系統,爾後quattro恆時四輪傳動系統便成了Audi最具代表性的科技象徵。2010年適逢quattro系統問世30週年,Audi於巴黎車展中,再次以該系統之名,推出了深具紀念性的quattro concept,代表著歡慶週年與傳承血統!

 

 

 

融合前衛與經典

 

全新亮相的quattro concept是基於RS5為基礎衍生而來,車身尺碼部分於車高降低了40mm、軸距縮短150mm,並且在Audi當今的前衛風格中,融入1984年soprt quattro地硬派設計元素,由其是厚實地C柱直接與短捷的車尾相連,搭配上自動升啟式尾翼,若由側面看去,quattro concept就像是跟隨著時間的腳步,將過去方正地每一條直線,改由流行的曲線,但卻不失原有風貌,完美地將現代科技與經典設計相結合,也讓它就有如一頭生猛有力的野獸般蓄勢待發。

 

 

車頭部分,碩大地水箱護罩是Audi目前最特色的家族風格,同時藉由沿著水箱護罩上下兩道線條向左右延伸至頭燈與下擾流,勾勒出銳利地頭燈組與側進氣口線條,賦予外放的張力感,而上緣地線條在經過燈眉後,再向後拉出一到波浪腰線貫穿整輛車,劃出紮實的肌肉感,搭配上20吋的7輻雙肋式鋁圈,霸氣十足,至於那引擎蓋上的大型進氣口,也闡述出在引擎蓋下方隱藏著強大地動力;而那短而有力的車尾,是利用縮短後懸200mm重新修飾而來,就如前文所言地是整輛車外觀的精華所在,所有圓滑線條至此轉為剛直,凝縮於尾部矩形框線中,尾燈組也同樣採矩形設計,與傳統設計相呼性,下方地碳纖維分流器,則是提供了最佳地空氣動力效應;除此之外包括前下擾流翼與側裙也都用上了碳纖維材質。

 

 

 

 

另外,所有燈組也都使用了LED科技,利用LED燈具易組合塑型的特色,讓燈組造型更容易融入車身設計之中,達到更佳的整體性。

 

 

  

簡潔中營造戰鬥氣息


相較於目前Audi旗下車款於座艙中科技風與豪華並進的鋪陳手法,quattro concept則是盡可能地簡化所有界面,以最簡單的配置還給乘客最純粹地駕駛與乘坐體驗。基本上,quattro concept在座艙中還是真皮做為最主要的包覆材質,並且選用暖調的深米色為基調,在與黑色相搭配,同時輔以碳纖維與金屬材製做為點綴,營造出全然不同地高質感。

 

 

首先在座椅部分,原先在RS5上厚實地電動跑車座椅已由兩張輕量化地薄型桶椅所取代,每張座椅重量僅有18kg,比起傳統座椅要輕上了40%,並且可選擇搭配三點式或四點式安全帶,後座的部分則完全取消,改配置了安全帽固定架,增添不少戰鬥氣息。

 

 

而整個中控台設計則是以駕駛者為中心,所有操作介面全數簡化,在控台下方僅保留了觸控式地空調系統操作介面,其餘包含音響、行車電腦與衛星導航則全數整合至著名地MMI系統中,並且輔以方向盤快捷鍵,提供最迅速地操作機能,至於所有資訊顯示功能也完全集中於儀錶板中的大型液晶螢幕中,除了基本的速度、轉速等基本車輛資訊外,由於當年quattro是越野賽事的常勝軍,因此,當車輛切進賽車模式時,也提供類似越野賽中副駕駛地報路功能,在儀錶板中最右側便會出現類似WRC電玩中的路線輔助顯示,可提供及時的路線指示,而且在儀錶板外框左側還具備了計時系統,讓駕駛可以自行記錄單圈秒數,至於對秤的右側按鍵則是與MMI系統對應的功能按鍵。

 

 

高強度輕量化車體

 

輕量化一向是跑車追求極致操控性能的基本教義,以RS5為基礎衍生而來的quattro concept,在車體結構上同樣使用了著名的ASF空間衍架技術,以沖壓鋁合金打造結構體,達到高強度、輕量化的特色,使得其車體結構空重僅159kg,比起全鋼製車體輕了50%。此外,包括引擎蓋、後行李廂蓋、擾流翼與空氣動力套件等都採碳纖維材質,並且在底盤、傳動與制動系統等部分也進行了輕量化工程,使得quattro concept車重僅為1300kg,比起尺碼相近、且車體結構也大量採用鋁合金的TT RS輕了將近200kg。

 

 

延續傳統動力配置

 

除了在車體結構上予以輕量化外,在動力配置上,quattro concept未配置RS5所使用的V8引擎,而是採用與TT RS相同、排氣量2480c.c之直列五汽缸引擎,一方面也向延續了當年quattro使用直列五汽缸引擎的傳統。

 

