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brid、EV愈來愈多,ARTC籲重視其安全性

車輛電氣化,似乎是大環境發展的趨勢,在hybrid、EV愈來愈多的現況下,我們對其安全性又了解多少?

車輛研究測試中心(ARTC)每隔數月,都會固定舉辦車輛相關的檢測活動,除了將相關資訊公開、透明化之外,一方面也是再藉由媒體對外的宣導,將國內用路人不甚正確的觀念予以導正。

電動車在外部以類似人體手指的IPXXB器具直接接觸車體的接縫,以測試車輛會不會有漏電的情況發生。

本次,ARTC就國內愈來愈多的油電混合動力車款(hybrid)、以及電動車(EV、Electric Vehicle)日趨蓬勃發展的趨勢,舉辦了電動車安全議題的活動,然而,電動車裡的各項組成都可自成領域、並且能深入討論,因此,本次ARTC僅就電動車「安全」的方向進行探討,並規劃了電氣安全、電池相關檢測、與電動車碰撞後處理程序等三大面向來進行說明。

電氣安全、電池檢測兩大項,以簡單、白話的說法,就是「預防用車時觸電」,這其中難免出現理論的化學式、以及一般人連看都看不懂的能量單位,雖然負責解說的實驗工程師們,都以盡可能簡單的方式解說,但老實說,筆者也只能維持在「略懂、略懂」的狀態,相信一般用路人對這類科學理化的專業領域,也一定是一頭霧水。

左側以12.5L / min水柱進行的清洗實驗、與右側10L / min擴散狀灑水的暴雨實驗,則是驗證電動車在一般使用狀態下的電氣安全。

然而,最後一項的電動車碰撞後處理程序,卻是真正偏向國內用路人必須了解的一塊領域,有鑑於路上愈來愈多的hybrid車款,以及投入試運行、甚至真正上路的電動車等,再加上國人普遍用路道德觀念薄弱、且不遵守交通法規的本性來看,誰也無法保證哪天在路上會遇到EV、或hybrid車款的交通事故,而處理這類有高壓電與電池模組車輛的事故時,自然也有它不同的處理程序。

首先,不論純電動車還是油電複合動力車款,車上一定都會設有手動斷電的安全開關,這在車輛使用說明書、或車主手冊上都一定會標示,另一方面,這也是EV、hybrid車主所必須知道、且責無旁貸的義務,雖然絕大多數車主對車輛文書都不屑一顧,但有必要時,了解愛車的斷電系統資訊,在急迫狀態下不僅能保護自己、更能維護其他用路人、甚至救援人員的安全。

與日常生活最具關連性的電動車碰撞後處理程序,美國消防協會列出了現場評估、車輛識別、固定車輛、與切斷電源等四大標準步驟。

EV、hybrid車種與一般傳統內燃機引擎用車相同,在道路上皆無法避免可能的各種風險,「碰撞」、則無疑是最有可能發生的,若在無法避免的情況下發生碰撞事故,首要反應當然是救人,但在救人前,若事故車之一為電動車或油電車,難道施救者不會有觸電的疑慮嗎?這就是CarStuff認為國內用路人都必須去了解的!

ARTC引用了美國消防協會NFPA(National Fire Protection Association)的標準救援處理程序,希望國內民眾能理解:「施救者要先能確保自身安全,才有能力去救人」,若就我國一般民眾的觀念:「傷者就在眼前、你怎麼還不去救他?」,盲目接近施救,反而有可能使自己陷入危險當中,對於會施放高壓電的EV與hybrid車款來說,這電壓更可能是造成嚴重傷害的導因。

每一輛EV、hybrid車款車主手冊上一定會有的重要零組件配置圖,在事故發生後欲進行手動斷電時,這張圖能協助救援人員在第一時間將車上的高壓電流完全阻絕。

根據NFPA的標準作業程序,電動車、油電車在發生碰撞事故後有四項應對順序,依序為現場評估(Size up)、車輛識別(Identify)、車輛固定(Immobilize)、並切斷電源(Disable),接著再移出傷者,有必要時,甚至得先切割車體或車身零組件。

