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W與麻省理工學院合作,研發出新型可充氣式3D列印材質技術(內有影片)

科幻電影的情節不斷地成真,像是回到未來裡的自動綁鞋帶球鞋、來自氫原子物理應用的動力系統(現今的氫燃料電池)…等等。如今,不可能任務裡可即時3D列印成型,讓特工伊森韓特能夠假冒他人的矽膠面具,也有相關的實際應用被發明出來了!

P90304919_highRes_liquid-printed-pneum.jpg

P90304917_highRes_liquid-printed-pneum.jpg

BMW與麻省理工學院的自動組裝實驗室(Self-Assembly Laboratory),花費兩年時間合作開發的這項技術,創造出材料科學界中的新突破。其可以快速轉換成不同型態(從液態矽膠原料轉換成所需的固態造型)的機制來定製特殊功能零件。基礎成形之後,還可根據系統氣壓大小的控制來改變形狀,以及能允許結構轉換成依各種特定功能所需的剛度特性。

P90304922_highRes_liquid-printed-pneum.jpg

BMW品牌願景和設計部門負責人- Martina Starke提到,「沒有必要把未來的汽車鎖定在任何特定的形狀。內部材質甚至可以採用可塑形的、特定模組化用途的設計」而她進一步解釋:這就是為什麼這項研究在現階段充分關注技術性幾何尺寸和材料性能的原因。

P90305739_highRes_martina-starke--skyl.jpg

在測試了讓內部如何向各種方向成形之後,自組裝實驗室的專家們設法實現:將空氣和水緊密混合的充氣幾何技術進行結合運用(也就是可依需求定制形狀與強度的3D列印氣球)最終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透過這種技術,可以產生複雜的管道和口袋,並且是可即時自動成形的。

P90305731_highRes_liquid-printed-pneum.jpg

P90305733_highRes_liquid-printed-pneum.jpg

P90305734_highRes_liquid-printed-pneum.jpg

在過去類似的產品往往需要專門的偵錯儀器(Errorprone)、複雜的機電設備以及模具才有可能生產,現在經由強大的運算軟體跟3D列印機即可達成。其首次發表的成品是此具備七個獨立腔室,可像機械人似地自由轉換形狀像「變形蟲」的東西。

未來於汽車的運用,可在行駛舒適、緩衝和撞擊安全性方面來加以應用,創造於有別於現在汽車科技更突破的駕馭感受。

Bear

曾於2002~2004任職於Option改裝車訊編輯,之後轉戰汽車銷售十餘年,擔任總代理新車及超級跑車的銷售業務及公關企劃,藉由過去的工作經驗作貼切的報導,以協助讀者們購車前的參考,是在下的職責以及撰稿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