該具引擎為達到最佳地緊致化體積以及減輕重量,每汽缸間的間距僅有88mm,同時曲軸長度也僅為494mm,並採長衝程設計,缸徑與衝程為82.5x92.8mm,在盡可能減少體積下,可讓quattro concept以縱向方式將引擎配置於前軸,僅183kg的引擎重量也可有效減輕前軸的負載,對於操控性將有所幫助。此外,使用直列五汽缸引擎的另一個好處是,直列五汽缸引擎每汽缸點火差的角度為144度〈曲軸運轉兩圈,一般直四引擎為180度〉,使得每汽缸爆發時皆有重複,可使得引擎運轉震動減少,因此直五引擎的運轉平順度優於直四引擎,而且Audi在曲軸前設置了震動緩衝機制,更進一步減緩引擎運轉震動。也由於直列五汽缸的特殊設計,使得進、排氣岐管幾何角度設計也與傳統雙數汽缸數引擎有所不同,加上quattro concept搭載之這具引擎點火順序為1-2-4-5-3,讓這具引擎擁有獨特的聲浪。

 

 

性能與動力數據部分,該具引擎除了具備缸內直噴技術,並在渦輪增壓加持下,在TT RS上即有340hp的最大馬力,而在quattro concept上,再經過重新調校與加大增壓值後,可於5400-6500rpm輸出408hp最大馬力,以及在1600-5300rpm間輸出48.98kgm〈480NM〉最大扭力,搭配傳統地六速手排變速系統,0-100km/h加速為3.9秒。而且該具引擎還具備優異的節能表現,平均每行駛100km僅需使用8.5L燃油〈11.76km/L〉。

 

 

全新quattro四輪傳動系統

 

1980年Audi以quattro四輪傳動系統,領先車壇,30年來quattro四輪傳動系統歷經多次變革,並且在不同車系上,針對其特性,配置不同差速器,以求最好的操駕表現。

 

 

 

quattro concept延續了RS5的配置,採用冠狀齒輪中央差速器,在一般行車狀態下,採前40:後60之動力輸出比例,當其中一組傳動軸失去抓地力時,便會將較多的動力傳向循跡性較佳的傳動軸,當前輪失去抓地力時,最多可將85%的動力分配至後軸,當後輪失去抓地力時則最多可將70%的動力分配至前軸;較大動力分配範圍,以及更迅速地動力分被速度,可提供車輛最佳的循跡性,此外,整體差速器的重量為4.8kg,遠比前一代系統來得輕約2kg。

 

另外,該組差速器還可有效地與ESP電子車輛穩定系統相搭配,除了精準的動力分配外,當車輛過彎、發生輪差時,ESP系統也會適時介入以煞車輕點內側車輪進行調整,已達到更為中性的過彎特性,也因為整體的穩定性提高,使得ESP完全介入的時機得以延後,且介入的程度也更為平順,大幅降低因電子系統介入而造成駕駛操駕的突兀感。

 

 

 

導入跑車型差速器

 

除了冠狀齒輪中央差速器負責分配前後軸動力比例外,quattro concept更在後軸配置了跑車型差速系統,在傳統的後軸差速器兩側,另外重疊配置兩個恆星齒輪與一個內齒輪,其轉速較傳動軸快 10%。

 

 

同時以一組電子液壓致動器負責作動的油浴多片式離合器,當車輛過彎時,可將較多動力分配至外側輪,甚至幾乎將所有動力導至單一車輪,車輪間的扭力差異上限為 1,800 Nm (1,327.61 lb-ft)。跑車型差速器在輕鬆巡航或受壓狀態下同樣都能發揮效用。其採用電子控制方式,能在數百分之一秒內做出反應;軟體亦由 Audi 自行研發,可針對轉向角度、偏移角度、側向加速度、車速及其他資訊,持續且迅速地重新計算理想的扭力分配,加上275/30R20大尺碼車輪,讓車輛就有如在軌道上行駛般平穩。

 

制動系統方面,Audi為quattro concept配置了陶瓷複合碟盤,搭配六活塞卡鉗,重量傳統鋼製碟盤輕了4kg,提供最佳化的煞車效果;懸吊系統同樣採用鋁合金打造,減輕負載;前為五連桿設計、後為梯型多連桿設計,前懸吊部分並與空間衍架結構相結合,具備極佳的鋼性,後懸吊則採圈簧分離設計,提高作動反應,都是提升quattro concept操控性的功臣。

 

 

近年來企圖心旺盛的Audi,不斷推出新世代車種增加銷量,這也讓完成度極高的quattro concept是否付諸量產,備受消費者期待,由於之前不斷有報導Audi有意推出入門級跑車R4,但是定位上可能與TT車系非常相近,因此有媒體認為quattro concept可能為R4的概念雛型,但是當年Sport quattro在Audi為獨立車系且地位崇高,即使R4未來真的量產,依照Audi以數字為主的命名模式,在家族地位上可能不及以〝quattro〞為名的車款,所以〝quattro〞對於Audi如此重要,若以限量生產方式獨立推出quattro concept市售版本,可望會獲得更多車迷青睞,也更具傳承意義;至於R4在外型上還是較有可能延續先前所推出之電動概念跑車e-tron的設計,方能另突顯〝R〞系列特色,若是大膽點預測,R4也許甚至很有可能直接取代TT車系,讓家族各車系名稱更為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