處理程序之一的現場評估,簡單說,就是環顧事故現場四周是否有額外的風險,像是所處現場是否有垂落的電線,或有可能導電、易燃的物品等,接著就是進行車輛識別,這一點相信所有愛車的車迷朋友都不用教了,應該都具有一定的辨車能力,然而在碰撞下可能造成的車體擠壓,也很有可能造成辨識的混淆,這點也不得不慎。

ARTC以Nissan Leaf做為示範車,而不論是電動車還是油電車,以橘色為識別的高壓電電線,均為生人勿觸的部件。

各車廠對自家車型的設計均有不同,因此,各品牌所屬EV、或Hybrid車型的斷電系統設置也各有差異,而在NFPA官網「電動車安全訓練」(Electric Vehicle Safety Training)的專案下,更列出美國現行市售所有品牌、所有電動車與油電車的原廠安全手冊,這些全都是公開、且透明的資訊,而當CarStuff問及ARTC時,ARTC也表示有提議將這些資訊轉呈予各部會、並再供予國內的消防單位使用,以便日後在道路事故的救援上能有所幫助。

第三動的車輛固定,重點則在於從車輛的兩側接近作業,因為EV、hybrid車款在靜止、或低速時皆為電力驅動,且完全沒有聲音,在事故後的當下,沒人能確定車輛是否已完全斷電,因此若從車輛前方、或後方靠近,會不會突然暴衝,這就很難說了。

Leaf的手動斷電裝置設在後座中央的隆起處,其外蓋也貼著高伏特電壓的警語與警示圖案。

NFPA的車輛固定程序,是在事故車輛的車輪前後放上輪擋、或在車側下緣置入枕木,並將輪胎洩氣、促使車輛向下沉而固定,接著就是電動車、油電車事故後的處理重點─切斷電源了。

切斷電源部份,時下流行的Keyless設計,是靠晶片感應鑰匙來啟動車輛的電門,然後再以Push Start按鈕等設置啟動車輛,ARTC建議,若遇到這類EV或hybrid車款發生事故,首要動作是讓這些晶片鑰匙離車輛愈遠愈好,建議是至少離開五公尺以上,接著,就是按照上述各車型的電路系統設計差異,尋找所屬的斷電開關、並進行手動斷電的動作。

除了橘色的高壓電線路與電池模組之外,車體部份的高強度鋼材,在事故發生後的救援,也是施救人員所必須留意的阻礙。

移出傷者前可能需要的切割車體部份,在EV、hybrid車型上也是有需要注意的部份,包括其高壓電電線(一般是橘色的電線)、與電池模組系統等,皆是可能對救災人員造成危害的影響因素,因此施救者在不得不採取切割車體的救援狀態下,對這些電動車、油電車不可切割的部件多加了解,對日後的任務也一定有所幫助。

讀完上述電動車碰撞的處理程序,相信各位看倌對純電動車、或油電複合動力車型在不幸發生事故後的安全作業程序,都有了最基本的認知,或許您本身就是hybrid車主之一,在世事難料的道路狀況下,多一分用車知識,也就更多一分保障,這不是危言聳聽、也沒有烏鴉嘴的意思,好好地在路上行車,沒人敢掛保證其他用路人會不會遵守法規不是嗎?

有鑑於國內hybrid、與EV車款愈來愈多的情況,多一些這類電氣化用車的安全知識,也是保障日後在用路時不幸發生碰撞事故的當下,能有更清楚、且迅速的回應動作。

因此,本次ARTC的活動也點出了一般人可能不以為意的重點,那就是在hybrid、EV發展日趨迅速的當下,我們在使用這些電動車、油電車時,是否更該對其安全性有多一點的了解呢?

文 / 攝影=李旭 圖=ARTC